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馬云:路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 創新與擁抱變化 >

創新與擁抱變化

創業伊始,馬雲就不希望跟著別人走,在B2B平台已經存在的情況下,他把目標對準了中小企業,打造了一個適合中國、立足江浙的阿里巴巴公司。

在中國,無論是製造業,還是工商業,始終有兩條路供創業者選擇:一條是模仿,一條是創新。前一條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模仿成為中國人的一大特點,不僅是製造業、工商業,就是我們的文化領域也缺乏創新思維。比如體育這是我們喊了多年職業化的領域,可我們能看到的大多還是模仿,最具特點的、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籃球。中國的職業化聯賽,簡直就是東施效顰,緊跟著美國的職業聯賽亦步亦趨,沒有一絲一毫的創新。就連比賽中期的全明星賽,也是照搬美職籃。全明星賽程中的什麼三分球、扣籃大賽,無不是以美職籃為參照。

創新不僅考驗著選擇者的能力,也帶有很多風險。因此,在我們的國家裡鮮有創新者。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創新將永遠不會有超越。

這就是阿里巴巴走向世界並為世界所矚目的原因。因為它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企業,它在擁抱變化,超越自我。

在我們這裡,大型企業有很多,不論是從利潤上看還是從擁有的資產上看都很龐大。憑借這龐大,有很多企業進入了世界500強。可是,在活力上,在生命力上,有哪一家如此龐大的企業能比得了阿里巴巴呢?

不是厚此薄彼,也不是揚張抑李,無非是針對現實說幾句話。許多龐大的企業,其立足之本無非是強大的資源優勢,但龐大也使它們舉步維艱,缺乏競爭的靈活性。利潤可以使它們躋身500強,可是如果比拚創新力,那麼它們必然折戟。

而創新力是生命之源!

互聯網本身就是創新的產品,只有創新,企業才能不斷地發展、進步。

這創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更多的還是精神與理念,要求創辦企業的人、管理企業的人具有創新思維,並將這創新思維種植於腦海裡。

當初,電子搜索引擎的發明人、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吳炯,在談到他加盟阿里巴巴的原因時說道:「我覺得阿里巴巴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全新模式。這種模式是根據中國的經濟狀態而創新的,當時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都是沒有這樣的模式的。阿里巴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沒有拷貝國外的模式,而是自己創造一種全新模式,是為中小型企業服務的。」

而這個吳炯在馬雲心目中,是可以讓阿里巴巴由每小時跑50公里提速到100公里的人,為了這個人,阿里巴巴從創立時起,首席技術官的位置始終空缺,虛位以待。由此可見吳炯之重要,也從側面說明吳炯在互聯網在電子世界的位置。當然,他也經不住阿里巴巴公司創新思維的誘惑。

吳炯曾經對《洛杉磯時報》說,中國國內幾乎所有的網站都是拷貝美國現有的模式,只有阿里巴巴的模式是自己獨創的。阿里巴巴首次找他的時候,他還當成是一個玩笑,可是不到一年他就成了阿里巴巴虔誠的信徒。於是,吳炯放棄了他在雅虎高達8位數的收入,來領銜打造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全球最大的網上交易平台的目標,對於精通互聯網的吳炯來講,是擋不住的誘惑。其原因,就是阿里巴巴的創新思維符合他的想法,在這裡,他能夠一展胸中之抱負。

而用戶也有切身的體驗,他們評價,阿里巴巴推出的產品不會跟在別人後面跑,他們的產品是嶄新的。

也許,這與馬雲那標新立異的思想有關。而創新思維也是寫進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中的,被阿里人奉為精神支柱。儘管阿里巴巴創立之初,世界上有許多電子商務網站都取得了成功,比如eBay,當時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幾乎壟斷美國和歐洲的市場。它的B2B平台有現成的經驗可尋,但馬雲沒有認同,他走了一條服務於中小企業之路。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創新思維永遠主導著阿里巴巴的腳步。不管是淘寶的推出、支付寶的研發,還是近幾年的阿里小金融、餘額寶,每一件產品似乎都在領導著電子商務領域,指引著電子商務走向一個新的台階。

現在,阿里人仍然是如此,永遠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他們已經在研發C2B了,這是一種顛覆,在B2C的基礎上的顛覆。

人民網上有一篇報道,標題是「阿里巴巴:商業模式創新引領者」,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13年來,阿里巴巴持續創新商業模式,在潛移默化影響國人消費習慣的同時,也改變了生產、批發、零售等整個產業鏈,大大提升了商業的協同效應。

點擊團購網站,選擇實惠的餐飲、住宿等生活類服務,許多人都嘗試過。登陸淘寶或京東商城,貨比三家後選擇比實體店價格優惠的生活用品,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上網定制自己喜歡的彩電,讓大牌設計師給自己量身定做一件衣服,而且還不用多花錢,恐怕很多人想都沒想過。

記者在報道中舉了一個實例,事情發生在2012年5月9日。當天10點,在淘寶網聚划算平台上,由國內大牌設計師精心準備的6件女裝設計稿和3DT台秀正式上線,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檢驗。消費者的下單量將直接決定該設計是否投入生產。這其中,包括吳海燕、吳吉、鄧立夫這樣的國內頂尖服裝設計師。

