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袁隆平:中國神農的世界傳奇 > 流離,生活中的桃花源 >

流離,生活中的桃花源

漢口是一個富商聚財的寶地,神農洞下的果蔬林,更是蘊滿了美好和安寧。而湖南的桃園鎮就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仙境」,最適合避世隱居的地方。

小隆平在桃園鎮可以泅水摸魚、挖筍、讀書,天真快樂的童年,在這裡得到了最佳的釋放,可是面對敵機投下的炸彈,他們一家,只得又踏上了逃難的征程。一滴水,怎麼知道江河的流向?一粒沙,怎麼感知大地的溫度?戰亂逃亡,莫非是唯一的選擇,我們是否有明天?

1936年秋天,袁隆平一家遷居湖北漢口。漢口古稱江夏。在此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來客商中,要算陝西人最多,而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因此,陝西的商人來江夏是再方便不過了。當時在他們中間流傳這樣一首歌謠: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

從那時候起,陝西人就開始把江夏叫漢口。他們說:漢口、漢口,就是漢水的出口。漢口位於漢水、長江交匯之處,登高遠望,商賈雲集,帆檣滿江,漢口在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稱,水上交通極為方便。此地便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清朝末年,更是有「東方芝加哥」之名並馳名於海內外。

袁隆平一家遷居到漢口不久,袁母領著小隆平弟兄幾人,來到距漢口不遠的襄樊烈山東麓的「神農洞」遊覽。

根據《湖北通志》記載:神農氏起烈山。神農氏用木製作耒、耗,教民農業生產,給人治病,跋山涉水,不辭辛苦,遍嘗百藥。此「山高一里,下有一穴」,即其誕生所在。昔日穴口上建有神農廟,內塑其像,常年祀之。

神龍洞前,香火鼎盛,寺內僧人,擊鍾敲磬,吟誦經文。前往這裡祭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他們在神農的塑像前,虔誠叩拜,頂禮焚香。小隆平低聲問:「他們這是在幹什麼?」

華靜說:「神農和後稷一樣,他們教會了人們種植莊稼,所以受人們愛戴……」

小隆平不解地問:「難道向他們叩拜,就能不餓肚子嗎?」

善男信女們向神農叩拜,是否能祈求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個還真的不好說,華靜想了想:「還是拜吧,祭拜完也許你一輩子,都不會被饑荒困擾了!」

華靜領著孩子們在神農像前三鞠躬,然後離開了神農洞,他們一行人來到了山下一片鬱鬱蔥蔥的果園中。

山下的果園中,蘋果樹上結滿紅彤彤的蘋果,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翡翠般的葡萄。在桃林和葡萄架的空隙間,還夾植著各種蔬菜:紫色的茄子、青色的苦瓜、紅色的辣椒……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個色彩在這裡,匯聚成一幅秋天的畫卷;酸甜苦辣,在這裡凝結成一曲生活的樂章。

小隆平走進了果園菜畦,他呼吸著果香菜鮮的空氣,強烈地感覺到了一種沉甸甸的充實,這是一種生命的充實,這是一種精神的滿足。美麗的田園,讓小隆平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他忽然就有了一種奇妙幻想:如果自己是一株青菜,是一棵果樹,那麼他頭頂就會有日月星辰的照耀,每天可以盡情享受雲霧雨露的滋潤,他身體的血管中,流淌的都是甘甜的果液、清涼的菜汁,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華靜眼看著時間不早,便拉著小隆平離開了這裡。小隆平一路上,還戀戀不捨地一個勁兒回頭,直到果園的綠樹再也看不到了,他這才說:「我想明白了,拜神解決不了餓肚子,想要吃得飽,一是要靠土地,二是要靠自己一雙勤勞的手!」

華靜也沒有想到小小的袁隆平,竟能講出這樣一番大人的話來,雖然她知道,光靠一個人,一雙手,不足以改變什麼,但她當時大概沒有想到,她領著小隆平真實地感受了一下果園後,這對袁隆平以後選擇自己學習和研究的方向,將會起到多麼巨大的作用。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不久之後,華北淪陷在日軍的鐵蹄之下。隨著武漢會戰即將緊鑼密鼓地展開,袁興烈不甘心作亡國奴,他又領著一家人從漢口動身,乘坐一隻小木船,由水路逃往湖南。

小隆平一家人,經過半個多月的奔波,終於來到了湖南省風景如畫的桃園鎮。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桃園鎮相傳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公寫下的《桃花源記》的所在地。

