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李白·少年游 > 三二 一鶴東飛過滄海 >

三二 一鶴東飛過滄海

李白早歲的詩歌,多因壯年時的輕易佻達以及中年後的流離奔亡而散逸,這一首,卻由龔霸謄錄收藏,傳於家,於上元二年——也就是李白過世前一年;為魏顥訪得而保全。龔霸與李白萍水相逢,初會即訣別,終二人一生未曾再遇。但是李白當日所言,令龔霸心神搖蕩,念念不忘,嘗以之教誨子侄。魏顥得之於數十年後,聞其語,猶覺斯人斯會,歷歷在目。

當是時,此詩名為《玉樹歌》,本來就是即眼前之景起興,聯想所及,自然是金陵一地所象徵的六朝興替。而古樂府所傳,復有《玉樹後庭花》之目,由於歌詞冶蕩,聲調綺靡,一向被視為陳後主亡國之因。

大唐高祖武德九年正月十日,上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正雅樂,至貞觀二年六月十日,樂成上奏之。當時太宗有意挑起議論,認為天下治道之興衰,自有其肌理,不應一昧歸罪於聲歌之輕艷而已。於是對近侍之大臣說:「禮樂之所以成立,乃是聖人緣物設教,以為撙節。至若治道之隆替,豈簡易由此而決?」

御史大夫杜淹不意卻墮入了這一論辯的圈套,趕緊上奏,誇誇其言:

「前代興亡,實由於樂——世言輕薄最甚者,莫如《臨春樂》、《黃鸝留》、《玉樹後庭花》、《金釵兩鬢垂》,近幸小人,綺艷相高,極於輕蕩,男女唱和,其音不堪之甚!」

皇帝原本想要打斷他的慷慨陳詞,可轉念一想:持此論者,為數夥矣;未若放他暢所欲言,而盡得其異議。於是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微微頷首,讓他繼續說下去。

杜淹得著了鼓勵,亢聲接道:「據聞:陳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又使諸貴人及女學士、狎客等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或采其尤為艷麗之作,以為曲詞,被以新聲。更選宮女有容色者,成千百數,令習而歌;分部迭進,持以相樂。至於前代,原有殷鑒,南齊之將亡也,國中有作《伴侶曲》者,行路聞之,莫不悲泣,所謂亡國之音也。以是觀之,國亡世衰,殆因於樂也。」

聲有哀樂抑或聲無哀樂,這是魏晉名士玄談的話題,純屬個人感興、體悟,頗不易驗之於眾。大臣們皆未料及,太宗忽然神情肅穆起來,道:「不然!音聲感人,原是自然之道。情志歡愉之人,聞樂則悅;心緒憂戚之人,聞樂則悲。悲悅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將亡之政,其民必苦;苦心所感,故聞之則悲耳。豈樂聲哀怨,能使悅者悲乎?如今《玉樹後庭花》、《伴侶曲》,其聲曲俱存,朕當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

天威雖不測,可是皇帝的話裡似乎還帶著溫和的玩笑。就在這個時候,尚書右丞魏征也上奏了。他這一次的進言,出乎許多大臣意外,居然是附和皇帝的看法,他說:「古人稱:『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樂,在於人和,不由音調。」

太宗稱許了魏征,也趁機對祖孝孫多年來考訂雅樂,因而保存了殊方俗樂的努力,表示嘉勉。大臣們到這時才察覺:皇帝對《玉樹後庭花》的親切賞知,是為了要獎掖天下之人,共進各地之樂。因為祖孝孫所從事的正是如此。

大唐制訂雅樂,固有莊嚴國體、附和典儀的目的。可是,更因為要普遍參酌四海之音,十方之曲,而大肆採集南北朝天下紛亂之際,諸異國殊俗的風調,故「陳梁舊樂,雜用吳楚之音;周齊舊樂,多涉胡戎之伎。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樂」。

即以古樂十二律來說,前朝之隋,「但用黃鐘一宮,惟扣七鐘。余五鍾虛懸而不扣。及孝孫建旋宮之法。扣鍾皆遍。無復虛懸者矣」。祖孝孫按《禮記》所載,恢復古制,「凡祭天神,奏豫和之樂;地祇,奏順和;宗廟奏永和;天地宗廟登歌,俱奏肅和;皇帝臨軒,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舉及飲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禮會登歌,奏昭和;郊廟俎入,奏雍和;皇帝祭享酌酒讀祝文,及飲福受胙,奏壽和」。

