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的拾荒者 > 胡亂唱歌 >

胡亂唱歌

念小學的時候,音樂老師把我拽進了合唱團,她說我叫這個名字怎麼可以不唱歌!?但她忘了我姓“胡”,不姓“高”。正好那時侯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濫竽充數”的故事,讓我在合唱團找到了合適自己的位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混”!反正是合唱,幾十號人我隨便動動嘴巴唱得不好也沒人知道。不可思議的是兩年後,學校老師推薦我去報考上海少兒電聲合唱團,更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考上了,估計又是名字的緣故。從那以後,我便開始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所謂“正規”,也就是每個星期都要去上課。稀里糊塗學了一年多,也沒學明白唱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被推薦去報考上海樂團好小囡合唱團。 

上海樂團的考試相當專業,除了測試唱歌和樂理,還有五官科醫院的醫生檢查聲帶。我“混”在考試的人群裡,感覺自己沒什麼希望,身邊的同學看上去都很有實力。我唱了一首《可愛的家》,聲音響亮是我唯一的表現方式,因為媽媽一直提醒我要把聲音放出來,不要憋在喉嚨裡。一曲唱罷我愣愣地站在原地,等待考官的評語。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女老師笑呵呵地跟我說,唱歌不是聲音越大就越好聽,你要好好學。回家的路上我跟媽媽說肯定沒戲了,老師讓我學好了再來考試,媽媽卻說也有可能是讓我進了合唱團再好好地學習。媽媽說得沒錯,幾天之後我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但那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卻因為我的升學考試而不得不放棄,為了能考上重點初中,我需要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文化課上。 

從此我的歌唱水平就一直停留在非常業餘的級別,中學仍然混在學校合唱團,居然還混了個團長當,卻絲毫沒有找到唱歌的感覺。大學裡倒是有一對一的聲樂課,但美聲如何轉換到通俗又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做了藝人沒有任何準備就被拉到棚裡錄音還要唱現場,總是感覺力不從心對不起聽眾。一直都想拜個師傅好好地學,奈何沒有時間。終於老天關上了一扇門,又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在養傷休息的這段時間,我認識了潘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