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 第五章 那麼,寫點什麼好呢? >

第五章 那麼,寫點什麼好呢?

要成為一個小說家,您認為需要什麼樣的訓練和習慣?在與年輕朋友互動時,常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好像在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情況。我覺得這恰好說明有很多人“想當小說家”,“想表現自我”,然而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至少我只能抱臂深思,沉吟不語。

因為我連自己是如何成為小說家的,都沒有搞明白前因後果。我並非年紀輕輕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將來要當個小說家”,於是為此進行特別的學習、接受培訓、積累習作,按部就班地成為小說家的。就如同此前人生中的許多事情那般,很有些“忙東忙西的,一來二往之間順理成章,就這麼瓜熟蒂落”的意思,還有不少好運相助的成分。回首往事,簡直令人心驚肉跳,可事實的確如此,真是無可奈何。

儘管如此,當年輕朋友們滿臉認真地問我“要成為一個小說家,您認為需要什麼樣的訓練和習慣”,我又不能隨便敷衍,說什麼:“哎呀,這種事情我不太清楚,全都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還有運氣也很重要,想一想還真是蠻嚇人的。”聽到這種話,只怕他們也挺為難,沒準還會冷場。因此我也會嚴肅地對待問題,試著去思考:“那麼,是怎麼回事呢?”

於是我想到,想當小說家的人首先大概要多讀書。這實在是老生常談,真是不好意思。不過我覺得要寫小說,這依舊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訓練。既然想寫小說,那麼小說的結構如何,就得作為肌體感覺,從基礎上瞭解它才是。就像“要做歐姆蛋,首先得把雞蛋敲開”一樣理所當然。

尤其是青年時期,應該盡可能地多讀書。優秀的小說也罷,不怎麼優秀的小說也罷,甚至是極爛的小說也罷,都(絲毫)不成問題,總之多多益善,要一本本地讀下去。讓身體穿過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好文章,偶爾也邂逅一些不太好的文章。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作業。它將成為小說家必不可缺的基礎體力。趁著眼睛健康,時間有餘,先把這事兒踏踏實實地做好。實際練筆寫文章大概也很重要,不過從先後順序而言,我覺得再往後排一排也來得及。

其次(恐怕先於動筆)要做的,我覺得應該是養成事無鉅細,仔細觀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現象的習慣。身邊來來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圍起起落落的種種事情,不問三七二十一,認真仔細地加以觀察,並且深思細想、反覆考慮。雖說是“反覆考慮”,卻沒必要急於對事物的是非價值作出判斷。要盡可能地保留結論,有意往後拖。重要的不是得出明瞭的結論,而是把那些來龍去脈當作素材,讓它們以原汁原味的形態,歷歷可見地留存在腦海裡。

常有人對周圍的人和事爽快利索地展開分析:“那個是這麼回事喲。”“這個是那樣的。”“那小子是這樣的傢伙。”三下五除二便得出明確的結論。這樣的人(我是說,依我所見)看來不太適合當小說家,倒更適合去當評論家或媒體人,再不就是(某種)學者。適合當小說家的,是那種即便腦袋裡已然冒出“那是這麼回事”的結論,或者眼見就要冒出來,卻駐足不前,還要再三思考的人:“不對不對,稍等片刻。弄不好這只是我自以為是。”或者是:“豈能這麼輕易地下結論?萬一前面跳出新的因素,事態說不定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呢。”

看來我自己就屬於這種類型。當然也有(大有)腦袋轉得不夠快的原因。儘管當時匆匆得出了結論,可後來一看,卻發現那結論並不正確(或者說不精確、不充分),這樣的苦澀經驗我反覆體味過許多次,因而深感羞愧,冷汗直流,繞了好多冤枉路。因此,我漸漸養成了“別急著下結論”、“盡量多花時間思考”之類的習慣。這說是與生俱來的性情,不如說是吃過很多苦頭才學會的經驗法則。

就這樣,不論什麼突發事件,我的大腦都不會朝著立刻得出結論的方向運轉,而是努力將自己目睹的光景、邂逅的人物,抑或經歷的事情當作一則“事例”,或者說“樣本”,盡量原封不動地留存在記憶中。這樣一來,等到以後情緒更加穩定、時間更加充裕的時候,就能從各種角度審視,仔仔細細地檢驗它,根據需要引導出結論。

不過就我的經驗而言,迫切需要得出結論的事情,好像遠比我們想像的少。我甚至覺得不管從長期還是短期來看,我們實際上並不是那麼需要結論這玩意兒。所以每當讀報紙或看電視新聞時,我都不禁心生疑念:“喂喂,就這樣飛流直下地亂下結論,到底要幹什麼呀?”