這還只是皇家宮室用禮之樂而已。其餘如戰陣鼓吹之歌曲(凱樂),宴饗集會之歌曲(燕樂),俳優歌舞之雜奏(雜樂);以及漢季以來舊曲——包括樂器制度、歌章古調,甚至「魏三祖所作者」,史籍俱有載收,而因種種播遷之變,其音分散,不復存於內地者,也借助於北地各政權之主所輯納而保傳,謂之「華夏正聲」;其後,更損益增補,為設置清商署,而一總命名——謂之清樂。

太宗所屬意的,是將普天之下、歷朝各代凡能搜羅網致之聲歌,一入於當朝。在他所想像的帝國疆域之內,無處不能有笙簫鼓角、琴箏笳笛。甚至連俳優歌舞雜奏,總謂之百戲者,如「跳鈴、擲劍、透梯、戲繩、緣竿、弄枕、珠大面撥、頭窟礧子、及幻伎激水化魚龍、秦王卷衣、笮鼠、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神龜負岳、桂樹白雪、畫地成川之類」,皆普遍摭拾,靡有孑遺。

就像這一首惡名昭彰的《玉樹後庭花》,也和許多極具盛名而律呂曼妙、節度婉轉的古樂曲並列——像是《王昭君樂》、《思歸樂》、《傾杯樂》、《破陳樂》、《萬歲長生樂》、《斗百草樂》,乃至於不減莊嚴的《聖明樂》、《雲韶樂》等等,都隸屬於太常梨園別教院,以宮廷教習傳承,未遭刪削而漫滅。

李白這一首詩日後以《月夜金陵懷古》為題而流傳,大約是編輯者以領句有月而杜撰。若能返其著作之原本,乃是江邊玉立之巨木,作振葉高飛之勢,則詩中「一聞歌玉樹」便得以豁然而解;至於「玉樹」,也有多重命意,倘若不從《玉樹後庭花》之歌來看金陵一地的「霸業大江流」,又怎麼能夠翻轉李白與孟浩然看淡「帝王州」的托辭寄語呢?

實則,較李白稍晚一輩的包佶,天寶六年進士,他也有《再過金陵》一絕,詩云: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比李白晚生近百年的許渾更賦《金陵懷古》一律,其詞曰: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這兩首詩,都隱約呼應著也召喚著李白的那一首排律——李白很少寫極為工整的排律,一旦出之以此體,必有深意系焉。一則是有所幹謁,行卷奉詩,故以「中式」為上,想來他所幹所謁之人,就是那些身在朝堂,謹於繩墨,寫詩行文皆持律成積習者;若非如此,也必是要藉著中規中矩的格律,刻意顯現他游刃有餘的神思。

此時在江津驛亭之中,李白略不遲疑,高聲吟著他即興而作的《玉樹歌》。

一詩且誦且想,句意連綿遞運,孟浩然字字聽來,確實吃驚——此子看似不多思索,儘管開篇也用景語「蒼蒼金陵月」,但是第二句首字便賦予全詩靈動的生機;「空懸」之空,暗示了他對「帝王州」所象徵的泱泱大業獨具一隻冷眼,在這天地相應的格局之下,就有了亙古長存與一時俱滅的對比;是以「霸業大江流」五字一出,旨意收束而境界全開;孟浩然幾乎要振衣起立,為之擊節。

可是他強自按捺住了,看李白朝亭外暗沉沉、滾逝逝的江水瞥了一眼,順著那視野極目可見,馳道與江流看似在地角盡頭交纏,而李白此刻也掉轉文思,再從景觀入意,令孟浩然更不禁嘖嘖稱奇的是,這第二度寫景時夾雜了虛擬之物,於「淥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之後,竟帶出眼前不能見而事理不可或缺的「台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

鳷鵲觀為司馬相如《上林賦》所詠之地,原文:「蹶石闕,歷封巒;過鳷鵲,望露寒;下棠梨,息宜春。」自石闕以迄露寒,都四處,皆觀宇之名,屬於長安故地甘泉宮外的建築群落,而棠梨和宜春則是另外兩座建於甘泉宮南方的宮殿;大率造於漢武帝建元年間,歷經八百餘年,早已荒圮湮滅,遺跡不可復尋。以此觀之,即使領句以「台傾」二字,也不外是捕風捉影的遐想。李白把來入詩,純為與落句所述之「宮沒鳳凰樓」為對仗,卻也因著一虛一實的映照,而讓先前「霸業大江流」的意思更加沉鬱而豪健。

