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褚時健:每一處都是人生巔峰 > 這個廠長很靠譜 >

這個廠長很靠譜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表面看來,身為大丈夫者都是十分歹毒的,要成功就得對別人下手「狠」一點。誠然如此,古往今來的朝代更迭,都跟「狠」字掛鉤。可話說回來,大丈夫,當真要一毒到底?

褚時健的人生很波折,年紀輕輕趕上了「打右派」,又因倔強,不反右派而被打成「右派」,說起來讓人難以理解。後來,很多人在評價褚時健時都說,他這個人真是自作自受,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跟著瞎起哄,結果把自己搭進去了。不過,心軟的他,當真會一事無成嗎?

廠長,雖然聽起來是個「肥缺」,會有大把鈔票入賬,可現實卻並非如此,剛進入玉溪捲煙廠的時候,褚時健已經51歲了,熬了大半輩子,的確到了享福的年歲。不過,他這個「空投兵」別說享福,連站穩腳跟都很難。

廠裡比褚時健年長的工人不少,他們個個不服氣,從骨子裡瞧不起褚時健,認為他就是國家為了安撫人心派過來走過場的。一個剛剛「勞改」出來的人,能有什麼能力,憑什麼來指揮我們?廠裡一些年輕的工人藉著老工人的話茬,也都不好好工作,在廠裡嬉笑打牌,叼著煙,翹著二郎腿,完全不把褚時健放在眼裡。

既然選擇了這個「爛攤子」,不管多艱難,都得走下去,褚時健開始積極主動地和年長的工人「套近乎」,學習經驗。儘管受到很多質疑,也有多如牛毛的碎語閒言,可他都不在乎,他知道自己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成長是一門必修課。褚時健知道,很多知識完全可以憑借長輩的經驗來理解和學習,自己沒有管理煙廠的經驗,也沒有製作煙草的能力,可這不是無法管理的借口。在廠裡,他從沒把自己當成一名居高臨下的廠長,反倒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學徒,這裡的每個人都比自己更有經驗、更有資歷。

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褚時健的虛心好學,慢慢得到了工人們的認可,在這過程中,也增進了他和工友們的感情,為自己的工作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廠裡的工人們也開始接受並尊重這個50多歲的小老頭,不再直呼他褚時健了,而是親切的叫他「褚廠長」。當然,讓職工對褚時健產生好感的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為職工修建宿舍樓。

褚時健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不是購買新設備,也不是制定新的規章制度,而是將煙廠的全部可用資金集中起來,打算給員工們修建3棟72戶的宿舍樓,他要讓員工在新房子裡過新年。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煙廠上上下下都歡呼雀躍,要知道他們盼新房已經盼了不知道多少年,現在沒想到新廠長來了之後辦的第一件事居然是為職工著想的,大家自然非常激動。

不過很快,人們的激動之情漸漸散去了,因為人人都知道蓋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個兩三年的工夫大梁都立不起來。更何況,煙廠的職工已經被各種官腔「忽悠」怕了——你說蓋房子就蓋房子,當真不是拿我們開玩笑嗎?

事實果然不出人們所料,褚時健決定拿出一百多萬元蓋房子之後,基建科的人居然像沒聽見似的,該幹什麼還幹什麼,磨磨蹭蹭的沒有一點效率。褚時健過去問怎麼回事,結果基建科的人說,他們以為新廠長在開玩笑呢。不僅如此,褚時健還發現基建科的人有兩個請了長期的病假,藉故不來上班,工資還照拿不誤。

這一下,褚時健是真的火了,他沒有想到煙廠已經到了走下坡路的時候,這些人還繼續玩著官僚主義,這讓他實在無法忍受。於是,褚時健馬上撤掉了基建科科長,重新改組,啟用了一批辦事效率高、有責任心的幹部員工,這樣,給職工蓋新房的事情才提上了日程。

本以為需要幾年才能建好的宿舍樓,沒想到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就拔地而起,這在當時看來簡直是神話。在新樓房快要竣工時,褚時健召開了一次職工大會,為72戶一線的職工頒發了新房子的鑰匙。

面對著3棟嶄新的樓房,煙廠上下對褚時健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們原以為這個黑臉漢子是個大老粗,也是個門外漢,卻沒有想到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員工謀福利。人們都說,既然廠長把職工放在心上,他們也要把廠子放在心上。

