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豐子愷自述:我這一生 > 宜山遇炸記(1) >

宜山遇炸記(1)

宜山第一次被炸時,約在二十七年(2)秋,我還在桂林。聽說那一次以浙江大學為目標,投了無數炸彈。浙大宿舍在標營,該地多溝,學生多防空知識,盡臥溝中,僥倖一無死傷。卻有一個患神經病的學生,瘋頭瘋腦的不肯逃警報,在屋內被炸彈嚇了一頓,其病霍然若失,以後就恢復健康,照常上課。浙大的人常引為美談。

我所遇到的是第二次被炸,時在二十八年夏。這回可不是「美談」了!汽車站旁邊,死了不少人,傷了不少人,嚇壞了不少人。我是被嚇壞的人之一。自從這次被嚇之後,聽見鐵鍋蓋的碰聲,聽見茶熟的沸聲,都要變色,甚至聽見鄰家的老婦喊他的幼子「金保」,以為是喊「警報」,想立起身來逃了!日本軍閥的可惡,今日痛定思痛,猶有餘憤。幸而我們的最後勝利終於實現了,日本投降了,軍閥正在誅滅了!而我依然無恙。現在閒談往事,反可發洩餘憤,添助歡慶呢!

我們初到宜山的一天,就碰一個大釘子:浙江大學的校車載了我一家十人及另外幾個搭客及行李十餘件,進東門的時候,突被警察二人攔阻,說是緊急警報中,不得入城。原來如此!怪不得城門口不見人影。司機連忙把車頭掉轉,向後開回數公里,在荒路邊一株大樹下停車。大家下車坐在泉石之間休息。時已過午,大家飢腸轆轆。幸有粽子一籃,聊可充飢。記得這時候正是清明時節。我們雖是路上行人,也照故鄉習慣,裹「清明粽子」帶著走。這時候老幼十人,連司機及幾位搭客,都吃著粽子,坐著閒談。日麗風和,天朗氣晴。倘能忘記了在宜山「逃警報」,而當作在西湖上picnic看,我們這下午真是幸福!從兩歲的到七十歲的,全家動員,出門游春,還邀了幾位朋友參加。真是何等的豪爽之舉,風雅之事!唉,人生此世,有時原只得作如是觀。

粽子吃完,太陽斜斜的,似乎告訴我們可以入城了。於是大家上車,重新入城,居然進了東門。剛才下車,忽見許多人狂奔而來。驚問何事,原來又是警報!我們初到,不辨地勢,只得各自分飛,跟了眾人逃命。我家老弱走不動的,都就近逃出東門,往樹木茂盛的地方鑽。我跟人逃過了江,躲進了一個山洞內。直到天色將黑,警報方才解除。回到停車的地方,幸而行李仍在車上,沒有損失;人也陸續回來,沒有缺少。於是找住處,找飯店,直到更深才得安歇。據說,這一天共發三次警報。我們遇到的是第二、第三兩次。又據說,東門外樹木茂盛處正是車站及軍事機關。如果來炸,這是大目標。我家的人都在大目標內躲警報!

我們與宜山有「警報緣」:起先在警報中初相見,後來在警報中別離;中間幾乎天天逃警報,而且遇到一次轟炸。

我們起初住在城內開明書店的樓上。後來警報太多,不勝奔走之勞,就在城外里許處租到了三間小屋,家眷都遷去,我和一個小兒仍在開明樓上。有一天,正是趕集的日子,我在樓窗上閒眺路旁的地攤。看見一個紗布攤忽然收拾起來,隔壁的地攤不問情由,模仿著他,也把貨收拾起來。一傳二,二傳三,全街的地攤盡在收拾,說是「警報來了!」大家倉皇逃命。我被弄得莫名其妙,帶著小兒下樓來想逃。剛出得門,看見街上的人都笑著。原來並無警報,只是庸人自擾而已。調查謠傳的起因,原來那紗布攤因為另有緣故,中途收拾。動作急速了些,隔壁的地攤就誤認為有警報,更快地收拾,一傳二,二傳三,就演出這三人成虎的笑劇。但在這笑劇的後面,顯然可以看出當時人民對於警報的害怕。我在這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空氣中,覺得坐立不安,便帶了小兒也回鄉下的小屋裡去。

這小屋小得可憐:只是每間一方丈的三間草屋。我們一家十口,買了兩架雙層床,方才可住。床鋪兼凳椅用,食桌兼書桌用,也還便當。若不當作屋看,而當作船看,這船倒很寬敞。況且屋外還有風景:亭、台、岩石、小山、竹林。這原是一個花園,叫作龍崗園。我住的屋原是給園丁住的。岩石崎嶇突兀,中有許多裂縫。裂縫便是躲警報的地方。起初,發警報時大家不走。等到發緊急警報,才走到石縫裡。但每次敵機總是不來,我們每次安然地回進小屋。後來,正是南寧失守前數日,鄰縣都被炸了。宜山危懼起來。我們也覺得石縫的不可靠,想找更安全的避難所。但因循下去,終於沒有去找。

有一天,我正想出門去找洞。天忽晴忽雨,陰陽怪氣。大家說今天大約不會有警報。我也懶得去找洞了。忽然,警報鐘響了。門前逃過的人形色特別倉皇。鐘聲也似乎特別淒涼。而且接著就發緊急警報。我拉住一個熟人問,才知道據可靠消息,今天敵機特別多,宜山有被炸的可能。我家裡的人,依警報來分,可分為兩派:一派是膽大的,即我的太太、岳老太太,以及幾個十六歲以上的青年。另一派是膽小的,即我的姐姐和兩個女孩。我呢,可說無黨無派,介乎其中。也可說騎牆,蝙蝠,兩派都有我。因為我在酒後屬於膽大派,酒前屬於膽小派。這一天膽大派的仍舊躲到近旁的石縫裡。我沒有飲酒,就跟了膽小派走遠去。