在接下來的一聯裡,李白悄然投入了自己的身影:「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所言正是他數日之前與段七娘等人的一夜遊蹤,「清暑」非指節候,而是昔年東晉孝武帝在台城之內所建造的清暑殿,傳聞「殿前重樓復道,通華林園,爽塏奇麗,天下無比,雖暑月,常有清風,故以為名」。這一聯的非凡之處,在於詩人隻字不言「我在」,而若非詩人之我在,便不能有其下末聯之「聞」;反從下文回顧,芳園之樂游,已然不是當日偏安江南、任霸業消流的帝王,而是在一片蕭瑟的秋景之間,徘徊歎息的後人了。

「噫兮!」孟浩然搖頭長歎,嘴角眼角帶著不勝讚許的笑意,久久才道:「果然是千古不勝之愁!」

縱使是在大匡山上受業,李白也從未受過長者這般的推崇,一時感激,不禁忘形,上前執手道:「夫子有以教我!結句如此更佳,結句如此才是!」

孟浩然不明所以,狐疑道:「結句如何?」

此詩,於是另有一抄,更易末句「蕭瑟後庭秋」如此: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淥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台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一聞歌玉樹,千古不勝愁。

「千古之愁,愁繫於今,而托之於古耳!」對於進取與否,李白未置一詞,僅此轉眼間捷思六韻以對,眾人幾乎隨之拋開了原先所要追問之事,但是李白卻念念不忘,他要說的是神仙。對於神仙之道——也基於追隨趙蕤問學數年的親切體會——他另有別解,而且相當自豪:「古之為帝王者,欲訪大隗、呂尚之賢,豈其懸科名而釣之哉?」

在這裡,李白引用了兩宗古代帝王的事典,將天下共主求訪賢士的本質和手段隨口揭露,和大唐以科舉牢籠天下英雄作一對比。寥寥幾句,引得孟浩然心緒湧動,血脈賁張,這正是他時時懸之於心,卻難以訴之於口的想法,經此三言兩語,爽邁道出,孟浩然忍不住連連頷首,道:「李郎得此天地精神!」

之所以稱許他「得此天地精神」,亦非虛飾之語,而是呼應「大隗」的故事。

《莊子·徐無鬼》上的記載,相傳在上古黃帝的時代,有一神人,名叫「大隗」,能通天下至理,居游無定處,只道經常在具茨山(亦稱秦隗山,日後屬河南密縣)出沒。黃帝聞其名而慕其義,專駕往訪。命方明為駕夫,以昌寓做陪乘,另遣張若、謵朋在馬前引導,昆閽、滑稽在車後跟隨;可是一旦來到了襄城的曠野,七位聖人都迷失方向。

偏在此時,道旁出現了一牧馬童子,七聖只得趨前問路,道:「童子可知具茨山何在嗎?」童子答道:「知道。」又問:「你知道大隗所居之地嗎?」童子又答:「知道。」黃帝不免有些驚訝,一時興起,開了個玩笑,道:「怪啊,童子!不僅能知具茨山之所在,又知大隗之所處;則可知治理天下之道乎?」

沒想到童子居然回答了:「治理天下,同牧馬應是一理,又何必多事呢!我從幼小之時,便獨自游於天地四方之間,又有頭暈目眩之病,彼時便有長者教我:『汝應乘白日之車,而至襄城之野。』如今我的病已經漸漸好轉,我還得再去天地四方之外遊歷。若所謂治理天下,也便如此而已!」黃帝聽童子說了幾句,益發奇其人,執意以之為傳說中的大隗,仍堅詞請教,如何治理天下。童子無奈而答:「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皇帝聽了這言簡意賅的推辭之語,立刻再拜稽首,連聲稱天師而退。

許多註解莊子的後學都以為童子所謂的「害馬者」為不良之馬,或「害群之馬」,實則大謬不然。童子以己身罹患瞀病,須「乘日之車」作喻,即是提醒面前黃帝等「迷路」的七聖,治天下沒有什麼奧義深思,但能像太陽一般照耀透徹即完足矣。

這一節,與《徐無鬼》篇前文所說的相狗、相馬之能,以及後文所謂「以目視目,以耳聽耳,以心復心」精神上是一致的;無論所「相」的對象為何,遍照明察而已。尋訪大隗之不智,乃在識見不明,至於童子是否即為大隗,或大隗究竟存在於否,皆與「如何治理天下」一問相同,固非本旨。這遍照明察,就成為聖人訪賢的本分;賢者不自干於聖人,聖人仍須察知孰為賢者。