第二件事是修鍋爐。

褚時健剛到玉溪捲煙廠不久,就經歷了和在曼蚌糖廠類似的事情——鍋爐壞了。當時,廠子只有兩台鍋爐,壞掉的那個是6.5噸的,剩下的一台勉強運行著,雖然能頂得住,但是大大影響了產量。於是,褚時健趕緊安排鍋爐工人進行維修,誰知大家異口同聲地告訴他,過去修這個鍋爐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而這一次壞得更嚴重,需要50天。

褚時健聽出了工人的弦外之音:他們對新廠長很滿意,已經縮短了10天的工期,要是放在過去,至少要兩個月!

雖然自己得到了工人們的尊重,但是褚時健對這樣的答覆一點也不滿意,他立即板起臉對工人說:「別給我說50天,給你們4天時間,修不好就滾蛋!」鍋爐工人聽了之後,愣了半天,最後有一個忍不住對褚時健說:「廠長,你懂修鍋爐嗎?」還沒等褚時健回答,緊接著就有另一個工人接茬說:「就算不換爐壁,光是換40多根管道也得幾十天。」這兩個人一唱一和,引得大家都紛紛抱怨起來,從最初的發牢騷變成了滿腔怒火,最後竟然紛紛扔下工具對褚時健說:「不懂就別瞎指揮,誰能幹就來幹,這活兒,我們幹不了!」

面對工人的心直口快,褚時健沒有發火,而是默默地從地上撿起工具,對技工頭說:「我來修給你看,沒有我的同意,你不能離開。4天修不好這個鍋爐,我給你當下手。」說完,褚時健再次上演了當年在曼蚌糖廠的那一幕,只是這一次他沒有鑽到爐子裡,而是除了吃飯和上廁所之外,連續三天守在鍋爐旁邊,左捅咕兩下,右扒拉兩下,到了第4天,鍋爐修好了。

這一下,起初抱怨褚時健「外行指揮內行」的工人徹底傻眼了,他們沒有想到新廠長不僅懂技術,而且幹起活來還是個拚命三郎!於是,大家對新廠長的認識再次刷新了。

褚時健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通過這兩件事凝聚了人心,但是他知道,距離他帶領玉溪捲煙廠改寫歷史還差著很大一段距離。因為,做一名廠長很簡單,做一名好廠長實在困難。褚時健既要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又要向企業內部傳達市場需求,還要向工人們宣傳法律、法規的重要性。看似容易的事情,在玉溪捲煙廠落實起來卻要費上九牛二虎之力。

由於受到大鍋飯時代經年累月的影響,廠裡的不少工人習慣了散漫,大有得過且過的味道,很多人沒讀過書,不識字,更別說是瞭解規章制度了。原廠長也是個粗人,基本沒什麼文化,且不說法律法規的踐行,就是對廠裡的人員管理也沒有上心,所以,給褚時健打下了一個很壞的「底子」。

眼看著工人們一個一個成了不學無術的人,褚時健覺得不能任由這種狀況繼續了。為此,他和馬靜芬商量,決定自己掏腰包購買書籍,自己當老師親自為工人們上課。

起初,工人們對褚時健的良苦用心並不理解,因為文革時代的「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話還縈繞在他們耳邊,讓大家覺得當一個大老粗挺好的,何必那麼辛苦學什麼文化呢?對此,褚時健對工人進行了耐心的教育和引導,告訴他們知識儲備的重要性,漸漸地,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學習文化和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對褚時健的付出也心存感激。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褚時健的不懈努力,玉溪捲煙廠成為了當時唯一一個具有「書生氣息」的廠子。據說,一些年輕的工人更是自發組織學習,不再需要褚時健督促了。這一切對褚時健來說,無疑是一個好開端。

毋庸置疑,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褚時健的行為都是非常「靠譜」的。事實上,他在引導工人們正向思維的同時,也幫了自己大忙。因為他一旦破罐子破摔,廠裡的工人或許會群起而攻之;又或者他退縮了,捲鋪蓋到礦上去,也許他的人生便沒有今天的這等成就了。

不過,褚時健所要解決的問題還遠沒有結束。雖然玉溪捲煙廠的工作氛圍、人員精神面貌有了起色,可包括褚時健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接下來要面臨的豈止是危機,簡直是重磅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