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袁隆平:中國神農的世界傳奇 > 歌聲,重慶的生活 >

歌聲,重慶的生活

小隆平如果不是落江,他游泳的本領恐怕也不會太高強。只有見過了大江大河的風浪,才可以到人生的海洋中去奮勇搏擊。陪都重慶在敵機的轟炸中不停地呻吟,小隆平讀書的時光,經常會和防空洞聯繫在一起。

小隆平唱著抗戰歌曲,一點點地長大,他喜歡嘉陵江,喜歡暢遊江水的感覺。少年強則中國強,不管將來做什麼工作,都要有個好身體,也許小隆平當時就有這樣的想法——強身才能報國!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這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寫三峽的文字。

長江之險,險在三峽,國民政府撤離南京,將陪都設在重慶,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事實證明,三峽的險惡地形,確實可以阻止日軍繼續西進。

民國的時候,長江上多是搖櫓划槳、懸帆趁風的木船。乘坐木船,順水行舟,一日千里,快速迅捷,可是一旦逆水,那就只有借助縴夫之力了。

1939年春,天氣乍暖還寒,渾濁的江水中垃圾漂浮,四角尖利的暗礁,不時也會出現。袁隆平一家人,從桃園鎮起身,先是坐車步行來到江邊的碼頭,接著上了載人運貨的木船,直奔陪都重慶而去。

世間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可是這三樣苦活計加在一起,也沒有縴夫苦。袁隆平一家人乘坐的木船,一開始的時候還能在江水中借助櫓槳的力量前行,可是船進三峽的水道後,因為江面變窄,水流湍急,櫓槳的力量已經被江水抵消,想要前進,除了借助縴夫的力量,別無他法。

嘿呦,嘿嘿呦,嘿嘿呦,不放鬆!

嘿呦,嘿嘿呦,嘿嘿呦,拉呀拉!

嘿呦,嘿嘿呦,嘿嘿呦,使勁拉!

小隆平站在江風料峭的船頭,他看著肩膀上掛著纖繩,在江岸石塊、砂礫中拉縴的縴夫,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雖然他當時還是個懵懂的少年,但在他的心裡,卻也忍不住一個勁兒地追問——他們為什麼生活得這樣辛苦?

木船之上,除了袁隆平的一家人之外,還有十多名逃難的災民。時局的動盪,悲慘的氣氛,壓抑得大家誰也不肯多說一句話。小隆平雖然想向父母問一下心底的疑問,可是面對如此壓抑的氣氛,他最終也未能開得了口。

十幾個縴夫中,有一個衣不蔽體的老者,他雖然步履蹣跚,可是拉縴的時候,身體如弓,始終也沒放鬆過肩膀上的纖繩。他的肩膀已經被纖繩勒得血肉模糊了。

袁母看著不忍,她取出了一件穿過的棉衣,一針一線,將這件棉衣改成了一個軟軟的纖套。

中午的時候,縴夫將木船拉到岸邊,他們將肩膀上緊繃的繩索,綁到了岸邊的石頭上。縴夫們一邊吃著黑乎乎的烙餅,一邊讓自己緩上一口氣。

袁父也早已注意到了這個老縴夫,他看著老縴夫只吃了半塊烙餅,將剩下的半塊烙餅用油紙包好又放到了懷裡,便問道:「您這麼大年紀,也不適合當縴夫呀?」

那個老縴夫長歎了一口氣:「我兒子和兒媳都被日本人的飛機炸死了,剩下三個孩子,他們要吃飯呀!」

又是一個吃飯的問題。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必須要解決吃飯的問題。人是鐵,飯是鋼。人要不吃飯,別說當英雄,狗熊恐怕都當不了。

袁母將那個軟軟的纖套做好,交到老縴夫的手中,老縴夫渾濁的雙眼中,留下了感激的淚水。

下午的時候,小隆平站在船頭,正思考著心底的問題,此時,坐在船艙中的四毛因為心裡憋悶出來透氣,看到二哥隆平站在船頭發呆,便叫了小隆平幾聲。可是小隆平因為想心事的緣故,他根本就沒有聽到弟弟的說話聲。

四毛上前推了發呆的哥哥一把,被這突來的一推,小隆平在搖晃的船頭立身不穩,「撲通」一聲,竟掉進了冰冷的江水中。

不僅小四毛嚇呆了,小隆平的父母也被驚住了,長江三峽,水流湍急,現在是初春,冰冷的江水中,還夾著如刀鋒一樣尖利的礁石,小隆平是在平靜的桃花潭練就的水性,他失足跌落長江,一定是凶多吉少。

