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杜月笙傳 > 張大帥得罪參謀長 >

張大帥得罪參謀長

三十六年前的新聞報記者,確實已將當時劇場之擁塞,觀眾是怎麼樣的在「受罪」,描寫得生動逼真。只不過,這位先生因人廢言,似乎還漏了兩則笑話,─—由於「欲罷不能而導致的大笑話。

張嘯林為杜家祠堂的落成交關賣力,上海福爾摩斯報說他:「張嘯林君為劇務主任,雖華發盈巔而精神矍鑠,奔波指揮,毫無倦容,劇終即在後台支床假寐,毫無傲貴習氣,人皆稱之平民化雲。」頗有拍馬之嫌,但是多一半也是事實。那晚等到「滬上空前未有之堂會」開鑼,他跟上海商會會長王曉籟,一對大亨,兩個黑頭,威風凜凜的把守在舞台左右,有這兩位門神一站,台底下擠死了人也不敢擠上舞台來。

然則,為什麼新聞報要說:「卒亦無法驅散台上觀眾」呢?原來,當晚劇場上,曾經鬧過一次糾紛,警備司令部的參謀長,也是一位嗜愛平劇的戲迷,杜祠落成,一連三天的堂會戲,京朝名伶,滬上名票,出類拔萃的,幾已全部到齊,因此陣容的堅強,演出的精采,又是一個「空前絕後,從所未有」,參謀長有這個聽好戲的機會,自然不肯輕易放過,因此,他當晚改著便裝,悄然來到浦東高橋杜家祠堂。

一萬多人擠在劇場裡,幾無立足之地,參謀長不想驚動主人,所以雜在池座人叢裡看戲,可是後來演出越來越精采,參謀長卻被擠得坐立不安,無法聚精會神,欣賞佳劇。這時候,他才想起應該到台上去找到主人,或者其它的招待,替他設法尋個較好的角落,或者稍微鬆動點的座位,讓他安安靜靜的把好戲看完。

但是,由前台到後台,無法遶道上去,唯一的途徑,祇有沿著後幕,穿過鑼鼓喧天的舞台。參謀長挪動身子,擠出人叢,方自一腳踏上台口,驀地聽見一聲厲喝

「媽特個,瞎了眼烏珠的,誰叫你到台上來,還不快快給我滾下去!」參謀長一聽,來人開口便罵,未免欺人太甚,他氣白了面孔,正待上前理論,卻沒想到,那人豹眼圓睜,又是大喝一聲:

「入你的,你還不滾?」

然後,當胸一把,捉牢參謀長的衣領,張嘯林抓住參謀長,便要往台下推。

台下有警備部的高級軍官認得張嘯林,他們眼見這一幕,發起急來,高聲的喊道:

「張嘯林,休得無理,這是警備部的參謀長!」

張大帥倒是一呆,右手自然而然的鬆開

萬眾矚目,挨了罵,又坍了台,參謀長豈肯善干罷休。但是,他畢竟是當大官的,能識大體,心想在這種擠得熱昏的場合,引起糾紛,秩序一亂,將不知斷送多少人命。地方治安,職責攸關,他祇好「宰相肚裡好撐船」,只是板下臉來,一聲冷笑,兩眼瞪住張大帥道:

「好,你是張嘯林,我認識你。今天我維持秩序要緊,暫時放你一關,明天早上九點鐘,你自己到司令部報到!」

斯語一出,台下一萬多觀眾,齊齊的讚歎,而且退去了一身的冷汗。祇不過,杜月笙在後台得到消息,急得連連跺腳,嘴裡聲聲的埋怨:「嘯林哥怎麼又做出事體來!」

他忙不迭的往前台跑,參與虞洽鄉、王曉籟的行列,向這位參謀長打恭作揖,聲聲道歉,將他捧菩薩似的,捧到後台,參謀長極是漂亮,一邊往後台走,一邊聲色不動的說

「杜先生,這件事情與你毫無關係,─—是我跟張某個人的事。」

杜月笙憂急交並,心慌意亂,怎麼能說是與他毫無關係呢?他再三聲明,引為自咎,參謀長見他如此誠懇,開祠堂是喜事,堂會戲唱得這麼熱鬧,他和張嘯林言語衝突,乃至動手,本來是事出偶然,「不知者不罪」,因此,當杜月笙口口聲聲道歉,他決心君子不記「小人」過,慷慨豪爽的說了一句:

「好吧,我便看杜先生的金面,不再追究張某的無禮!」

一場天大的風波總算過去,杜月笙心有餘悸,負疚不已,興致難免減色,張嘯林當眾闖了窮禍,更是懊惱已極,心裡交關難過。人物轉換,時代不同,他深切感到惶恐,彷彿有動輒得咎的感覺。從此以後,他便努力於聚斂自己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