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呂正操回憶錄 > 第150節:聯防作戰(1) >

第150節:聯防作戰(1)

八聯防作戰

這是只有人民戰爭才能出現的戰術原則。聯防作戰,是根據自然地形和戰鬥的需要,由數村民兵聯合起來,共同訂立聯防公約,一村有事,數村增援,合力打擊敵人。這是民兵戰術上的重要發展。因為農村分散,農民缺乏戰鬥訓練,武器又差,各自為戰力量不足,而聯防作戰,則極大地加強了民兵的戰鬥力。

各地統一指揮聯防作戰的機關是聯防指揮部。指揮部設總指揮一人,由聯防區內較強的民兵中隊長擔任,其餘中隊長任副指揮。聯防指揮部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情報組織提供的敵情材料,研究本聯防區內敵人軍事、政治活動情況的變化,決定對付敵人的辦法;計劃本聯防區內民兵的活動,調派民兵力量,主動打擊敵人。

邊區民兵在聯防作戰中,先後在聯防警戒、聯防戰鬥、聯防圍困、聯防破擊等方面,取得豐富的經驗與成績。

聯防警戒是先由防禦敵人開始的。各地根據當地條件與環境的不同,採取種種辦法警戒敵人。這種警戒並非消極防禦,主要還是積極打擊敵人。

嵐縣有一個民兵中隊,中隊長翟白小。開始他們僅在個別村莊有警戒哨位。因為空隙太多,敵人能夠乘隙奔襲,常使群眾遭到損失。他們便與鄰村約定互相配合,防備敵人,但是敵人還是可以找空子鑽進來。此後他們在長達八十里的一條線上建立了八個哨位,並在哨位前面或哨位之間的適當地方,安設地雷。每個哨位相隔十里,白天由兩個自衛隊員警戒,黑夜由兩個自衛隊員和三個民兵負責。各哨之間,密切聯繫,夜間互相出動,來往巡查,天明各返本哨。如果哨位發現敵情,便由一個民兵報與其他哨位,兩個民兵負責抵抗,自衛隊員則回村報告。各個哨位之間,還規定有聯絡記號,發現敵情即打槍報警。聯防各村前面,都設有望哨,警報一發,很快就能傳遍各哨位及全聯防區。各民兵中隊按照預先約定的作戰地點和聯絡記號,自動配合作戰。整個聯防區,村村有備,不致遭受敵人的襲擊。

在離石第二區,民兵實行了全區性的聯防警戒。面對著汾(陽)離(石)公路沿線敵人的各據點,在綿延五十里的大山上,民兵在三條山、三條溝上建立封鎖警戒線,設立了十幾個封鎖點,分別配置一定數量的民兵和武器,晝夜監視敵人。村長、中隊長經常穿梭其間,進行檢查和指揮,遇有敵情即用信號傳至各村準備轉移。為進一步利用封鎖線地形打擊敵人,又破壞道路一百五十多里,把敵人必經的大道,完全挖成一丈二尺寬和兩丈深的缺口;在黃河沿岸的平灘上,修建了一段圍牆;險要的地方,又埋設下地雷。從此各據點敵人出擾大受影響,活動範圍縮至周圍十五里之內。

一九四四年一月間,敵人集中八百餘人,向狹小的離石第二區大舉「清剿」,殺害群眾一百三十七名。敵人退走以後,因為當時地雷造得少,還不夠用,爆炸沒有普遍開展,民兵和群眾便著手構築三條深溝高壘封鎖線,以減少民兵的疲勞。要對全區的地形來個大改造,是一樁浩大而艱巨的工程。由於人民群眾抗日情緒高昂,二十天便完成全長一百五十里的三道封鎖警戒線:第一道封鎖線為破路封鎖線,並於沿黃河灘的開闊地帶增築兩丈高的圍牆;第二道為深溝高壘封鎖線;第三道為人工封鎖線。在三道線上,每段都將土崖石山斬成兩丈至三丈高的峭壁懸崖;溝壑之處則壘築高牆(兩丈至三丈高的土石崖),牆上鋪設二三尺厚的葛針(棗刺)及其他易於刺傷人的東西,這是一種土造的鐵絲網,以防敵人偷爬攀登。按照地形和需要,每村每段在險要之處,設一座至兩座大門,來往行人非此不能通過。大門裡外都埋上地雷,在斷絕處設置擋板,並由民兵晝夜把守。在修築期間,敵人曾千方百計破壞,前後出擾二十一次,結果枉費心機。在一九四四年四月間,全區人民又把敵人「擠」出一條山溝去,使敵人的活動被限制在據點附近五里左右以內,又受民兵游擊隊的襲擊和爆炸,經常陷於恐慌之中。一個偽軍班長說:「我一聽見出發,就頭暈、腿軟、肚子痛。」老百姓都高興地說:「咱們這工事可好著哩,進能攻,退能守,真和雁門關一樣。」

還有朔縣一個民兵中隊,中隊長陳鳳貞,他們的聯防警戒線採取由據點向內地延伸的形式,在接敵處設立情報偵察員,在通往內地四個行政村的道路上,都設立望哨及情報人員,規定了報警辦法。同時在敵人出擾時必經的道路上,各個民兵中隊每夜都派出民兵或自衛隊員二人到前村坐探,一般情報由村子裡的情報員轉送;較重要的,由坐探中的一個人回村報告;到更緊急的時候,便由二人一齊回村報告。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敵人突然包圍偷襲村莊的可能。

交城民兵在圍困青沿敵據點時的聯防警戒,是在據點周圍,圍繞著兩層警戒圈,內層距敵五里,在敵人出擾的四面要道上,建立哨所,各哨所之間,哨與後面的中心村,均有聯繫;專職情報員,即擔任情報所與中心村的聯絡關係。各中心村的民兵,又與鄰近各村建立橫的聯繫。他們聯繫的辦法,平時戰時各有不同,最快的有十五分鐘以內,就能夠傳達四五十里路遠。這樣就使聯防指揮部?敵人的一舉一動,都能及時知道,瞭如指掌。

聯防作戰的產生發展,改變了過去近於自發的守望相助的情況,而成為在組織上相當嚴密的戰鬥力量,使敵人在進入聯防區後到處挨打,陷於民兵層層的包圍打擊之中,行動大受限制,群眾的損失因而減少。一九四四年春,嵐縣敵人到張家灣搶掠,當地的民兵聯防區即調動了六個中隊,包圍敵人,從早打到晚,使敵人不敢離村一步。天色一晚,敵人便悄悄逃走,民兵緊跟追擊,再給敵人一頓痛打。

在「把敵人擠出去」的過程中,圍困敵據點成了邊緣區民兵經常的任務。聯防的戰術思想一經推廣,民兵們又把聯防使用在圍困上。由警戒敵人到主動包圍敵人,這是敵我鬥爭形勢中的一個重大變化。一般都是先以武工隊形式,統一領導,進行反「維持」,組織群眾,建立民兵等工作,實行政治的、軍事的,明的或暗的進攻的各種鬥爭,逐步推進,圍住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