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褚時健:每一處都是人生巔峰 > 地震創造了商機 >

地震創造了商機

機會,對個人來說是邁向成功的驅動力,對企業來說,是救命、制勝的法寶。個人抓住機會,可一騎絕塵;企業抓住機會,便能起死回生。褚時健帶領的玉溪捲煙廠,當時活得不算暢快,也不至於餓死,可絕不是錦衣玉食。故此,褚時健和煙廠都需要一個能翻盤的機會。

20世紀80年代,在褚時健剛到玉溪捲煙廠報到沒多久,雲南省瀾滄便發生了7.6級地震。幾乎同一時間——13秒鐘後,雲南耿馬發生7.2級地震。

兩座城市前後都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災難,這對雲南省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天災,褚時健萬分驚詫。何況,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也正屬雲南省,玉溪市距離瀾滄、耿馬這兩個震區算是最近的城市,他覺得自己應責無旁貸地在第一時間給予援助。

國難當頭,褚時健認為必須要貢獻一份力量。當時,他與震區的人民一起捍衛家園,尋找震後廢墟中尚存的生命。

根據自己當兵時的經驗,褚時健帶著工廠裡一半的員工趕赴災區。帶著物資,載著糧食,一輛輛運輸車隨時待命。

在隊伍臨出發前,褚時健忽然告訴大家,裝上幾箱香煙帶走。

工人們聽了,好像沒反應過來似的,他們不明白帶著香煙去災區幹什麼。於是,大家紛紛用疑惑的目光看著褚時健。這時,褚時健問大家,因為什麼才吸煙的。

有的人說,是別的同事都抽煙他們就抽了,也有的人說,是因為上班太累了所以才抽煙解乏用的,更有人認為,抽煙比較有男子漢氣概。

褚時健聽完大家的回答,最後表示,他讓大家帶上香煙是為了給奮鬥在一線的士兵解乏用的,同時也是想讓失去親人的朋友緩解一下痛苦。褚時健考慮周到,贏得了玉溪捲煙廠所有員工的掌聲,他們認為褚時健的想法是對的,所以盡量多裝了幾箱香煙,並決定這些香煙的費用由他們自己來承擔。褚時健同意了員工的這個建議。

此時此刻,褚時健的內心是無比激動的,他知道自己當初選擇這個殘破的小廠子是對的,自己為這個煙廠的所有付出也都是值得的。對於當過兵的褚時健來說,這種情誼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一場無情的地震,讓他看到的是玉溪捲煙廠全體員工的有情有意。

褚時健的團隊,在地震中的積極表現,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表揚。褚時健帶去的幾大箱子香煙,也確實為大家掃走了疲倦。

這場空前的災難,對瀾滄、耿馬的人民來說,是悲痛的,對雲南政府來說更是一次挑戰,然而對褚時健來說,影響卻是不一樣的。由於帶去災區的香煙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從災區回到煙廠後,褚時健決定打著地震香煙的「旗號」,為災區的人們籌備物資。呼籲每個人盡量地購買香煙,並承諾,除去成本外,所有的香煙收入都進行捐贈,也希望通過廣大市民買香煙的行為,讓每一個人都為震區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現在,當我們走進肯德基進行消費的時候,每消費一筆,肯德基就會給我們發一個「心」型粘貼,感謝我們為偏遠地區的兒童捐贈一毛錢的學費。可是和褚時健相比,似乎跨國企業肯德基所捐贈的資金實在是少得可憐。當然不能要求KFC,甚至所有的企業,都和褚時健一樣,利潤全無,然而,單一的從這個領域出發,可以認為褚時健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赤裸裸地擊敗了跨國公司KFC。

就這樣,大家紛紛購買玉溪捲煙廠生產的香煙,理由很簡單,只是為了給災區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人多力量大,受災的兩座城市,得到了來自玉溪市人們巨大的援助。同時,玉溪捲煙廠也很快售出了庫房裡的所有香煙,褚時健的這個行為,不僅得到了玉溪捲煙廠全體員工一致支持,也得到了玉溪市市民的好評,更得到了受災地區瀾滄和耿馬人民的好評。

其實,褚時健剛開始沒有想過這場地震會變成自己的一個機會,變成玉溪捲煙廠的一次商機。他說:「自己只是很坦然地想為自己生活的地區,做一點事情。吃水不忘挖井人,何況這座城市的每一片土地,都與自己息息相關呢?」

是啊,像褚時健這樣一個耿直率真的人,不可能和那些黑心商家一樣,打著受災的旗號,收攬錢財。更何況,玉溪捲煙廠當時所有的收入也的的確確一分不少地都捐贈給了災區人民,這在災區捐贈的記錄中是有過記載的。

聽玉溪捲煙廠的老工人們說:「那場地震是玉溪捲煙廠唯一沒有剩貨的一年,雖然也沒有利潤,但對廠子本身來說,已經很好了。」那場無情的地震,從某個角度而言,給玉溪捲煙廠帶來了很好的機會。

褚時健的做法,自然是一箭雙鵰的,雖然廠子基本沒什麼利潤,起碼也不至於囤貨,不賠不賺,保個本,還免費打了廣告,資助了災區,一舉兩得,這不得不令玉溪捲煙廠的員工們敬佩。他們都說「褚時健就是玉溪捲煙廠的救星」。

褚時健在地震中,千里送鵝毛,給人們送去了物資,送去了關懷。而地震回饋給褚時健的是玉溪捲煙廠開始起步發展了,是地震為玉溪捲煙廠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沒有刻意地去要求什麼,卻在真心付出的同時,得到了回報,所以說,上天是公平的,只要你用心,它就一定會給你關照。

褚時健回憶,直到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雲南地震的餘音似乎一直都在,每當電視新聞報道哪座城市,哪個地區發生震災的時候,自己就會想起走進瀾滄、耿馬時候的情景,當年每一處倒塌的樓房,每一條塌陷的街道,每一個被挖掘出來的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裡氏8.0級地震。這場地震,破壞了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烈度達11度。此消息一出,如同一顆原子彈一樣,波及了大半個中國,以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地震波及的範圍之廣,破壞性之大,造成的人員傷亡之多,全國上下無不震驚。

那時褚時健看著電視中汶川地震的報道,一下子想起來20世紀80年代的雲南。他的心再一次被深深地攫住了:災區同胞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幸,讓他無法袖手旁觀,他決定盡一己之力奉獻出一片愛心。

後來,在汶川地震的捐款名單上,人們找到了褚時健的名字。粗略統計,錢款和物資累積起來高達一百多萬人民幣。這是褚時健以個人的名義捐出的。

褚時健說:「看見汶川地震,彷彿回到了80年代,自己親眼目睹無數個家庭流離失所,親眼看見每一個士兵不分晝夜地尋找一絲絲生的氣息,自己就感覺必須得做點什麼。可是自己年紀大了,手腳不靈活了,沒有辦法再去災區救人了,只能提供點微薄的物資。」

褚時健把這一百多萬人民幣看作是微薄的救災物資,可見生命對於褚老的意義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這不僅與褚時健上過戰場有關,也與褚時健參加過雲南地震的救援有關。

社會上有很多聲音說:「褚時健之所以捐贈一百多萬,那是因為他有錢,這點錢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

在很多人眼中,褚時健的確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有著豐厚的資產。可是,不管他身家是多少,他畢竟是真心實意地在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