袁父袁母大聲呼救的時候,那個老縴夫脫下衣服,一個猛子扎進了江水,將在長江水中浮沉的小隆平安全地救了上來。

剛被救起的小隆平嘴唇青紫,看著被嚇得直哭的弟弟四毛,小隆平還不忘記安慰弟弟,他同時也下了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游泳,而且要在大江大河裡學,等將來長大了,也要像老縴夫一樣,不懼危險,下水救人……

小隆平一家人,也不知道在長江的木船上顛簸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最後終於來到了山城重慶。

萬家燈火氣如虹,水勢西回復折東。

重鎮天開巴子國,大城山壓禹王宮。

樓台市氣笙歌外,朝暮江聲鼓角中。

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春風。

這是大清光緒年間名士趙熙描寫重慶城的一首詩。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這座長江、嘉陵江兩江環抱的山城,便是抗日戰爭期間的大後方——重慶。重慶這個城市依山而建,與水有緣,浩浩蕩蕩的長江在這裡與嘉陵江匯合,使得重慶平添了許多水的靈氣。

儘管抗日戰爭的烽火四處蔓延,但陪都重慶依然商賈雲集,全國各地的許多商舖、大學校園都搬到了這座城市,此時重慶還是相當的繁榮。

袁隆平一家在重慶的嘉陵江邊住下後,袁興烈因為積極抗日,受到國民黨將領孫仲連的賞識,被委任為國民黨第二集團軍駐渝辦事處的上校秘書。

隨著父親的陞遷,小隆平的家也搬到了嘉陵江的南岸,當時的門牌是——周家灣獅子口龍門浩街27號。

小隆平除了上學之外,他每天的第一件事,便是為母親去老虎茶灶花2分錢買一壺開水,他可以趁打開水的機會,守在茶館門口,聽一小段沒頭沒尾的評書,岳飛大破金兀朮、楊家將滿門忠烈的故事,也就深深地印進了他的腦海。

當時侵華日軍為了撲滅中國人抗日的火焰,經常派飛機對山城重慶進行轟炸。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低矮憋悶的防空洞自然擋不住小隆平,他趁著全校師生都躲在防空洞中的時候,偷偷地從防空洞中溜出來,然後自己跳進嘉陵江中去練游泳。

這天傍晚,別的同學已放學回家,可是小隆平和弟弟小隆德卻沒有回家,袁興烈擔心兩個兒子的安全,他站在窗邊一個勁兒地遠眺,他竟發現不遠處的嘉陵江中,有兩個小孩的身影,正在一前一後地游泳。

袁興烈取出軍用望遠鏡一看,原來正是小隆平領著兄弟隆德在洶湧的江中戲水。袁父急忙提著拐棍出來,快步跑到江邊,經過呼叫,小隆平兄弟二人這才渾身濕漉漉地從江水中上岸。

袁興烈責問小隆平:「你自己水性好,下江偶爾一遊倒也罷了,怎麼還帶著弟弟隆德一起游?」

袁隆平天真地說:「隆德水性不好,更需要學習鍛煉嘛!」

袁興烈生氣了:「出了危險怎麼辦?」

小隆平一拍胸脯說:「請老爸放心,有我『浪裡白條』在此,確保隆德平安。」

愛子之情,人皆有之,袁興烈最後還是將小隆平兄弟二人揪了回去,給了他們一頓暴打。

據不完全統計,自1939年至1941年的3年間,作為國民政府陪都的重慶市,遭受了近萬次空襲,處處房倒屋塌,硝煙瀰漫,失去親人的哭喊聲,充耳可聞。

煙塵那炮火飛,戰爭呀迫燃眉,

全中國人民,死亡流離無處歸。

大中華民族,誓死抗日不降賊,

為我民族生存,千辛萬苦死不回。

面對敵機的轟炸,重慶的街頭巷尾,都響著學生們的抗日歌聲,聽到這樣慷慨激昂的歌曲,怎不令人心潮澎湃?渾身上下怎不湧起武裝起來,到戰場上殺敵的豪情?

同學們,大家起來,

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

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

我們是要選擇「戰」還是「降」?

我們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場,

我們不願做奴隸而青雲直上!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會的棟樑;

我們今天是絃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斷地增漲!

同學們!同學們!

快拿出力量!

小隆平當年唱得最多的就是這首歌,直到今天,這首抗日的歌曲仍然在傳唱。小隆平以幼小的年紀,過早地開始面對多災多難、飽受欺凌的祖國,這讓他小小年紀就知道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含義。

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鴻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小隆平正是在遭受敵機的轟炸,家國面臨著覆滅的危險環境中,一點點地讀懂了岳飛和楊家將。小隆平暗暗立志,等自己長大,一定要為自己深愛的祖國做事,一定要為受苦受難的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隆平就這樣一天天地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