總體說來,如今這世界似乎急於追求黑白分明的判斷。當然,我也認為不應該什麼事情都往後拖:“留待下次吧,以後再說。”恐怕有些事情必須先拿出個結論來。舉兩個極端的例子,“戰爭是開打還是不打?”“核電站明天是啟動還是不啟動?”這樣的事情,我們無論如何都必須盡快明確立場,不然很可能惹出天大的禍事。然而,這類急如星火的事態注定不那麼頻繁。如果從收集信息到提出結論的時間越縮越短,人人都成為新聞評論員或評論家,社會將變得刻板呆滯、缺乏寬容,甚至變成非常危險的地方。問卷調查中常常有“兩者皆否”的選項,可我總在想,如果有個“眼下兩者都不好說”的選項,其實也挺好。

嗯,社會歸社會,姑且不問。總之,我覺得立志當小說家的人不該迅速得出結論,而應該盡量原封不動地收集和積攢素材。要在自己身上找出大量存儲這類原材料的“餘地”。 雖說是“盡量原封不動”, 但也不可能將眼前一切都原原本本地牢牢記住。我們的記憶容積有限,因此需要最低限度的工序,即信息處理之類的東西。

更多的情況下,我主動存儲在記憶裡的,是某個事實(某位人物、某種現象)中興味盎然的細節。因為要鉅細無遺、原模原樣地記下來十分困難(不如說,就算當時記下來了,不久也會忘掉),所以我留心提取出幾個單獨的細節,用便於回想起來的形式留存在腦袋裡。這就是我說的“最低限度的工序”。

那是怎樣的細節呢?是會讓人“咦?”地生出興趣的細節。可能的話,最好是無法巧加說明的東西。如果不合道理,或者條理上有微妙的分歧,或者令人心生疑竇,甚至神秘怪異,就更無話可說了。收集這樣的東西,貼上簡單的標籤(註明日期、場所、狀態),再好好地保存在腦海裡。說起來就是收藏在大腦中的私人檔案櫃抽屜裡。當然也可以準備一個專用筆記本,記在上面。而我喜歡直接記在大腦中。因為拿著筆記本走來走去的有些麻煩,而且一旦形成文字,往往便心安理得地拋到腦後。將各種東西一股腦兒扔進腦海裡,該消失的消失,該留下的留下。我喜歡這種記憶的自然淘汰。

有一個故事我很喜歡。詩人保爾·瓦萊裡採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時,問道:“您會不會隨身攜帶一個記錄靈感的筆記本?”愛因斯坦表面上非常平靜,內心卻十分驚訝,答道:“哦,沒那個必要,因為靈感是難得一遇的事兒。”

的確,聽他這麼一說,我覺得自己也一樣,很少遇到感歎“此刻手頭有個筆記本該多好”的情況。而且,真正重要的事情一旦放進腦海裡,是不可能那麼輕易就遺忘的。

總而言之,寫小說時至為珍貴的,就是這些取之不盡的細節寶藏。從我的經驗來看,聰明簡潔的判斷和邏輯縝密的結論對寫小說的人起不了作用,反倒是拖後腿、阻礙故事發展的情形多一點。然而,如果將保管在大腦檔案櫃裡的形形色色未經整理的細節,根據需要原汁原味地編排進小說中去,連自己都會覺得震驚,故事竟變得自然而然、栩栩如生起來。

比如說是什麼樣子呢?

