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李白·少年游 > 三一 宮沒鳳凰樓 >

三一 宮沒鳳凰樓

道者初入三清之門,頭頂平冠,身著黃帔,大約是一般服制。從東漢五斗米教傳延而成立的天師道,又名正一道,也就是潘師正上推三代所受於陶弘景、下傳一代而及於司馬承禎的這個教派;其裝束就比較繁複。身為道者,頭戴芙蓉玄冠,下著黃裙,外披絳色粗布。若是假以時日,潛修上進,則服飾更為精麗,有的玄冠四葉,瓣象蓮花,褐帔三丈六尺,不以粗布,而用紫紗,且有青羅作裡,光鮮明麗。到了三洞講法師的位階,法服上還飾以紋繡,加九色章黼,如諸天雲霞,其燦爛華美,難以言表。

修習上清派《大洞真經》、《靈書紫文八道》和《黃庭經》等上清派原始經典,蓋因直承自魏夫人華存,須特示禮敬,道者入室之時,就有「以紫為表,以青為裡」的規矩,有鹿皮之巾,則著之;無鹿皮之巾,則以葛巾代之。總之,冠袍披戴,極盡繁瑣之能事。

席前諸人都不能道:這一襲外紫內青的長袍——或稱之為紫綺裘者,究竟在玉霄峰白雲宮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但知絕非等閒服色而已。李白從未受菉為道士,無端收受如此華服,自然著了些惶恐,低聲問龔霸:「恕某學疏識淺,不能解此中緣故,然未敢以身為溝壑而受之,謹以奉還。」

李白不由分說便拒絕了這一襲紫綺裘,看得眾人目瞪口呆,唯獨孟浩然的神情不同。他知道李白那一句「未敢以身為溝壑」的用意,遂不待龔霸回答,搶道:「憑君一語,而知士行,天下有何貴物不能受納?」

原來那是出於《子思子》和《說苑·立節》篇的兩段記載,被趙蕤取用於《長短書》,作「是曰」、「非曰」之辯,又是個矛盾相攻、莫衷一是的論題,正反皆以子思的言行為根據。趙蕤曾以此題令李白釋其所以然,而李白不能解。

《說苑·立節》上曾經提到:子思居留在衛國期間,過著極端清貧的日子,一身粗麻袍,連外裹的罩袍都沒有,二十天之中僅僅吃了九頓飯。魏文侯的國師田子方聽說了,派人送了一領白狐裘給他,又擔心他矜持不受,還特意吩咐:「吾借物與人,隨即或忘;贈與之物,亦如拋棄,故不必掛懷。」子思的答覆倒也爽快:「伋(子思名伋)聞之,妄與,不如遺棄物於溝壑;汲雖貧也,不忍以身為溝壑,是以不敢當也。」

然而,在《子思子·外篇胡母豹第五》上,另有一則文字,敘述衛公子交要饋贈四輛馬車給子思,溫言相勸道:「交不敢以此求先生之歡,而辱先生之潔也。先生久降於鄙土,蓋為賓主之餼焉。」子思的答覆是:「伋寄命以求,度身以服衛之衣,量腹以食衛之粟矣。又且朝夕受酒脯及祭膰之賜,衣食已優,意氣已足,以無行志,未敢當車馬之貺。」

趙蕤所挑釁的是,既然子思在衛國所受到的待遇是日夕皆有酒及祭膰(熟肉)之類的賜物,以及量身訂製的衣服,又何至於「縕袍無表,二旬九食」呢?

龔霸也許不明白這「未敢以身為溝壑」的典故;也許是明白的,卻根本不在意。但見他拈起二指,翻開紫袍光滑的表被,露出亮青色的襯裡,歎道:

「某乃江津小吏,身為賤胥,而傾心慕道數十年矣;一向聞彼玉霄峰天下名山,道法嚴明。此物確係上清派道者法服,未著之前,必以函箱盛護,置於高淨之處。既著之後,起坐須時時拂拭,勿使漬染。雖暫解離身,更不得與常服俗衣相鄰。縱是同修同契,亦不許相假交換。尤有甚者,絕不許賃借俗人服用。其矩范之森然,萬萬不得逾越。而尋常為下座者,實亦不能著此紫袍。然而,正因如此,李侯更不該峻拒所貺。」

