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劉強東:我的青春不迷茫 > 關掉京東所有實體店 >

關掉京東所有實體店

劉強東在京東剛剛從「非典」劫難中恢復過來、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卻做出了關閉實體店、專做網店的決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大膽的決定,如同炸雷在京東內部炸響,引起內部的巨大爭議。

高管們都認為,線下實體店比線上掙錢,關掉太可惜了!高管們幾乎沒有人認為線上和線下有什麼衝突,線下實體店規模大,線上網店速度快,完全可以並駕齊驅,同時運作,沒有必要放棄線下實體店。

劉強東卻認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做好兩件事。一個公司的核心能力也只有一點。」他清醒地認識到,京東還是小公司,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一點,才能獲得競爭力,分散用力只能找死,只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得到發展。

在機遇和危機面前,他必須做出選擇。他開始勸說他的高管們:「雖然百貨商場的毛利高達50%,而沃爾瑪只有15%。但沃爾瑪的價值卻比百貨商場高許多,就是因為沃爾瑪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他不需要50%的毛利,只要15%就能賺錢。」他的分析告訴大家,高毛利對零售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做零售比拚的是運營效率和成本。如果每個商家都在追求40%、50%的毛利率,商業模式就不會進化,也不會給消費者帶來價值。

電子商務比連鎖店模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所以,他下定決心,關掉連鎖店,專門做電子商務。

這個時候國內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京東上線僅僅八個月,美國B2C大鱷亞馬遜就殺進中國,以超過7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雷軍創辦的卓越網。而卓越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有三個訂單處理中心,還有一個由30家配送中心組成的配送網絡;當當網在全國38個城市開通了「送貨上門,貨到付款」的服務。而這個時候的京東卻還在通過郵局快遞包裹,客戶要半個月左右才能收到貨物。其落後的配送方式,制約著京東的發展。

落後就得思變。墨守成規,只能找死。現實告訴劉強東,不論是外界環境,還是電子商務本身,都具備了非常好的競爭環境,電子商務已經十分繁榮,大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極」之勢。

當時,連鎖模式在中國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黃光裕因為國美上市成了中國首富。但是,此時的劉強東認識到了差距,他認為,電子商務這一新興的商業模式,有著「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這一點優於傳統商業模式。最終,他說服了公司高管,決定再「賭」一把,放棄連鎖店,專營網上店。他要集中精力大打殲滅戰。他知道只有把資源集中在一點上,才能在殘酷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2004年底,劉強東做出了決定,關閉他嘔心瀝血建立的12家連鎖店,集中所有力量和資源,專做電子商務!

劉強東憑著六年打拼積攢的2000萬元,「豪賭」一樣地把他手中的那顆棋子重重地放了下去,他的商業大格局重新設計結構。緊接著,他利用半年的時間關閉了為京東提供95%利潤的12家線下連鎖店,專營只佔5%利潤的網上商城,和他持有不同意見的員工們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以為他真的瘋了。

那個時候,劉強東感覺壓力特別大,以至於夜不能寐。為了釋放壓力,他一個人開著越野車,到沙漠上去奔馳。他說:「穿越沙漠,你也許會見到最壯麗的朝陽。」

今天,他當年大膽的決定,已經得到驗證,沒有他當年的「豪賭」,就沒有今天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第一個實現千億元級規模的京東!

當年的京東規模還很小,他若不集中精力專攻電子商務,是不可能有今天的電子商務規模的。

劉強東說:「那時候,我是敢賭,因為我能夠把企業看得更長遠。」不難看出,他「賭」的是智慧,是才華,是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劉強東冒著巨大的風險,挑戰傳統商業模式,走向了電商之路。當他望著京東的財務數據,他繃緊的神經稍微放鬆了。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2005年底,京東的線上收入比2004年增長200%,這種增長速度,預示著京東會在未來看到那輪最壯麗的朝陽。

200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基礎條件進一步完善,劉強東抓住機會,以「正品、低價」為旗幟,京東的規模獲得了爆炸式的增長。京東前程似錦。它像一匹黑馬,衝出對手的重重圍剿和自身發展的窒礙,在炙手可熱的的電商領域,如魚得水,昂首嘶鳴著奔向前方。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就是一代電商之王的膽略和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