哎,一時想不出好例子來,但比如說,就像這個……你熟識的人裡邊,有人不知何故一生氣就打噴嚏,一旦開始打噴嚏,就怎麼也停不下來。我的熟人中並沒有這樣的人,但假定你的熟人中有。看到這樣的人,你也許會想:“為什麼呢?為什麼一生氣就要打噴嚏?”接著就運用生物學或心理學知識進行分析推測、設立假說。這當然也是一種處理方式,但我一般不這樣思考問題。按我的大腦工作方式,往往是感歎一句“咦,還有這樣的人”,便到此為止了。“不知是什麼緣故,不過,世上也有這樣的事啊。”於是砰的一下,將這件事“一股腦兒”記下來。我大腦的抽屜裡收集了許多這般毫無脈絡的記憶。

詹姆斯·喬伊斯曾經非常簡潔地斷言:“所謂想像力就是記憶。”此言極是,我完全認同詹姆斯·喬伊斯的觀點。想像力千真萬確就是缺乏脈絡的記憶片段的結合體。這種說法在語義上似乎有些矛盾,“被巧妙組合起來的毫無脈絡的記憶”會具備自己的直覺,具有預見性。它才應該成為故事正確的動力。

總之,我們的(至少是我的)腦袋裡配備著這樣的大型檔案櫃。一個個抽屜中塞滿了形形色色作為信息的記憶。既有大抽屜,也有小抽屜,其中還有內設暗鬥的抽屜。我一邊寫小說,一邊根據需要拉開相應的抽屜,取出裡面的素材,用作故事的一部分。檔案櫃裡反正有數量龐大的抽屜,當我集中精力寫小說時,哪裡的哪一個抽屜中裝著哪些東西,相關印象就會自動浮現在腦海裡,眨眼間就能無意識地找到它的所在。平時忘卻的記憶會自然而然地復甦。大腦進入這種暢通無阻的狀態,是一件非常心曠神怡的事。換句話說,就是想像力游離了我的意志,開始立體地呈現出自由自在的行動。不用說,對身為小說家的我來說,收藏在腦內檔案櫃裡的信息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豐富資產。

史蒂文·索德伯格導演的電影《卡夫卡》(一九九一年)中有一個場景,傑瑞米·艾恩斯扮演的弗朗茨·卡夫卡潛入了一座陰森可怖的城堡,裡面排列著數量龐大的帶抽屜的檔案櫃(當然是以那部《城堡》為原型)。記得看到這個場景,我忽然想到:“咦,這光景與我腦內的構造沒準有相似之處呢。”那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諸位有機會看的話,請留意這個場景。我的腦袋裡面雖然沒有那麼陰森可怖,但基本結構說不定有些相似。

作為一個作家,我不光寫小說,還寫一些隨筆之類的東西。寫小說的時期,會規定好除非有逼不得已的緣由,決不寫小說以外的文字。因為倘若寫起隨筆,勢必會應需要拉開某個抽屜,將其中的記憶信息用作素材。這麼一來,寫小說時再想用它,就會出現在別處已然用過的情況。比如說:“哎呀,說起來,有人一生氣就會大打噴嚏這個素材,我上次在週刊雜誌的隨筆連載裡寫過了呀。”當然,同一種素材在隨筆與小說中連續出現兩次也無不可,只是一旦出現這種內容撞車,小說好像就會莫名其妙地變得單薄。總之一句話,在寫小說那段時期,最好保證所有的檔案櫃都為寫小說所用。不知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東西,所以盡量節省著用。這是我從長年寫小說的經驗中得來的智慧。

小說寫作告一段落後,會發現有些抽屜一次也沒打開過,剩下很多沒派上用場的素材,我會利用這些東西(說起來就是剩餘物資)寫出一批隨筆。不過對我來說,隨筆這東西就好比啤酒公司出品的罐裝烏龍茶,算是副業。真正美味的素材總是要留給下一本小說(我的正業)。這樣的素材積累得多了,“啊啊,想寫小說啦”的心情好像就會自然而然地湧上心頭,所以必須好好珍藏。