走遠去並無更安全的目的地,只是和燒香拜佛者「出錢是功德」同樣的信念,以為多走點路,總好一點。恰好碰到一批熟人,他們毅然地向田野間走,並且招呼我們,說石洞不遠。我們得了嚮導,便一腳水一腳泥地前奔。奔到一處地方,果然見岩石屹立,連忙找洞。這岩石形似一個V字橫臥在地上,可以由岔口走進尖角,但上面沒有遮蔽,其實並不是洞!但時至此刻,無法他遷,死也只得死在這裡了。

許多男女鑽進了V字裡。我伏在V字的口上。舉目探望環境,我心裡叫一聲「啊呀」!原來這地點離大目標的車站和運動場不過數十丈,倒反不如龍崗園石縫的安全!心中正在著急,忽然聽到隆隆之聲,V字裡有人說:「敵機來了!」於是男女老幼大家蹲下去拿石上生出來的羊齒植物遮蔽身體。我站在外口,毫無遮蔽,怎麼辦呢?忽見V字外邊的石腳上,微微凹進,上面遍生羊齒植物。情急智生,我就把身體橫臥在石凹之內,羊齒植物之下。

我通過羊齒植物的葉,靜觀天空。但見遠遠一群敵機正在向我飛來,隆隆之聲漸漸增大。我心中想:今天不外三種結果:一是爬起來安然回家;二是炸傷了抬進醫院裡;三是被炸死在這石凹裡。無論哪一種,我惟有準備接受。我彷彿看見一個籤筒,內有三張簽。其一標上1字,其二標上2字,其三標上3字,亂放在籤筒內。而我正伸手去抽一張……

正在如此想,敵機三架已經飛到我的頭頂。忽然,在空中停住了。接著,一顆黑的東西從機上降下,正當我的頭頂。我不忍看了,用手掩面,聽它來炸。初聞空中「嘶」的聲音,既而砰然一響,地殼和岩石都震動,把我的身體微微地拋起。我覺得身體無傷。張眼偷看,但見煙氣瀰漫,三架敵機盤旋其上。又一顆黑的東西從一架敵機上落下,「嘶」,又一顆從另一架上落下。兩顆都在我的頭頂,我用兩手掩面,但聽到四面都是「砰砰」之聲。

一顆炸彈正好落在V字的中心,「砰」的一聲,我們這一砰男女老幼在一剎那間化為微塵——假如這樣,我覺得乾乾脆脆的倒也痛快。但它並不如此,卻用更猛烈的震動來威嚇我們。這便證明炸彈愈投愈近,我們的危險性愈大。忽然我聽見V字裡面一個女聲叫喊起來。繼續是嗚咽之聲。我茫然了。幸而這時光敵機已漸漸飛遠去,隆隆之聲漸漸弱起來。大家抽一口氣。我站起來,滿身是灰塵。匍匐到V字口上去探看。他們看見我都驚奇,因為他們不知我躲在哪裡,是否安全。我見人人無恙,便問叫聲何來。原來這V字裡面有胡蜂作窠。有一女郎碰了蜂窠,被胡蜂螫了一口,所以叫喊嗚咽。

敵機投了十幾個炸彈,殺人欲似已滿足,便遠去了。過了好久,解除警報的鐘聲響出,我們相率離開V字,眼前還是煙塵瀰漫,不辨遠景。蜂螫的女郎用手捧著紅腫的臉,也向煙塵中回家去了。

我飽受了一頓虛驚,回到小屋裡,心中的恐怖已經消逝,卻充滿了委屈之情。我覺得這樣不行!我的生死之權決不願被敵人操持!但有何辦法呢?正在躊躇,兒女們回來報告:車站旁、運動場上、江邊、公園內投了無數炸彈,死了若干人,傷了若干人。有一個女子死在樹下,頭已炸爛,身體還是坐著不倒。許多受傷的人呻吟叫喊,被抬赴醫院去。……我聽了這些報道,覺得我們真是僥倖!原來敵人的炸彈不投在鬧市,而故意投在郊外。他們料知這時候人民都走出鬧市而躲在郊外的。那麼我們的V字,正是他們的好目標!我們這一群人不知有何功德,而倖免於難。現在想來,這V字也許就是三十四年八月十日之夜出現的V字,最後勝利的象徵。

這一晚,我不勝委屈之情。我覺得「空襲」這一種殺人辦法,太無人道。「盜亦有道」,則「殺亦有道」。大家在平地上,你殺過來,我逃。我逃不脫,被你殺死。這樣的殺,在殺的世界中還有道理可說,死也死得情願。如今從上面殺來,在下面逃命,殺的穩佔優勢,逃的穩是吃虧。死的事體還在其次,這種人道上的不平,和感情上的委屈,實在非人所能忍受!我一定要想個辦法,使空中殺人者對我無可奈何,使我不再受此種委屈。

次日,我有辦法了。吃過早飯,約了家裡幾個同志,攜帶著書物及點心,自動入山,走到四里外的九龍巖,坐在那大巖洞口讀書。

逍遙一天,傍晚回家。我根本不知道有無警報了。這樣的生活,繼續月餘,我果然不再受那種委屈。城裡亦不再轟炸。但在不久之後,傳來南寧失守的消息。我又只得帶了委屈之情,而走上逃難之路。

————————————————————

(1) 1939年7月21日作於宜山。曾載某報1939年11月6日,後又載《導報》1946年8月1日第1卷第1期及《論語》同年12月1日第118期。

(2) 即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