桃園鎮是一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小鎮,鎮裡民風淳樸,屋舍儼然,鎮邊有一座清澈的桃花潭,潭邊桃花遍佈,樹下芳草鮮美,每有風過,便花香四溢,落英繽紛。鎮外土地平曠,良田中種植著桑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確實是一方避世隱居、躲避戰禍的絕佳之地。

袁父在鎮邊租下了三間乾淨的民房。民房前面,有一道逶迤的竹籬笆,籬笆合圍成了一個小院。小院中有菜畦和土地,可以植花種菜,栽豆蒔瓜。院外的竹林中,有青筍香菌,摘下來,只稍作清洗,便可以炒出清香的菜餚。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袁興烈為養家,他在距離桃園鎮不遠的縣城,找了份能供家裡餬口的工作,這時的小隆平,也到了讀書的年齡,他就被華靜送到鎮子裡的弘毅小學去借讀。讀書之餘,小隆平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在桃園竹林裡,自己截下一段翠竹,接著在青青的竹節上,還像模像樣地鑽開了7個音孔。

無師自通的小隆平坐在桃花潭邊,快樂地吹奏竹笛,那淅淅瀝瀝的笛聲,吸引來了飛鳥和游魚,他那些小夥伴們也都成了他忠實的擁躉。這些小夥伴們不會想到,為他們吹奏笛子曲的這個童年夥伴,幾十年後,用他的這一雙手,竟為世人演奏出了一曲更為雄渾的「糧食」交響曲。

這首「糧食」交響曲,不僅慷慨激昂,而且充滿了真摯的感情。這首「糧食」交響曲,飛到了富士山,飛過了太平洋,在地球的每一片不同顏色的土地上,鏗鏘地鳴響,奏出了21世紀不再飢餓的樂章。

袁隆平吹夠了竹笛,就和小夥伴們放下書包,然後飛跑到竹林裡去挖鮮筍。

美食家李漁在其得意之作《閒情偶寄》「飲饌部」中寫到「筍為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筍救母的故事,在老百姓中更是廣為流傳,可見國人對嫩筍的偏愛。

「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桃園鎮人沒有吃鰣魚的口福,但造物主的安排,卻讓這裡的人有吃青筍的得天獨厚的條件。青筍根據收穫的季節不同,又可分為春筍、夏筍和筍鞭。其中最好吃的就是鮮、嫩、爽、翠的春筍。

會吃筍者,還有「臼筍」一說,即將出土的嫩筍上扣一石臼,等過一段時間再采收,臼下筍因不見光,所以優於一般筍,筍質更為脆嫩鮮美。桃園鎮的人吃筍也有訣竅,他們找來敞口的瓦罈子,然後將罈子倒扣在青筍剛剛露出的筍尖上,青筍掘土長出,因為有罈子的限制,故而會在罈子中長成一個「筍疙瘩」,吃的時候,切斷筍根、敲碎罈子,裡面的壇筍,比之「臼筍」還要強上幾分。

小隆平學會了壇筍的製作方法後,便從家裡找來罈子,然後在竹林中扣了幾個壇筍。清油燒筍,味道清香,要是再放上桃花潭中的鯽魚,那味道簡直就是絕美了。

桃花潭水,清澈見底,小隆平和小夥伴們,為了捕到美味的鯽魚,他們手端用細竹篾編製的捕魚工具,投身入水,下潭撈魚。小隆平一開始的時候還不會游泳,可是下過幾次水後,什麼潛泳、仰泳、自由式便被他一一掌握了。可是小隆平的這些小夥伴中,有一個名叫小侉子的男孩,他生來瘦弱,下不了桃花潭,一下水就沉底,因此小夥伴都管他叫「旱鴨子」。

小侉子這天下學,直奔竹林中,採來了四五根青筍,他回家途中,正好路過桃花潭,小隆平和小夥伴們正在潭水中撈魚。小隆平一個猛子扎到水潭中,立刻變成了一個小「浪裡白條」,只見他手裡端著捕魚的竹篾,泥鰍似的在水中游來游去,不大一會兒,便捉到了十幾條手指長的鯽魚。

小隆平上岸穿衣,他找來草繩,將活蹦亂跳的鯽魚穿起來,正要轉身回家。小侉子上前一步說:「袁隆平,你敢和我賭紙牌嗎?三局兩勝,你要是輸了,你手裡的鯽魚歸我,我要是輸了,筐裡的青筍就是你的……」