又要說到電影了——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E.T.》裡有一個場景,E.T.將儲物間的雜物收集起來,拼湊成一個臨時通信裝置。諸位還記得嗎?像什麼雨傘啦、檯燈啦、餐具啦、電唱機之類。我是很久以前看的,詳細情節已經忘了,只記得他用現成的居家用品隨意拼組,三下兩下就大功告成了。雖說是臨時裝置,卻能和相距幾千光年的母星取得聯繫,是一台正宗的通信機。坐在電影院裡看到那個場景,我欽佩不已。一部好小說肯定也是這樣完成的。材料本身的品質沒那麼重要。至關重要、必不可缺的是“魔法”。哪怕只有樸素的日常材料,哪怕只用簡單平易的詞語,只要有魔法,我們就能用那樣的東西製造出舉世震驚的完美裝置。

然而不管怎樣,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屬於自己的“儲物間”。再怎麼使用魔法,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法無中生有。當E.T.突然跑過來,對你說:“抱歉,能不能把你家儲物間裡的東西借我用用?”你就要有常備的“雜物”庫存,才能唰的一下拉開門給他瞧瞧:“當然可以,不管是什麼東西,儘管用好啦。”

我第一次打算寫小說時,對到底該寫什麼東西好,心中完全沒有想法。我既不像祖輩那樣經歷過戰爭,又不像上一代那樣體驗過戰後的混亂與飢餓,更沒有革命的經驗(倒是有類似革命的體驗,可那並非我想敘述的東西),也不記得遭遇過慘烈的虐待與歧視。我住在相對安定的郊外住宅區,在一個普通上班族家庭長大,沒有什麼不滿和不足,算不上格外幸福,但也沒有特別不幸(大概算比較幸福吧),度過了平凡又毫無特點的少年時代。學習成績雖然不太起眼,但也不至於太糟糕。把四周都看了一遍,也沒找到“這個非寫不可”的東西。倒不是缺少想寫點什麼的表達欲,只是沒有想寫一寫的充實的材料。就這樣,在迎來二十九歲之前,我想都沒想過自己竟會寫起小說來。沒有可寫的素材,更沒有在缺少素材的情況下創造出什麼的才華。我一直以為小說這東西僅僅是閱讀對象,所以雖然讀了很多小說,卻很難想像自己會去寫小說。

這種狀況對今天的年輕一代來說也大致相同。或者說,與我們的年輕時代相比,“可寫的東西”說不定變得更少了。那麼,這種時候該怎麼辦才好?

這個嘛,就只能按照“E.T.方式”去辦了,此外別無他法。打開後院的儲物間,將裡面現成的東西——哪怕觸目皆是一文不值、形同廢物的東西——不問青紅皂白,先抓出幾件來,再努力砰的一下施展魔法。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其他手段去跟別的行星建立聯繫。總之,我們只能憑借手頭現有的東西,全力以赴堅持到底。不過,假如你能做到這一點,就握住了巨大的可能性。那就是你會施展魔法這個妙不可言的事實。(沒錯,你會寫小說,就說明你能與居住在別的行星上的人們建立聯繫,真的!)

我準備寫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時,就曾痛感:“這個嘛,豈不是只好寫沒有任何東西可寫的事了。”或者說,只能把“沒有任何東西可寫”反過來當作武器,從這一境地出發將小說寫下去。如果不這麼做,便沒有方法與走在前頭的作家抗衡了。總之,就是利用手頭現成的東西把故事構建起來。

為此就需要新的語言和新的文體。必須創造出迄今為止的作家都不曾用過的載體,即語言和文體。什麼戰爭啦革命啦飢餓啦,如果不去寫(不能寫)這類沉重的話題,就必然要面對相對輕鬆的素材,於是輕盈靈活、機動性強的載體就必不可缺了。

經歷了許多次錯誤的嘗試後(關於這錯誤的嘗試,我在第二章已經寫過),我終於成功地摸索出還算耐用的日語文體。雖然是尚不完美的應急品,破綻百出,但這畢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寫下的小說,也是無可奈何。缺點嘛,以後——如果有以後的話——再一點點地修正就好。

在這裡,我留心的首先是“不作說明”這一點。重要的是將零零星星的小插曲、意象、場面、語言等,不斷地扔進小說這個容器裡,再將它們立體地組合起來。而且要在與世間通用的邏輯、文壇常用的手法毫無關聯的地方進行。這就是基本的框架。

