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馬云:路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 獨立自主 >

獨立自主

時至今日,當初的「雅巴合併」日益顯出它的不合時宜,雅虎中國對於阿里巴巴而言日顯尾大不掉之勢,特別是雅虎全球每況愈下,雅虎中國的效益也越來越差。甚至衛哲都憤憤不平地說,雅虎這個爺爺,早晚得死去。

想一想,在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的眼中雅虎中國都成了「爺爺」,這是什麼意思?

事實上雅虎中國在阿里巴巴的眼睛裡已經失去了意義。特別讓馬雲和他的團隊困惑的是,雅虎全球一度佔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按照股份比例,雅虎全球在阿里巴巴應該是佔有主導地位的。而目前的阿里巴巴董事局,楊致遠僅佔1席,另外3席是孫正義、馬雲和蔡崇信。從董事局的架構來看,馬雲的阿里巴巴團隊仍然有絕對的話語權。但是,這種局面由於楊致遠所佔的股份,早晚需要改變。

這是馬雲絕對不允許的。「中國黃頁」的教訓太深刻了,馬雲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想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打造一個102年的國際化大企業,這是他的人生夢想。在實現他夢想的路上,他絕對不想受到任何人的掣肘。這會讓他不爽,讓他難過,讓他無所適從。

這個時候,還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馬雲。那就是「中國供應商」欺詐事件,這一事件,不僅讓阿里巴巴B2B總裁衛哲辭職,而且也使阿里巴巴在香港的股票一蹶不振。

於是,馬雲以私有化為理由,由陸兆禧親自操刀,開始讓阿里巴巴股票在香港退市。另一方面,他親自出面與雅虎全球展開回購股權談判。

事情上溯至2005年,雅虎全球總裁楊致遠用雅虎中國和10億美金換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以此完成了阿里巴巴歷史上有名的「雅巴合併」。從形式上看,楊致遠的雅虎中國交給了馬雲。馬雲對於雅虎中國不僅有控制權,也有經營權,從這方面看,似乎是阿里巴巴吞併了雅虎中國。然而,楊致遠從此掌握了阿里巴巴大量股權。兩個人看起來似乎旗鼓相當,各有所取。可是,在後面的日子裡,雅虎全球發展受挫,業務日益萎縮;雅虎中國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而阿里巴巴卻如日中天,風風火火,不但有了更多的子公司,而且於香港上市。僅楊致遠掌握的阿里巴巴股票就已經遠遠不止10億美金,他已經是大賺特賺。

這時,由於中國央行的規定和政策,馬雲轉移了香港阿里巴巴總公司旗下的支付寶的股權,將這家非常有希望的公司劃歸浙江阿里巴巴,從而分離於集團,成為與楊致遠無關的企業。

那一次,由於媒體的參與,江湖也是沸沸揚揚,鬧得不可開交。馬雲立即啟動了賠償談判,在支付寶分離已成事實的情況下,日本的軟銀和美國的雅虎分別得到了價值不菲的賠償金。那場江湖恩怨算告一段落,馬雲與楊致遠、孫正義再一次握手言和。

這一次,馬雲是志在必得。恰巧,楊致遠辭去了他在雅虎全球的一切職務,這給馬雲的計劃掃清了最後一道障礙。經過艱苦的談判,至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對雅虎76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全部完成。

阿里巴巴集團還宣佈,以63億美金現金及價值8億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的50%。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將一次性支付雅虎技術和知識產權許可費5.5億美元現金。在未來公司上市時,阿里巴巴集團有權優先購買雅虎剩餘持有股份的50%。

交易完成後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軟銀和雅虎的投票權之和將降至50%以下。同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同時也放棄了一系列對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和經營決策相關的否決權。

「股份回購計劃的完成,讓公司的股份結構更加健康,也意味阿里巴巴集團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馬雲說,「過去七年,非常感謝雅虎對我們的支持,我們也非常高興能為包括雅虎在內的阿里巴巴集團股東創造豐厚的回報。我期待與雅虎在未來有更多的合作。」

