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李白·少年游 > 一二 瓊草隱深谷 >

一二 瓊草隱深谷

趙蕤好端端一個詩酒之夜,教兩個狎邪少年、不速之客給鬧壞了,然而他並不懊惱。

李白讓他也有一種「聞蛩然而乍喜」的感覺,在山石徑上踽踽行走的時候,聽見了窸窸窣窣的回音。一抹念頭繞心鬧著,揮之不去。彷彿他在一夜之間得著了一個兒子;或者說,一個在精神上和他沒什麼兩樣的人;衷懷熱切,滿心自雄,天地世人皆不知,而亦不在乎除我之外還有天地世人。

他原本沒有子嗣,也不曾想像過要繁衍子嗣。他是趙氏一族離鄉別殖的七支之一,生如野畜,死如薤露;慣看病苦,牽掛了無。數十年來所累積的學能、所充盈的知見,都將在數十年後還諸無言天地,他也從來不以為可惜。若是像那些士行中人所操煩罣念的一樣:碌碌塵世一場,生不帶來,老死何遺?堪說的是他還會留下一部著作。

但是,也像是一種突如其來的召喚。李白那孩子,一條活潑潑的性命,和他正在一邊修改、一邊謄寫的書多麼相像?這個陌生之人,彷彿又讓他有了留下點什麼的異想。他推測,這孩子的一兄、一弟都依照時人之慣常,大約是在十四歲上離了家,出蜀航江,在李客的水路商隊必經之處成立了門戶,而他卻渾渾噩噩地留了下來,遊蕩在故里市集之間。這浮浪子或許真讀過一些書,但是離考功名、作學問的前途,相去簡直不可以道里計。然而,這不正是造化時運所留給他的一塊材料嗎?

先前他無意間叨念著這少年是「狂生」、是「太狂生」,而月娘卻應之以:「狂生或要老來,才悟得這狂之為病。」—這話說的不正是趙蕤難以明喻的宛轉心緒嗎?他在李白身上看見了什麼?不能說就是一般無二的年輕的自己,卻可以是自己想要留在這天地世人之間的一個新鮮的足跡罷?

在這一念上,趙蕤反覆低回。出身世代宗儒之家,他自知於經典浸潤深刻,翫習精熟。但是天生狐疑、每事窮究的個性使他不能安分。那個早他一千一百多年出生的魯儒孔丘留下的教訓,早就為歷朝歷代、尋章摘句的瑣屑小儒翻解得支離破碎,與他切身的生命體驗常有扞格不入之處。

比方說,他經常把來與月娘玩笑的一句話:「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疾,深切的憂慮。是的,他也憂慮。然而他卻以為應該憂、應該慮的,不是歷代俗儒所說的「稱揚名聲」與否,或者名與實相副與否,而是人這般蜉蝣朝菌也似的短暫一生匆匆逝去之後,世道喧囂如常,則身為一君子人,恰如猿鶴蟲沙,能夠為後世所留下的,還真只是大大小小、好好壞壞的聲名,且又是不為人所知其實、得其理、同其情的空名。

於是,人只知傳其名、慕其名、辨其名、論其名,則這樣的名聲未必不恰恰害道!或許,仲尼之憂,應該看成是他對士君子之輩的期許,正在不求立名—孔氏述而不作的根柢不正是如此嗎?

不過,千年以來之儒學而仕宦,卻正相反,都是在「立名」一語上盤空求索、扶搖直上。至於近世談功名、道功名者比比皆是,先考功名、再作學問的已經堪稱鳳毛麟角;考得功名、拋去學問的,大約也只好以未能免俗自嘲而已。

踅回子雲宅前的那一刻,趙蕤可以從相如台門隙間透出來的微光想見:月娘尚未安歇。而他並不想進門。他知道,少年李白應該就在拂曉時分回到此間,而他還得為這孩子的到來做許多事。他隨手扔下空酒壺,捲起《伯施詠》搋回袖袋之中,輕躡足尖繞到子雲宅後,從壁架上取拾了藥鋤、板斧和蓑衣笠帽,讓一枚孤獨的身影留在身後,隨著一分一寸斜移的月光,順著西向的小路,走向小匡山的密林。

就在即將淹沒於樹海之時,趙蕤立身於密林邊上。他停下腳步,彎身找了株蔭扁草,順了順一束尺許長的柔軟葉片,打上三環活結,口中唸唸有詞。蔭扁草的結打成了,口訣未了,又摸著一株絲茅子和沙星草,將兩者再綰成個四環活結,這一結打成,口訣也誦完了。

他環視群山一過,接著瞑目靜聽,端的是萬籟俱寂。

他知道:方圓十里之內的大小蚺蛇之屬,就在口訣誦畢的當下,都已經默然僵固、不能蠕動了。卻是在這一刻,趙蕤仍舊心念翻騰,思潮湧動—不由自主地,他想到的還是李白;或許,要教導那孩子的還不只是群經章句、百家要旨、諸子奧義而已。他還應該傳授那少年如何辨識百草,如何炮製藥餌,還有他家傳數百年的望聞問切之術,嗚呼呼呀!或許從第一步上說起,還該先教他這一道控蛇之訣呢!

趙蕤健步入山,步履輕盈又敏捷,也活脫脫像是個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