「何則?」這倒是眾口一聲的疑惑。

「此必出於司馬上師之厚意,豈容吾輩妄臆?」說著,還是將白綾包裹覆蓋妥當,推還於李白手中。

話說至此,眾人都沉默了,倒是那驛卒怯生生地移膝向前,湊近幾席,從袖內摸出一角紙封來,道:「尚有此物。某將袍至亭前,遇一女子,付某此箋,說是要面呈崔、李二郎君。」

崔五和李白相顧一眼,大約料到了這紙封的來處,卻都躊躇至再,沒有取看的意思。范十三一把將紙封掠去,搋入懷中,放聲大笑,道:「不外是加餐相憶之語,丈夫長策未揮,不必寓目了!」

也像是有意不理會那信箋所載,崔五依士人拜禮,長跽挺身,向孟浩然舉盞近額,道:「某後生,向不及親沐夫子雅教,但接聞於長者,謂夫子曾獻書宰輔,有鴻猷遠略以致朝廷——」

不待崔五說完,孟浩然卻搖起頭來,也略一舉盞,隨即擱下,道:「也沒什麼,俱是十年前的往事了。某野人獻曝,不察輕躁而已。」

然而一來一往的簡淡之言,卻勾起了李白的無限興味。在他聽來,十年前孟浩然似乎曾向當局獻策,上達宰相,而以崔五這般身份的公子也有所知會,應該是影響非凡了。隨即興奮地問道:

「某亦聞之於業師,投匭之制,廣開言路,俾壅塞自伸於九重,聖人親覽而知四方之事,果其然乎?」

投匭進狀,與書策文章,是武氏則天首創的奏事之例。她在垂拱元年,設置匭使院,屬中書省,以諫議大夫及補闕、拾遺一人為知匭使。命匠人鑄造四隻銅匭,旁側四面分別塗以青丹白黑四色,以應東南西北方位。每日暮進晨出,列於署外,任人投遞文書。

雖然天後始意,不免欲以風聞之言,借作搜獵異端之據;然水能覆舟,亦足載舟,的確如趙蕤所說的,一時「廣開言路」,凡能屬文者,或者是懷才自薦的人,有「匡政補過、申冤辯誣、進獻賦頌者」,都可以暢其議論,令天下事彙集於內廷。其所施設,大凡如後來憲宗朝李中敏《論投匭進狀奏》所追述的情狀:「(銅匭)每日從內將出,日暮進入,意在使冤濫無告、有司不為申理者,或論時政,或陳利害,宜開其必達之路,所以廣聰明而慮幽枉。」

久而久之,難免也出現了冤濫誣控、詭異譫妄的文字,只好另謀權宜,先謄錄副本,呈之於專職的「匭使」,再三檢核,不讓那些顯而易見的惡札煩擾御覽。可是,這似乎又違背了當初設銅匭以獎勵投文的本意。

匭使亦分兩層,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書舍人等兼任「理匭使」,以諫議大夫、補闕、拾遺一人充「知匭事」。也是這些職官,對於非由科舉、制舉出身的人才,知之最先亦最多。

開元初,太平公主之黨誅戮一空,薛稷瘐死於獄,崔日用復拜吏部尚書,一方面基於任用、考察官僚為其職守,另一方面也因涉及與太平公主一派勾斗的畏忌,崔日用特別留心二事,一為舉才,一為物議。此二端都不免要留心「投匭」,遂時時徵詢於理匭、知匭諸使。

孟浩然上書是在開元四年,彼時朝廷看待投匭故事,已多援例收納,專使批閱,虛應而已。可是崔日用卻從獻策的文字之中,看出此子文才識見,不同俗流,經常誦述其策論文字,不徒是讚賞,也以之教誨子弟。

「某不敢僭越,然口呼『孟夫子』,自有緣故。夫子策論之文,某猶朝夕在心,是不敢忘家大人之言耳。」崔五眄一眼李白,當下隨口便誦出了一段當年在崔日用耳提面命之下強記的文字,那正是孟浩然投匭之作:「『詩書禮樂,大化流行,故舉寰區之人,莫不各安愚賤之分;文武成康,世澤敷衍,故盡素王之聖,而不敢有慕殷夏之心。』此何等豪越之言?家大人嘗言:若知貢舉,非取此人為狀頭而何?」

