讀古今文學網 > 不得貪勝 > 讚美與責備的兩面性 >

讚美與責備的兩面性

  未堂1(1譯者註:韓語中的一種稱謂。)徐廷柱在他的詩《自畫像》中寫道:“二十年來養育 我的是八面的風。”那麼,那養育我的,把我推上圍棋鬥場,讓 我成為圍棋鬥士的力量是什麼呢?如果拋開之前所說的興趣不 談,我想,養育我的那八面的風,那力量,便是“讚美與 期待”。

  

  讚美可以讓鯨魚也跳起舞來。如果你去逛書店,會發現書 店裡關於領導力的書非常之多,翻開來看一下的話,每本書裡 都會提醒領導者要懂得讚美下屬。雖然對於這點的解釋和證明 有很多種,但是中心觀點都是老生常談,也由此可見讚美的 力量。

  

  關於讚美和期待的效果,很早之前人們就做過研究了。在學界,人們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2(2譯者註:心理學術語,源於希臘神話中出現的雕塑家皮格馬利翁的名字Pygmalion。)。

  

  關於皮格馬利翁的神話紛繁而精彩,但是如果把內容壓縮 一下,就非常簡單了。雕塑家皮格馬利翁製作了一個非常美麗 的女人像,他愛上了這個自己親手製作的女人像。愛與美的女 神阿佛洛狄忒被他的那份癡迷的愛感動了,於是賦予了那女人 像生命。

  

  如同這個神話告訴我們的,在他人的期待和關心下,人們原 有的能力會提升,做事情的結果也會變得明朗。在心理學上,如 果他人尊重我,並且對我充滿期待,那麼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 回應那種期待並向著所期待的方向去努力,最終成為他人期待的 那種人。而在教育心理學中,這個原理被廣泛運用:教師對學生 的關心和期待會對學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1968年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科的教授Robert Rosenthal和 在美國有20多年小學校長經歷的Lenor Jacobson以美國舊金 山的一所小學全體師生為對象,做了一項實驗。他們對所有的 學生進行了智力測驗,然後在每個班隨機抽取了20%的學生, 注意這20%的抽取,是和智力測驗的結果無關的。他們將這 份名單交給了教師,並告訴他們:“這是智力水平非常高的孩 子,他們極為有可能在學術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8個月後,他們重新回到這裡,做了和上次一模一樣的智 力測驗。結果發現,曾經出現在名單上的孩子,在智力測驗中 遠遠超出了平均水平。不盡如此,他們在學習成績上也有了突 飛猛進的進步。推敲起來,名單上的孩子們能夠有這樣大的進 步,是和老師對他們的期待和鼓勵分不開的。這個實驗充分證 明瞭,老師對學生期待的效果會直接體現在學生的學業成績 單上。

  

  從我第一次抓起棋子,到現在為止,那驅動著我不斷前進成 長的動力,正是人們對我無數的讚美。記憶是朦朧的,但是回想

  

  起兒時的歲月,那些讚美的聲音仍會輕輕掠過耳邊。

  

  “啊?這麼小的孩子巳經知道這個招數了?呀,這個傢伙真 是厲害啊! ”

  

  “這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始學圍棋的?什麼?還不到1年?哇, 你是天才啊! ”

  

  在全州,爺爺牽著我的手挨個兒去各個棋院學習,和形形色 色的人對弈的那個時期,和我下棋的人大多數都是些年紀大我 四五倍的叔叔們。可能也正是因為對手是個孩子,所以叔叔們不 論是贏了,還是輸了,都不會因為結果而心存芥蒂,都會毫不吝 惜地向我拋來讚美。

  

  我對自己選擇的圍棋充滿了熱愛,慈祥的爺爺又循循善誘, 這些都是我能堅持下圍棋的很大原因。但是在通往職業棋手的路 上,使我能夠一直不知疲憊、不覺厭煩、全身心享受其中的一個 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人的讚美。

  

  充滿真心的讚美是讓人精神振奮的力量。當時從來沒有這麼 想過,但是那些能夠抽空兒和我對弈,並不時稱讚我的不知姓名 的叔叔們,真的是“讓我舞蹈起來的人們”。

  

  除此之外,從入門圍棋之前開始,爺爺對我特別地疼愛備 至,保護有加。而入門圍棋之後,爺爺、家人自不必說,全州所 有的親戚們、圍棋愛好者們都對我充滿了關愛和期待。我正是在 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等到我正式登壇成為職業圍棋選手,棋迷們熱情的支持和鼓勵將我淹沒,到現在我如果有圍棋對決,也 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棋迷的聲援。

  

  他們乘飛機或者坐火車,即使要在路上度過好幾個鐘頭,也 從很遠的地方趕到我比賽的場所,從比賽開始一直到結束,一直 等到最後向我要一張簽名。看到他們高興的樣子,我在比賽過程 中感受的所有的痛苦都煙消雲散,霎時間渾身充滿了力量。我之 所以能夠有今天,都是由於周圍的期待、鼓勵、聲援給我帶來的 支持。我是靠讚美而舞蹈的圍棋鯨魚。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會是。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皮格馬利翁的正面效應。讚美並 不是所有人的良藥。隨著人們個性的不同,讚美也會有不同的效 果。“被牛喝進去的水會變成奶,被蛇喝進去的水會變成毒”,這 個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

  

  “藥雖然好用,但是不能不顧藥性而濫用”,這並不僅僅適用 於醫學。許多乘勝追擊的青年實業家受到了稱讚和期待的鼓舞, 變成只看眼前利益,奔走向前的人,而最終走向了破產的道路,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並不只是肥皂劇裡的情節,而是活生生 的現實。

  

  許多人都認識到條條大道通羅馬這個道理,但是在組織社會 這個體系中,人們往往會陷入“走向成功的路只有一條”這種偏 執當中。究其原因,我想是由於報紙、電視、廣播、書刊、網絡 等無時無刻不通過實時發佈的言論來掌控著整個世界,每條言論似乎都在充滿自信地向世人宣稱我是對的! ”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生活在被信息洪水包圍的現代社會 的人們,真的是有些不幸。因為想要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 人們似乎根本沒有時間去看、去選擇、去學習。如同忙碌在 上班路上的銷售人員胡亂地往嘴裡塞著漢堡和三明治一樣, 信息也只不過是頭腦中的過客,人們對信息的信賴程度也是 很低的。

  

  而人們對於“到達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條”這種偏執和錯覺的 產生,是由於他們從“成功人士”那裡得到了這種信息。然後狂 熱地把自己放置在這種框架下,想要按照從成功人士那裡聽到的 那樣去做,想要獲得夢想中的成功。

  

  但是我要說:成功的路和去羅馬的路一樣,都是有很多條 的。讚美和期待是有效的,同時,責備和警告對一個人的成功也 是有效的。因為相比這些外在的東西,當事者對待讚美或者責備 的態度,他們的意志和努力,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