桃園鎮的孩子們當中,流行一種紙牌遊戲,紙牌的畫面上有雞,有蟲,有老鷹,還有木棒。如果是兩個人玩,遊戲的規則是:每人先抓五張牌,抓完牌後,兩個人同時出牌,牌面大小,用的是生剋的原理,木棒打老鷹,老鷹吃雞,雞啄蟲,蟲反過來可以蛀壞木棒。

小侉子運氣實在不佳,三輪紙牌玩過後,他筐裡的青筍,全都輸給了小隆平。小侉子眼巴巴地看著小隆平提筍拎魚回家,他心中著急,「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小侉子的父親逃難來到桃園鎮後,因為身體不好,一下子病倒了。小侉子本想從小隆平手中贏來鯽魚,回家讓母親做一碗鯽魚燉筍,給父親補補身子。現在別說鯽魚,青筍都被輸掉了,小侉子回到家裡,不用想,一定得挨母親幾笤帚疙瘩。

小侉子低著腦袋,躊躇了很久,這才回了家。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華靜領著小隆平正站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給他們還筍送魚來了。

小隆平當時拎著竹筍和鮮魚回到家裡,華靜看著兒子手裡的「戰利品」,她問明了原因,說:「隆平,你這麼做是不對的,讓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華靜講的是一個關於狐狸的故事——一天,有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覓食,聽見一群雛雞在牆內歡叫著,狐狸饞涎欲滴。它四處尋找,終於在牆下發現了一個小洞。為了鑽過牆洞吃雞,狐狸寧可絕食5天。餓瘦了身體後,它終於穿過了那個小牆洞。

狐狸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雛雞。這時,它發現自己吃得渾圓的身體無法再鑽出小洞了。狐狸無奈,它又絕食5天,再次餓瘦了身軀。結果狐狸鑽過牆洞,回到院外,瘦弱的狐狸因為跑不快,最後被等在外面覓食的野狼吃掉了……

華靜給小隆平講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兒子,小夥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貪婪不僅傷害友情,更可毀掉人的一生。

聰明的小隆平說:「媽媽,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要將鯽魚和青筍,給小侉子家送過去……」

西諺曰:「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袁隆平以後再去桃花潭抓魚,他都會預留一份,然後將這份鯽魚給小侉子家送過去。而小侉子從山上採回青筍,也會分給小隆平。純潔的友誼,讓小隆平知道了互助的重要。

俗話說,一道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再厲害,成就也不會大,想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大家一起努力。

小侉子父親的身體,在鯽魚湯的滋補下,很快就好起來了,小隆平和小侉子也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華靜當年曾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獸觀其蹄爪,人看其幼小。隆平自幼聰明伶俐,心地善良,而且勤學好問,他日所至未可量也。

清苦但卻快樂的田園生活,讓小隆平暫時從戰亂和逃難中解脫了出來。在桃園鎮,小隆平好玩的天性,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可是隱居農村的生活,也很快走到了終點。

小隆平這天背著書包去上學,可是剛走出家門不遠,就聽頭頂上傳來一陣飛機的轟鳴聲。小隆平跟隨父母,一路從北平逃難到了桃園鎮,半路曾經多次遭遇過日軍飛機轟炸的經驗使他斷定那是一架日軍飛機,他抬頭一看,果然,天空中飛的是日軍的戰鬥機。

小隆平領著小夥伴「嗖嗖嗖」幾聲鑽進桃花林,躲進草叢之中。小隆平透過頭頂的桃樹葉,可以清楚地看到烏鴉般的日軍戰鬥機在天空掠過,這些可惡的飛機來到桃園鎮上空時,先是一個惡魔般的俯衝,接著投下了一枚枚重磅的航空炸彈,炸彈在鎮中爆炸,木片瓦礫像冰雹一樣亂飛,煙霧翻滾著沖天而起。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在轉眼間就變成了「人間的地獄」。

日軍戰鬥機投完炸彈飛走後,小隆平背起書包,頂著飄散的濃煙,急忙向家裡跑去,他的家雖然沒有被日軍的炸彈波及,可是身懷有孕的華靜,卻在巨大的爆炸聲中早產了——小隆平的五弟「五毛」早早地來到了人間。

桃園鎮被日軍的飛機轟炸後,損失慘重,傷亡百人。袁興烈發現被稱為「世外桃源」的風水寶地也不能使一家得到庇護,就在「五毛」滿月後,他毅然作出了直奔重慶的決定。

重慶是國民政府的陪都,那裡總能找到一條屬於袁家的活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