呂尚的故事更清晰。那是周文王在出獵之前,先做一夢,請卜夢人為之占解,占者云:此次狩獵,將有所得,其物「非龍非螭(按:同螭,音癡),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不日之內,周文王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呂尚,相談甚歡,因而留下了「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耶?吾太公望子久矣!」之歎;這是一個帝王期勉、禮遇臣子的事例,「太公」是周文王的父親、周太王的幼子季歷,「聖人適周」的預言出自太公,則太公之「望」意味對天下士有先見之明,顯示了求賢若渴的思慕,而非懸鉤以釣的用心。

「聖人既以神仙事賢者,某何不聊以待之?」李白笑了,轉向孟浩然一深揖,道,「想來夫子之自處,也無非如此。」

崔五這時舉杯向各席邀勸一巡,看眾人皆飲了,才問道:「李侯之意,乃謂赴進士舉便有損神仙之道了?」

「又不然!」李白徐徐答曰,「神仙之道,無所損益;其晦明參差者,帝王之道耳。牧馬童子自述其瞀,豈其瞀哉?固是諷黃帝不知眼前童子為神仙罷了;周文王稱太公『望』子久矣,眼目自在他周室之人面上。某等,不過神仙自為,以待明時而已——這正是渭濱之釣,直鉤無餌食之謂也。」

倘若帝王不自昏瞀,必有尋訪之能;神仙人物如大隗、呂尚者,又何必趨時干祿呢?李白採取了逆其理以證之的辯術,令崔五也啞口無言了。其中機栝,是將士人赴舉競試,視為干擾帝王耳目的手段,而舉進士、考明經以及應詔而就諸般制科的事,就徒然自暴其喧嘩紛紜了。

「某飄然一身,匆促南北,明朝即赴廣陵,未料能逢今夕高會,得聞仙音如此——」孟浩然頰光泛紅,神采奕奕,話也多了起來,「某曾有雜吟一聯,謂:『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沉吟再三,不能續作;今日聆李郎一席言,洵知音人也!姑舉以此聯佐觴奉謝。」

詩句往來,平添意氣,李白欲罷不能,停盞凝眸略一掃視,慨然再歌,這一度,作的是古風。他把前一首裡的「玉樹」信手拈來,重新佈置,轉采漢武故事。相傳漢武帝在宮外起神明殿九間,廣為裝飾,極豪侈之能,所施設者,「葺珊瑚為枝,以碧玉為葉,植玉樹之法,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為之」。命名就叫「玉樹」。而李白一向心儀、模擬至再的北周詩人庾信曾作《謝滕王集序啟》,文中即有此句:「若夫甘泉宮裡,玉樹一叢;玄武闕前,明珠六寸。不得譬此光芒,方斯照燭。」

不過,李白轉用事典、匠心獨運,雖然同用「玉樹」之詞,卻將陳叔寶《玉樹後庭花》的荒淫冶蕩,一轉而成就了帝王光芒燭照的意象——對於即將東行的孟浩然而言,未嘗不是一番明時可待的祝福:

一鶴東飛過滄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堯舜之事不足驚,自余囂囂直可輕。巨鰲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

「某知之矣!」崔五聽了,忽然撫掌大悟而笑,道,「仕,抑或不仕,固非丈夫所宜關心也;但看他聖人眼力如何耳!原來『玉樹』之深意尚能有此。」

這一笑,引得范十三也興味昂揚,當下舉盞起身,一指李白袖口微露的匕首,居然深深一揖,滿頂白髮閃映著巨燭明月的光芒,道:「今夕一別,某等渡江而北,再會何期?李侯或能以一詩相賜,聊慰攀慕否?」

「固所願也!」李白道,「玉樹一歌,不能不有三歎。」

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鍾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歷陽樹。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隨東流。白馬金鞍誰家子,吹唇虎嘯鳳凰樓。金陵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後庭花。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皓。

較諸先前贈孟之作,這《金陵歌送別范宣》更是有心為之的一首,分別採取了三個層次的鋪陳角度,益發細膩地對金陵的形勢、范十三的欣賞,以及江山與人物之際會的感歎。雖然結語在「傷心不能道」,但是離離的春草所象徵的生機卻扭轉了灰飛煙滅的傷感。其下跳轉長江萬里之心,再添奇崛雄邁的祝福;最後,還拿范十三少年白髮的形貌開了個頗具推許之趣的玩笑,南山皓,所指當然是商山四皓,如此一來,李白非但還是重申了以張良自況的志意,也借由那四位受到兩代帝王崇仰、信賴的國師而再一次洩漏了他自己對前途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