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那些說不出的慌張 > >

一個半月後,我和攝影記者梁辰被領進龍應台辦公室外的一間小會議室裡,被准許旁聽。第一感覺:她的鏡頭感,不是一般的強。不免想起多年前朋友講過一件小事:在上海,龍拜訪王元化先生,身後跟著一隊攝像。王先生當然不喜歡這種,下了逐客令,場面一時尷尬。

我們已經拿到了當周的行程表,申請的跟訪一天被延展為一周甚至兩周。基於同南方報系多年的交道,龍應台對我們的態度是開放多於戒備,但她仍然吃不準我要表達什麼。這些會議、活動、訪問以小時為單位排布,凡被允許的,我們都去。

第二天,我們混進了「立法院」議場,正趕上民進黨上演「倒閣」。一般台灣民眾,只要用身份證換張旁聽證即可入場觀看朝野議政,當地媒體也有專席供現場發佈。只是我們來自大陸,又是記者,有點麻煩。不麻煩,也沒有小小的成就感。終於進場,一抬頭,望見孫中山畫像,眼眶一熱,大概想到海峽兩邊尚有些符號牽連。人到中年,會因歷史落淚。

龍應台有一種控制欲,相當於安德烈當面說母親的powerful,但她並不霸道,給你自由度。她很有表現欲,是從前的中學班幹部那種,有點一本正經,但是正派,還透著清純之氣。幾天下來,我在適應並練習如何取捨。

我們天天見面,在圓山飯店,在文創園區,在台北車站,在她的官捨門口……約會時間從早8點到晚10點不等。在此過程中,梁辰付出了比我更多的體力,她需要背著20多斤重的器材從一個點奔向另一個,她的大包裡有兩個機身、兩隻鏡頭,三支燈,還有一台老式膠片機。某個下午,梁辰守在她的辦公室門口,每隔大約50分鐘被允許進入拍幾張,拍到了龍應台跟同仁一起吃便當,拍到她看遺書落淚,拍到她怎樣結束一天的工作進了電梯又探身問第二天的行程,拍到她怎樣在隨護(保鏢)和專車的護送下回到住處,消失在那個地處鬧市面對工地的大堂裡。這些有體溫的瞬間,是我們需要的,是版面喜好的,但又似乎太完美了,我總覺得哪裡不對頭。

直到有天清早去拍她步行上班的照片,我才放下這點疑慮。那天,約定的點兒已過一刻鐘,龍應台還沒有出現。特警出身的隨護已經熟悉我們,上樓看了看,回說,部長臨時有些事情,馬上就下來。又等了十來分鐘,身穿桃紅色Adidas恤衫、銀灰色便褲,腳蹬球鞋,耳朵裡塞著Ipod的龍應台一陣風樣來了。她抱歉地說:昨晚批公文遲了,錯過了鬧鐘。我一下子在心裡笑起來,配角的遮掩、主人公的實誠和眼前欲示人以美的造型都很可愛,包括關照前來接她上班的司機拐到仁愛路某個街角等著,而她背著雙肩背英姿颯爽走在街道上的樣子。她是文化明星,她是官員,她也是跟我們一樣的人啊。

走到某個居民區,她指指說,這裡有幾條巷子感覺很好的——靜,沒人,每家門前有個小花壇,有點像上海石庫門弄堂的清晨。我想,平日裡,她一定是走過的。這是表演嗎?是。這是真實嗎?也是。這是人物性情的一部分嗎?當然。作為記者,你指望真實以什麼樣的方式向你展開?於是,我很愉快地跟主人公交流起Ipod裡的貨色,她說,我喜歡有人聲的歌唱。

外圍採訪總共九位。其中五位是文化圈中人,兩位是她的「敵人」,兩位是「中研院」學者——赴台採訪的另兩位對象。高金素梅和李敖,見面時也順帶聊了聊,用在我深感興趣的那個背景裡。

林青霞是龍應台的閨蜜,二人有約:不介紹記者給對方添麻煩,這樣朋友才做得長久。我於是給林的秘書寫郵件,約訪。幾天後的傍晚,手機裡響起林青霞成熟又略帶嬌媚的女音。她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之所以接受訪問,是因為寫她的那篇大青衣她很喜歡。後來知道,她事先跟龍應台通過氣,龍說,這家(媒體),你可以。如她在《窗外》中言,她是資深夜貓子,採訪時間約在半夜。我把紙筆備在床頭,先打個瞌睡。凌晨1點30,電話鈴響,我趕緊抓起來,望一眼已經睡著的梁辰。

林青霞與龍應台,是那種無話不談的女朋友,她講得那麼生動、具體、女人,我的瞌睡醒了。記得她描繪的一幕:在香港,兩個女人去「行(hang)山」,帶一支紅酒,兩隻酒杯,一些Cheese、Salami和牛肉片。爬到高處,坐下來,喝一點。小孩子和狗過來了,給他們點小食。林青霞說,快樂不需要奢侈,不需要做特別的事。我在腦子裡飛快搜索,60歲可與之行山的女友,心裡微波蕩漾。我覺得林龍交好是因為她們有相通的部分:樸素、清純,哪怕做了祖母身上還有一種女生氣。是夜聊到3點,我抱著枕頭記得飛快,梁辰翻了幾個身。

葉博文先生是在龍應台當台北市文化局長時與之交惡的。他在電話裡是俱往矣的口吻,因為正要出遊,便把當年義憤之作《龍應台·馬英九·二二八》快遞一冊給我,是外圍之一羅世宏先生告訴我這本書的存在。我讀了,覺得在這個島上,真是有一些不喜歡她的人,多半是她的性情和文人做派使然。我該怎樣表現,表現到什麼度?

段宜康的聯絡方式是向龍的下屬打聽來的。當我表示有意採訪反對者,這位新聞官說,可以啊。這令我意外。令我意外的還有,龍的那些朋友們並非只說她的好話,有些批評是從朋友那裡來的。民主在政客手裡是一回事,在民間卻表現得令人鼓舞。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大大方方、心平氣和講出自己的想法呢?什麼時候,我們也能不靠拉幫結派、順勢站隊而得到友誼呢?我相信這些,都是民主成為習慣之後才能結出的好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