在推進這種作業時,音樂發揮了最大的作用。我採用與演奏音樂相同的要領去寫文章。主要是爵士樂大有用武之地。眾所周知,爵士樂至關重要的是節奏。必須始終保持準確堅實的節奏,否則就不會有聽眾追捧。其次還有chord(和弦),叫它和聲也無妨。美麗的和弦、混濁的和弦、衍生性的和弦、省去根音的和弦。巴德·鮑威爾的和弦、塞隆尼斯·蒙克的和弦、比爾·埃文斯的和弦、赫伯特·漢考克的和弦。和弦有各種各樣。大家分明都使用同樣的八十八鍵鋼琴演奏,和弦的樂響卻因人而異,竟能變幻出如此之多的差異來,不免令人震驚。這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就算只能用有限的素材去構建故事,仍然會存在無限(或者說接近無限)的可能性。絕不會因為只有八十八個鍵,就無法用鋼琴彈出新東西來了。

最後到來的是free improvisation,即自由的即興演奏。這是構成爵士樂的主幹。在堅實牢固的節奏與和弦(或者和聲結構)之上,自由地編織音樂。

我不會演奏樂器,至少不足以演奏給旁人聽,但是想演奏音樂的心情卻十分強烈。既然如此,乾脆就像演奏音樂那樣寫文章便好,這就是我最初的想法。這種心情至今依然沒有改變。像這樣敲擊著鍵盤的同時,我總是從中尋覓準確的節奏,探尋相稱的樂響與音色。這對於我的文章來說,已經成為不變的重要因素。

我(基於自身的經驗)覺得,從“沒有任何東西可寫”的境地出發,到引擎發動起來之前會相當艱難,不過一旦載體獲得了驅動力開始向前行駛,之後反倒會變得輕鬆。因為所謂“手頭沒有東西可寫”,換句話說就意味著“可以自由地寫任何東西”。縱使你手裡拿著的素材是“輕量級”,而且數量有限,但只要掌握了組合方式的魔法,無論多少故事都能構建起來。假如你熟悉了這項作業的手法,並且沒有喪失健全的野心,你就能由此出發,構築出令人震驚的“沉重而深刻的東西”。

與之相比,從一開始就提著沉重的素材出發的作家們——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是這樣——到了某一刻,往往容易出現“不堪重負”的傾向。比如說從描寫戰爭體驗出發的作家們,從不同角度寫了多部關於戰爭的作品後,多少會陷入原地徘徊的狀態:“接下去寫什麼好呢?”這種情況似乎很常見。當然,也有人乾脆轉變方向,抓住了新的主題,在作家之路上又獲得了成長。遺憾的是也有些作家沒能成功轉型,漸漸喪失了力量。

厄內斯特·海明威無疑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然而其作品“以初期為佳”的觀點幾乎已成為世間定論。我也最喜歡他頭兩部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和《永別了,武器》,以及有尼克·亞當斯登場的早期短篇小說。書中恢宏的氣勢讓人喘不過氣來。然而到了後期的作品,好固然是好的,但小說潛在的力量卻有所削弱,字裡行間似乎感受不到從前那種新鮮了。我揣測,這大概是因為海明威畢竟是那種從素材中汲取力量的作家。恐怕正因如此,他才主動投身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去非洲狩獵,滿世界去釣魚,沉湎於鬥牛,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大概是經常需要外部刺激的緣故吧。這樣的生活固然可以成為一種傳說,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體驗賦予他的活力還是會漸漸減弱。所以(是否如此,當然只有他本人才知道),海明威雖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一九五四年),卻沉溺於飲酒,一九六一年在聲望達到頂峰之際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與之相比,不依賴素材的份量,從自己的內在出發編織故事的作家,說不定反而更輕鬆些。因為只要將周圍自然發生的事件、每日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為素材收納在心裡,再驅使想像力,以這些素材為基礎構建屬於自己的故事就行了。對了,這就是類似“自然再生能源”的東西。既沒有必要特意投身戰場,也沒有必要去體驗鬥牛、射殺獵豹或美洲豹。

