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杜月笙傳 > 貨價億萬不做生意 >

貨價億萬不做生意

杜月笙的回答是那當然不成問題,只不過,他還要問清楚:徐采丞將以何種偷天換日,瞞天過海的手段,取得這六千件棉紗,並且還能派東洋兵護運?

徐采丞說明日本軍部的作風,一向是東拉西扯,勾勾搭搭,什麼梅機關、松機關、竹機關等等的,不但派系林立,而且相互嫉視,個個都想表演兩手耍耍噱頭,結果是往往自家吃虧上當,偷雞不著蝕把米。既然有這個縫隙好鑽,徐采丞便有把握將東洋人耍得團團轉。

他的辦法是硬噱松機關一記,托詞交換日方所需要的後方物資,運一批棉紗去做一筆意,松機關若問他那來這麼大的噱頭可以說服中央,跟敵方「互通有無」?徐采丞便準備答以重慶方面自有路路皆通,神通廣大的杜月笙。

杜月笙眼看後方棉紗奇缺,前方將士寒衣堪虞,這也是一個迫在眉睫,非得想法解決的大問題,他既然有這一條路道,便不妨向有關當局分別的提一提。於是他答應徐采丞,讓他在重慶多方面的摸一摸看,而經過多次扃室密談摸下來的結果,各有關當局對這件事所作的指示,歸納起來約為以下四點:

一、爭取敵偽物資,打擊敵人「以戰養戰」的陰謀,同時又削弱敵偽的力量。這是對日經濟作戰的基本策略之一。杜月笙要做,當然可以。

二、交換物資等於資敵,不管是什麼物資或用何種方式,都不可以。

三、因此之故,要做,必須按照中央既定方針,也就是孔院長所說的,用鈔票去買。

四、棉紗運到前線,有關方面自會設法,盡量協助其順利內運。

杜月笙心想「不談交換」而以省鈔價購。東洋人絕對不會答應,他將上列四點原則電復徐采丞,於此同時他以為這件事情已經了結,徐采丞一番努力的結果是等於零。─殊不知徐采丞一封決定性的密電迅即來到,他說:遵照有關方面所指示的四原則也未始不可,因為徐采丞對松機關本來就是在噱。只要把六千件棉紗噱得出來,一應後果,事到臨頭再說。

徐采丞向松機關的頭腦下說詞,重慶抗戰意志比鋼鐵還要堅強,頭一筆生意必須日方吃虧一點,先作確具「互通有無」的「誠意」,第一次便照中央決策用鈔票價購,「好的開始,為成功的一半」,往後重慶可能為了遷就事實終於應允「物物交換」。他並且拖了一個尾巴,暗示松機關,倘使你們不搭我這條線,也無所謂,意下之間彷彿還有別的什麼機關正在和他搭訕。

貪功心切,嫉妒心重,松機關的人就此便被徐采丞一記噱牢。

當談判完成,六千件棉紗不日可以搜購啟運的急電拍到重慶,杜月笙不禁一聲歡呼,矍然而起,一伸大拇指說:

「采丞兄真了不起!」

事體辦得有了眉目,杜月笙方始再向有關方面連絡,做這一票生意,由於大後方需要棉紗孔亟,站在金融界、工商業者的立場,杜月笙一系列人物倘若私人來做,賺個千兒八百萬的應該毫無問題,但是杜月笙愛國心切,急公好義,他雅不欲沾上發國難財的惡名,於是不此之圖,徵得徐采丞的同意之後,他向有關當局鄭重聲明,這六千件棉紗內運,他和門下諸人一概自盡義務,決不拿它當生意買賣做,他甚至表示搜購棉紗的本錢,由他設法墊付,棉紗到達,再由中央照價付款歸墊,一應人事和上下打點的開銷都作為他和徐采丞等對於國家的報效。至於棉紗到後的分配及用途,他這「貨主」也同樣的無權過問,悉聽當局做主。

杜月笙的愛國熱忱,及其光明磊落的態度,頗蒙有關當局的激賞。各大單位中尤以戴笠這位好朋友對他備致讚揚,經過戴笠與各相關單位協調,大家基於「軍事第一」的國策,決定將這六千件棉紗全部移作軍用,為前方將土更新徵衣,既不流入市場,也就不成其為貨物,寸切流言流弊,尤可澈底杜絕。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還有一層利便,那就是自戴笠以次的各相關機關首長就可以挺身而出,多方加以協助,戴笠當時不但身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尤且兼主財政部貨運管理局,緝私署方面的工作他方始交卸不久。所以不論公誼或私交,他都有理由全力支持杜月笙,共同完成此一相當重要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