一個網友很快出手,一個禮拜後,她與全國各地的其他買家一樣,不但收到了新鮮出爐的設計成品,而且還附有設計師簽名證書和限量證明。

另一次嘗試是定制彩電。2012年9月,聚划算聯合海爾發起「雙節買家電,定制最划算」的活動。8天時間裡,就有100多萬消費者針對電視尺寸、邊框、清晰度、能耗、色彩、接口六大定制點投票,由海爾根據投票結果安排生產,最終成交32寸定制彩電8322台。

2013年1月5日,阿里巴巴集團聚划算事業群宣佈,啟動C2B(消費者驅動)戰略,針對家電、家居、旅遊、電信等市場,推出大規模消費者定制平台——聚定制,爭取2013年定制商品成交50億元。

而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聚划算群就是阿里巴巴創新的一個「產品」:改子公司為群。這種企業的架構調整,目的就是更好地與消費者對接。

報道中還說,C2C、C2B,只是阿里巴巴商業模式創新的一個縮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明確提出:在新的屬於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文明中,大規模標準化的製造將遭到摒棄,製造者將以消費者的意志為標準進行定制化的生產;而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最終打造這樣一個以消費者為開端和核心,由消費者、渠道商、製造商、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CBBS)構成的生態系統。

報道中繼續提到目前風靡消費者的「雙11」和「雙12」購物狂歡節:2012年,「雙11」購物節,淘寶和天貓一天完成191億元交易額,一舉超越美國網絡星期一,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購物節。然而,隨後舉辦的「雙12」購物節,淘寶和天貓卻改變了玩法。沒有組織大規模的全場五折優惠活動,而是玩起了「小而美」。

對此,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說:「小而美」簡單地說,就是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退到後面,把運營權完全交給賣家,做什麼活動,折扣多少,完全通過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互動來決定。

曾鳴還說道,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核心是開放、協同和分享,這要求阿里巴巴在運營模式上摒棄傳統,更多依靠賣家的創造力,自己的精力則聚焦在生態系統、規則、平台、數據與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物種多樣性,平台上的創新協同才會越來越多,有創造性的小企業才會更容易冒出來,阿里巴巴內部也才更容易湧現創新的想法。

他還舉了兩個例證。其一是淘寶數據。為了滿足淘寶客戶對於數據分析、挖掘、解讀及相關資訊信息的商業需求,2010年3月,被阿里巴巴集團視為核心戰略資源的淘寶數據正式向全球開放。曾鳴對此解釋道,人類社會正在從工業文明走向信息文明,未來將呈現「開放、透明、分享、責任」的新商業文明,數據會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重要,淘寶向全球開放數據就是要真正地去運用數據,讓數據為消費者、為小企業服務。

其二是社會化大物流體系。2011年,「雙11」購物節帶來的快遞爆倉,許多人至今記憶猶新。然而,受益於大淘寶平台推出的物流數據共享系統,2012年,「雙11」購物節海量的包裹卻在一周左右的時間裡投遞完畢。淘寶打通了淘寶賣家、主要快遞公司間的信息共享。這樣,哪條線路擁堵,系統就會提醒賣家晚一點發貨,或者選擇其他的繞行線路。在這裡曾鳴說道,在打造基於互聯網的全社會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之後,下一步阿里巴巴將打造一個供應鏈實施協同平台。只有當電子商務從網絡零售發展到供應鏈實時協同,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才不是線上線下的一個個孤島,其價值才能在互聯網上真正實現。

人民網上的這篇報道,較詳細地敘述了當前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的創新產品和意圖。其實,這都是阿里人創新思維的延續和發展。

在這裡,似乎一天沒有創新,人們就無法前行。它的固有模式經常被突破,它的常規經營經常會起變化,於是,阿里巴巴就在這一個一個的否定和超越中不斷前進,不斷成長。

創新使阿里巴巴永遠精力充沛,永遠活力四射。

後來,又有報道稱馬雲親自到了鄭州。他要將新創立的菜鳥公司總部放在四通八達的中原省會,讓阿里巴巴開始插手快遞行業。他要創立能在24小時內將阿里巴巴網上的商品送到用戶手中的快遞。

沒有止歇,沒有故步自封,永遠用創新思維推動創新腳步,這就是阿里人信念的由來,也是阿里巴巴這個國際化大公司的文化內涵之一。

文化是什麼?其實,很簡單,文化就是魂。民族文化就是民族魂,公司文化就是公司的魂。人可以去,魂還在,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它可以傳承,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行為和舉止;它還可以無處不在,成為感召你的精神動力。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文化的支撐,文化的感召,文化的傳承,會讓一個公司具有鮮明的特點,使它能夠走得更遠。

阿里巴巴公司顯然是一個有著鮮明特點的公司,在「中國供應商」欺詐事件中,它能夠壯士斷腕;在企業發展中,它會吸引那麼多的有識之士;在企業發展中,它會具有那麼鮮明的活力:原因很簡單,它有支撐自己的獨有文化。

阿里巴巴的文化不僅有特點,它還很有厚度,很有張力。它在教育著阿里人,也同時感染著這個時代。中國為有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公司而驕傲,世界也因為有阿里巴巴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