這番話不免讓孟浩然激動了。他知道崔日用大起大落,雖然身後榮顯畢至,偏偏在仕宦生涯之中,沒有主考舉士的機會。但是,孟浩然實則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隱衷——但凡作詩、行文,他必然是隨視聽之官,觸目接耳而浸假會心,始能徐徐落筆。這是因為由作詩入門,形成了鋪敘景語以為構思之本的積習,到了應考關頭,了無遊目騁心之資,遂難以在限時之內,依論題作文章。

當年他與張子容在鹿門山隱居,彼此戲為主考和舉子,互命一題,相應一策。張子容不逾一時而完卷,孟浩然卻在三天之後交出了一首根本離題的詩,亦即那一首結句在「睹茲懷舊業,攜策返吾廬」的《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

張子容當下回了一首詩,調侃他凝思遲散:

巖棲挾何策,詩卷覓亡羊。眉斂三條燭,思空一篆香。

山深留野客,句老校書郎。事業皆如此,迷途不問臧。

這一首五律交錯運用了兩個典故。

中間兩聯,是嘲笑孟浩然詩思遲滯。由於唐人進士科可以延長至夜間完卷,許燃燭三條。斂眉即皺眉,自然是苦思模樣;孟浩然眉毫天生稀疏,自己卻常說是由於苦思求句所致,故張子容一語雙關,既用「三條」來狀述眉稀,復以夜試給燭指其文思遲緩,不能急對。篆香煙散,滿目空無,可謂深謔矣。其下的「山深」、「句老」也都是承繼、發揮此一噱笑。

至於頭尾四句,遙相呼應,取材於《莊子·駢拇》,原文:「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張子容從孟浩然的「攜策返吾廬」著意,用兩個好朋友的隱居生活開了玩笑,但也寓藏著深刻的自嘲和自歎。他把孟浩然比作莊子寓言中的「臧」,因為讀書失神而走失了所牧之羊;而即將上考場拚搏的自己,則像是寓言中因賭博游衍、疏於放牧,也走失了羊的「谷」。

那麼,姑且將「羊」視為兩人最初隱居求道、不問世事的初衷,整首詩的意旨便是:無論進取或退縮,實在沒有高低尊卑之分;而其喪失了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專注與追求,則是一致的。無論用語如何詼諧,這首帶著玩笑趣味的小詩,都道盡了孟浩然不敢輕易赴京就考的緣故。可是,從另一面說,縱使是走投匭那樣一條路,由於種種機緣,投獻之文不能獲知音者之青眼而沉落,仍屬枉然。

驛亭之外,一彎眉月不知何時已經自江頭升起,傍著微茫的月光散射,滿天星斗也一一陳列著了。沿岸取直而展向東南兩天涯處,穿透竹牆上的窗孔看去,尚有平坦而反映著天光的六朝古馳道,就像是另一條平靜無波的長江。而江邊巨木蒼蒼,彷彿碧玉雕琢而成,且看它萬葉翻騰,有如不甘在此佇立千古,經秋風鼓舞挑唆,便振起不計其數的小小翅翼,亟欲向天飛去的一般。

儘管孟浩然思潮洶湧,近二十年來的浮沉往事閃熾心頭,不足以為外人道者,仍不可道,他反覆咀嚼著那一句「若知貢舉,非取此人為狀頭而何?」,幾乎要淒涼地笑出聲來。

崔五、范十三固然不明白他從未應試,實出於膽怯;而此時的李白,則直楞楞盯著孟浩然的帕頭髮傻。那是一頂俗稱軟腳帕頭的巾帽,外觀上漿挺爽俐,堪知裡子襯了皮革,這是從太宗朝平頭小樣的款式逐漸改變而來,根據趙蕤的描述,是武周時期換了花樣,帕頂加高——有說是為了包覆假髻;中宗朝以後,不知什麼緣故,頂上甚至分成兩瓣,若蓮花然,也謂之「武家諸王式樣」。