希望大家不要誤解,我不是說戰爭、鬥牛和狩獵的經歷沒有意義。那當然有意義。無論什麼事情,經歷一番對作家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我只是想表達一句個人見解:即便沒有這種威猛張揚的經歷,人們其實也能寫出小說來。不管多麼微不足道的經歷,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從中發掘出令世人震驚的力量。

有句話叫作“木沉石浮”,指一般不可能發生的事竟然發生了。不過在小說世界裡,或者說藝術世界裡,這種逆轉現象卻屢屢在現實中發生。在社會上通常被視為輕微的事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卻能獲得不可忽視的份量;而一般被看重的事物,不知不覺中卻會失去份量,化作形骸。那叫作持續創造性的肉眼看不見的力量,得力於時間的幫助,會帶來這種劇烈的逆轉。

因此,覺得“自己手頭沒有寫小說的素材”的人,也不必灰心喪氣。只要稍稍變換一下視角、轉換一下思維,肯定會發現素材在身邊簡直比比皆是。它們正等待著你去發現、擷取和使用。人的行為哪怕一見之下多麼微不足道,也會自然而然地生出這些興味盎然的東西。此間至關重要的(似有重複之嫌),就是“不失健全的野心”。這才是關鍵。

我一貫主張,一代人與另一代人並沒有優劣之分。大抵不會出現某一代人比另一代優秀或低劣的情況。社會上常常有人展開千篇一律的代際批判,但我堅信這種東西都是毫無意義的空論。每代人之間既沒有優劣之分,也沒有高下之別。雖然在傾向和方向性上會有些差異,但質量是毫無差別的,或者說並沒有值得視為問題的差異。

說得具體點,比如今天的年輕一代在漢字讀寫方面或許不如前輩(我不太清楚事實如何),但在計算機語言的理解和處理能力上無疑要勝過他們。我想說的就是這樣的事。人們彼此都有擅長的領域,也有不擅長的領域,僅此而已。那麼,每一代人從事創造時,只要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努力向前推進就行了。運用最得心應手的語言,把最清晰地映入眼簾的東西記述下來就好。既不必對不同世代的人心生自卑,也不必莫名其妙地感到優越。

我三十五年前開始寫小說,那時候常常受到前輩們嚴厲的批判:“這種玩意兒不是小說。”“這種東西不能叫文學。”這樣的狀況不免令人覺得沉重(或者說鬱悶),於是我有很長一段時期離開了日本,到外國生活,在沒有雜音的安靜之地隨心所欲地寫小說。不過在此期間,我也根本不認為自己錯了,也沒有感到不安。索性心一橫:“實際上我只能寫這些,難道不是只能這麼去寫?有什麼不對?”眼下的確還不夠完美,可總有一天我能寫出像樣的優秀作品來。到了那個時候,我堅信時代也會完成蛻變,證明我做的並沒有錯。這話好像有點恬不知恥嘛。

這件事有沒有在現實中得到證明?此刻舉目四望、環顧八方,我仍然不太清楚。究竟會怎樣呢?也許在文學上,永遠不會有什麼東西能得到證明。這個暫且不提,無論是三十五年前還是如今,我都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基本沒有錯,這種信念幾乎不曾動搖過。再過三十五年,也許會產生新的狀況。可是想親眼目睹最終結局,從我的年齡來看似乎有點困難。請哪位代勞幫我看看吧。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新一代人自有新一代人的小說素材,應該從那素材的形狀和份量逆向推算,設定它的載體的形狀和功能。再從那素材與載體的相關性、從那接觸面的狀況,來產生小說的現實感。

不論哪個時代,哪一代人,都各自擁有固有的現實。儘管如此,我覺得對小說家而言,仔細收集和積攢故事需要的素材仍然極其重要,這個事實恐怕到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

假如你立志寫小說,就請細心環顧四周——這就是我這篇閒話的結論。世界看似無聊,其實佈滿了許許多多魅力四射、謎團一般的原石。所謂小說家就是獨具慧眼、能夠發現這些原石的人。而且還有一件妙不可言的事,這些原石基本都是免費的。只要你擁有一雙慧眼,就可以隨意挑選、隨意挖掘這些寶貴的原石。

如此美妙的職業,您不覺得沒有第二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