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讀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傳 > 入寶林寺,弘揚「頓悟成佛」 >

入寶林寺,弘揚「頓悟成佛」

曹侯村最亮麗的風景,就是環繞著村莊的曹溪水。

曹溪水唱著歌兒、撒著歡兒從大山深處流來。許是不想讓大山太寂寞,有時候,它頑皮似猴子,從高高的山崖上一躍而下,激起沖天水霧,拉起七彩霓虹;有時候,它嫻靜若處子,靜靜匯成一個幽潭,映著白雲,映著青山……

大山為曹溪之父,曹溪是大山之魂。

村頭溪水之畔的大樹下,曹叔良與幾個老人在樹蔭裡談古論今。

一位白鬍子老人說:“要說咱這曹侯村,可是風水寶地!這清泠泠的曹溪以及曹溪上游的寶林寺,都是大有來頭的。”

一位中年人說:“有什麼來頭,你老人家給我們說說吧。”

白鬍子老人捋著白鬍子得意地講道:“我還是聽我的老爺爺講的,一百五十多年前,一個叫智藥的印度和尚來到中國傳法。那時候,是南北朝時期,咱們長江以南,屬於南朝梁武帝管轄。智藥和尚從南海上岸之後,要到南梁國都建康(今南京)去,路過咱們這裡。他在山頂一看,了不得啊,這山,這水,這氣脈,是出大聖人的風水寶地。他恰好口渴,就捧起曹溪水喝了一口。哎呀,那個甜呀,比印度高僧輩出的寶林山的泉水還甜。如此甘甜的泉水,必定龍脈潛伏。他順著溪水向上遊走去。當他走到現在寶林寺的地方,忽然明白,這裡是大菩薩駐錫[48]的道場!於是,他就來到咱們村,對我老爺爺他們說,170年後,有一位肉身菩薩將在這裡宣說世間最高深的佛法。那肉身菩薩是佛陀的血脈真傳,受他感化而得道的人像山上的樹一樣多。你們要建一座寺廟,就叫寶林寺,等那位肉身菩薩的降臨。說完,那智藥和尚忽然就不見了。”

中年人追問:“後來呢?”

老人說:“後來,這件事驚動了官府。當時,韶州刺史侯敬中大老爺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就立刻上報朝廷。梁武帝號稱佛心天子,聽說之後非常高興,就撥下銀兩,建造了寶林寺。那‘寶林寺’三個大字,還是梁武帝御筆題寫的呢!”

中年人又問:“再後來呢?”

老人嘿嘿一笑,說:“再後來?再後來就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在溪水邊上給一群龜孫子說這個故事唄!”

老人的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笑聲中,忽然聞聽曹叔良自言自語:“不可能吧,按老人們的傳說,還有16年呢。”

白鬍子老人追問:“什麼不可能?”

曹叔良說:“我是說,我前幾天遇到的慧能大師,會不會是智藥和尚所預言的那個肉身菩薩呢?”

“慧能?哪個慧能?”

“就是一年前在劉志略家住過的那個慧能。現在,他剛剛從黃梅東山寺回來。”

中年人大搖其頭:“喔,是他呀!他也不過二十多歲吧?身高不滿五尺,模樣還很一般,活菩薩能是他那樣的普通人?”

曹叔良說:“你不修佛,不知佛菩薩不可思議。有時候,你明明看到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說不定他就是你天天企盼的菩薩的化身。就說那個慧能,確實不同凡響。他的佛法修行,深不可測。你想,他若是普通人,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能將衣缽傳授給他?所以……”

白鬍子老人屈指算來,搖頭說:“可是,時間不對呀!再過16年,才到智藥和尚所說的170年。”

曹叔良說:“或許,是老人們記錯了呢?”

白鬍子老人猶猶豫豫說:“也有可能。也可能是我算錯了。走,咱們去拜見肉身菩薩,請他到寶林寺住持說法。”

老人們顫顫巍巍向劉志略家走去。

 

白鬍子老人、曹叔良、劉志略等人,也不管慧能再三的推辭,簇擁著他出了村,沿著曹溪水向上游的寶林寺走去。

不一會兒,寶林寺遙遙在望。

劉志略指著綠樹掩映著的寶林寺大殿一角,對慧能說:“這就是等了你170年的寶林寺。”

慧能著急地說:“諸位鄉親,我只不過在五祖弘忍大師門下舂了幾個月的米,不是你們所說的肉身菩薩。”

曹叔良笑著說:“慧能大師,您年僅二十多歲,還沒有鬍子,所以,你就別謙虛(牽須)啦!老漢我學佛數十年,跑過上百座道場,親近過無數善知識[49],從未遇到過像您這樣學識淵博的大德。您若不是我們盼望了近兩百年的活菩薩,放眼天下,誰人還敢自稱高僧?”

劉志略與慧能交情甚深,所以更乾脆,直截了當地說:“慧能,你若再推辭,便是看不起我們曹溪人了!”

慧能為難地說:“不是我慧能不知好歹,而是師命難違。我師父弘忍大師不讓我現在就開始說法。”

曹叔良一驚:“有這種事?”

慧能欲言又止:“這……”

白鬍子老人說:“慧能大師,你們學佛,僅僅是為了個人求解脫、了生死嗎?”

“當然不是!佛門弟子更重要的職責是弘揚佛法,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度脫眾生。”

老人托著雪白的長鬚說:“既然這樣,你看,我已是八十多歲的人了,半截身子已埋進了土裡。聖人說,朝聞道,夕可死矣。慧能大師,你總得讓我在臨死之前聽聽佛陀的教誨吧!”

慧能被老人感動了,說:“好吧,老人家,我答應您。不管今後發生什麼事情,我也要先在寶林寺住下來,說一天法是一天法,傳一次禪是一次禪。”

曹叔良聽出慧能的話裡有難言之隱,追問道:“慧能大師,五祖大師既然已經放你下山,為什麼不讓你弘法呢?”

“師父並沒有限制我一輩子不許出來弘法,而是為了我的人身安全,暫時不讓我公開露面,以免……”

劉志略急切地問:“為了人身安全?難道,有人企圖對你不利?”

慧能點點頭。

劉志略追問:“為什麼?”

慧能苦笑著說:“由於我是來自嶺南的樵夫,又不識字,剛剛在黃梅做了幾個月的苦力,一言半句就得了五祖的衣缽,同門師兄弟許多人不服氣。出自種種原因,很多人都想將衣缽奪回去,甚至要將我……”

曹叔良自責地拍了自己的腦袋一巴掌:“我怎麼沒想到這一層呢!鄉親們,依我看,請慧能大師住持寶林寺的事兒,以後再議吧。大師的安全要緊。”

眾人附和:“是呀,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萬一……”

“對,事關大師的性命、禪宗衣缽,應謹慎行事。”

“讓大師先避避風頭再說吧。”

人們紛紛回頭,意欲離去。誰知,這時候,慧能反而攔住了大家:“鄉親們,我想過了,地藏菩薩為眾生可以下地獄,我慧能的性命有什麼可珍惜的?走,咱們到寶林寺去!”

慧能帶頭向寺裡走去。

從此,慧能住進寶林寺,開始弘揚他那振聾發聵的“頓悟成佛”學說。“頓悟成佛”的提出,是革命性的創舉,是中國禪宗真正成熟的標誌,代表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完成。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將其稱為“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大躍進”。他還說慧能是“中國佛教的始祖[50]”——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