幾乎就在「武家王樣」廣為流傳、人人倣傚的時候,原本帕頭後下垂如帶、接頸過肩的兩隻扁細腳帔也屢變新姿,那是由於庶民開始大量頂戴帕頭,看來與士人略無差等,而士人相當厭惡這情景,遂刻意將垂帶剪短,並彎曲朝上,插入腦後繫帶的結環,以與俗流區別,這正是士人行中不約而同的趣味。

孟浩然所戴的帕頭,便是這種曲環帕頭。李白絲毫沒有懷疑孟浩然作為一個士族之人的身份,但他也不明白:像這樣一個年近不惑、風雅卓絕,似乎文才亦頗受貴幸子弟推重的前輩,為什麼沒有一份功名在身?不過,李白卻未曾料到,孟浩然對他也有著相似的不解:此子既蒙崔五嘉許,復為司馬承禎禮遇,俗謂「後進英發,前途佳好」之流,可是為什麼看上去也還不過就是一個白身呢?

幾乎是同時,也只除了彼此稱謂不同,李白與孟浩然衝口而出,問了對方相同的一句話:

「尚未赴科舉乎?」

他們互相望了一眼,也立刻沉默著迴避了對方的目光。這卻引起了崔五和范十三的好奇,不約而同地,范十三對李白、崔五對孟浩然,也各自搶了一句:「何不?」

「史稱『後進之秀』,向無『前輩之秀』,前輩者,受謗而已!」孟浩然苦苦一笑,搔了搔他那已經近乎全禿的眉峰,將此問推給了面前的李白,「文皇帝收天下英雄入彀,當以少年得意為可喜——以某視之,李郎銳志英才,如應一舉,高第可期。」

他的話,綿裡藏針,乃以李白為盾,屏擋了崔五和范十三的追問。東漢時代大儒孔融有那麼兩句名言:「今之少年,喜謗前輩。」一語流傳,唐人常常摭拾了來發牢騷、成感慨,以興時不我予之歎。說到後半段,孟浩然語氣一轉,再抬出唐太宗來,就更顯得振振有詞了——唐太宗有一次私訪御史台,行過端門之時,正巧遇上新科進士們頂著頭上的七尺焰光,魚貫而行,皇帝於是躊躇滿志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此時眾人目光齊集於李白之身,豈能另有他論?這少年儀表堂堂,有如傳說中北魏宮廷裡那面對缽水持清咒而燦生青蓮的佛圖澄,人人都不免要問:「汝何不逕取彼一進士耶?」

平生未遇此問,卻也是遲早必須面對的質疑。李白若直言:「某,賤商之子,不合應舉。」則不免會招致士族的驚疑與輕慢。然而,他也確實不知道該如何捏造身份,而後謾語應對。就在這一轉瞬間,他彷彿回到了大匡山,想起臨行之前,也是在一席酒宴之前,趙蕤問過他:為什麼他的父親為他這一趟遠行所備辦的,是一匹馬,而不是一副車駕?接著,趙蕤語重心長地說了一段話:「鍾儀、莊舄之徒,下士也!不足以言四方之志。一俟風埃撲面,即知胡馬噤聲。汝自體會,乃不至忘懷。」

他必須徹頭徹尾地拋開身世家園,就像那在湍急的江流之中噤聲不嘶的五花馬,而決計不能是身為囚虜卻仍為敵壘君侯演奏故國音樂的鍾儀;更不能是偶於病中吐囑鄉音、洩漏念舊之思的莊舄。從這一刻起,他揮下了斬絕閭裡之情的第一劍。

李白不期而然冒出一句:「神仙!」

他是在向幾千里外不知所在的趙蕤求救嗎?顯然不是。他知道:今後的處境無論如何,便是一心所生、一身所造;若非本我之所有,終必不能應對。此刻,他舉盞到唇,仰飲而盡,指望著亭畔那株看似直想沖天飛去的蒼蒼古木,笑著答覆諸席主客:「某恰有一詩橫胸,不吐不快,勉可誦之,以答諸公之問。」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淥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台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一聞歌玉樹,蕭瑟後庭秋。

為何不應舉?李白根本不必回復這一質疑,他還有一席可以滔滔雄辯之言,要讓天下人明白——縱令更不明白也無所謂;他自是一品神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