當然,馬雲和他的團隊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76億美金,馬雲採取的辦法無非是將股權進一步稀釋,向國內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貸。但是,這一切在馬雲眼裡是值得的。金錢是掙不完的,而獨立自主、保持對阿里巴巴的絕對控制是最重要的。辛辛苦苦打造的企業,按照馬雲的說法,那是一份社會責任,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在完成對雅虎的股權回購之後,按照預定計劃,馬雲又策動了阿里巴巴在香港的退市。這是以私有化為名的主動退市,這是又一次對常識的顛覆,是馬雲的又一次反其道而行。在很多國內公司想方設法想擠進金融市場,甚至是借殼上市之機,馬雲率領他的阿里巴巴主動申請退市了。

2012年2月9日,阿里巴巴B2B在港交所宣佈停牌。11天後,阿里巴巴宣佈因私有化而退市,以每股13.5港元回購股民手中的股票,為此花費了190億港元。在以後的4個月裡,阿里巴巴順利完成了這一舉措,成功地在香港退市,完成了一次軟著陸。

誰都明白,上市機會是一席難求,可馬雲仍然是毫不吝惜地舉起手術刀,割斷阿里巴巴與金融市場的聯繫。這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

當然,也有媒體這樣評價:此次退市的是阿里巴巴網絡,也就是阿里巴巴的B2B業務,這實際上也與阿里巴巴發展的瓶頸有關。在目前情況下,如果再不對原有的B2B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轉型和改革,則很難在電子商務領域有進一步的發展。

阿里巴巴的這一次退市,就是為了對B2B業務重新整合。

所有的媒體還一致認為,阿里巴巴這是以退為進,他們早晚是要整體上市。馬雲也有準備在時機成熟後,再一次整體上市的表示。媒體還評價道,阿里巴巴網絡公司退市之舉,在某些方面其實是對融資、上市抱有很高期望的互聯網企業提了個醒,也讓中國電商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讓那些仿製老舊運作模式的電商企業重新思考企業未來的發展。畢竟,一個健康的企業需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掌握絕對主動權。

雖然媒體眾說紛紜,江湖上也是各種流言,但是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還是坦然進行了股權回購,毅然決然地告別港交所。然後在集團內部完成他的架構改革,將B2B業務重新整合。這一切都是在馬雲和他的管理團隊自主選擇、獨立運行的。

很多金融界人士也說,阿里巴巴謀求私有化是在正確的時間,往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如果私有化成功,阿里巴巴公司正在力推的轉型升級工作,將會更為穩健,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此舉使阿里巴巴集團能夠以長遠利益為重作出策略決定,而不會受上市公司所涉及的市場期待、盈利可見度和股份波動的壓力影響。

為了這次退市,阿里巴巴花費巨大。馬雲這樣說:「我們上市的時候只融了17億美元,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億美元。看起來是個賠本的生意,有人建議我們可以用低一點的價格把股票買回來。但這不是阿里巴巴的風格。」

其實,阿里巴巴的風格就是馬雲的風格,也包含他的性格。他沒有愧對任何投資者,無論是對於巨無霸式的孫正義和楊致遠,還是香港的中小投資者。他勇於承擔責任,用發行價回購了自己的股票,僅這一舉動足以讓很多大型的上市公司汗顏,當然它們也可以不以為然。

馬雲這次向阿里巴巴員工發出電子郵件,他這樣對自己的員工解釋:「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進一步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在面臨原材料、匯率、勞動力成本等巨大壓力下,B2B業務模式面臨著巨大挑戰,需要加快轉型和升級。局部的小調整已經沒有辦法對B2B進行根本性的完善。正是出於以上的思考,出於對B2B股東負責的精神,我們下決心把B2B私有化,對業務進行全面調整、改革和升級,以期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客戶。」

雖然這次和任何一次馬雲特立獨行的做法一樣,再一次在業界、在輿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可眾說紛紜中,馬雲還是用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完成了他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阿里巴巴平穩退市,波瀾不驚地全身而退。

誰都知道,戰爭中失利之時,如何防止撤退演變為潰逃也是一門學問。馬雲從容佈局,在安全撤退的同時,將阿里巴巴這個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是他智慧的體現,也是他最應該做的。

不久,也許他會有更驚人的舉措,讓世人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