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信仰之問 > 12.為什麼不可能有「前世」和「來生」? >

12.為什麼不可能有「前世」和「來生」?

上面說到的那位宗教哲學家希克,還認真嚴肅地討論了「前世」和「來生」的問題。

很多宗教,尤其是印度教和佛教,都主張人有「前世」和「來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以前已經活了很多次,以後還會活很多次。人的靈魂(或自我)會從一個身體到另一個身體進行「輪迴」,就像印度史詩《薄伽梵歌》所說,「如同一個人脫掉穿破了的袍子,穿上另外的新袍子」。除了在印度,在中國和西方也有人相信這種事情。

相信這種事情的人提出的證據常常是,某某人對前生前世的事情有記憶,能夠回憶起來。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他們說,有一個叫盧迪的人生於1902年,住在印度的穆拉特,年紀輕輕就死了,後來有一個叫德維的人生於盧迪死後的1926年,住在印度的德裡,他能記得盧迪經歷過的許多人和事,因此他就是盧迪的靈魂(或自我),不過是投生在德維的身體中而已。

希克反駁說:一個人年老時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一些事情,因此,儘管老年的他與幼年的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大不一樣了,小時候的身體細胞換成了成人後的身體細胞,思想和性格等也發生了變化,但仍然有證據說,老年的他與幼年的他是同一個人。因為這個人連續不斷地活著,他記得的是同一個生命中以往的事情。但是,既然盧迪死後德維才出生,那就不是同一個生命,即使德維的記憶是真的,那也是關於另一個生命的記憶,所以很難說二者是同一個人。何況,相信輪迴轉世的人也承認,絕大多數人都不記得所謂「前世」的事情,這意味著,要說兩個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人是同一個人,用記憶來做連接兩人的紐帶是不可靠的。

要說張三和李四是同一個人或一個靈魂的兩次「投胎」,還可以想出兩條連接兩人的紐帶,一是生理或身體的相同,二是心理或性格等的相似,因為這些東西可以被觀察到,可以用來作為證據。

「你是我?我是它?」

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身體細胞都在不停地變換,所以構成嬰兒的那些細胞到嬰兒成人後早已不存在了。但是,一個人在任何一個時刻,其細胞的變換總是很微小的,就是說,每一時刻都有足夠多的細胞同前一個時刻的那些細胞是重合的,而且這個人雖然在變,卻一直生存著,這就足以證實老年的他與幼年的他是同一個人。可是,一個生活在比如說2000年前的匈奴人,同一個生活在今天的阿根廷人,其身體細胞或生理有什麼重合之處呢?那個匈奴人的細胞早已全部腐爛消失了。而且按照輪迴說,投生的人完全可能從男人變成女人,甚至從一個人變成一條蛆蟲,那麼二者就更不可能有生理上的聯繫了。看來這條紐帶也不牢靠。

那麼第二條紐帶呢?比如說一個今天的美國人同一個800年前的印度人,如果性格都很內向,都很喜歡沉思,都很擅長藝術,都很友好善良,都很……這是不是可以成為兩人是同一個人或有同一個靈魂的證據呢?顯然不能。因為第一,這種性格和氣質的相似,程度是不同的,要相似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同一個人,的確無法確定。第二,性格和氣質等相似的人,在任何時代都太多太多了,例如800年前有300個人的心理狀態都很像這個美國人,那麼他是其中哪一個人投胎的呢?這也無法確定。於是,第二條紐帶又成了問題。

這種宗教哲學理論的意思是說,人有「前世」和「來生」等說法是無法證實的。但它也並沒有完全否認這種說法的價值。它發現,如果把這些說法理解成一種人生哲學,不是說人做了壞事真的會投胎成蛆蟲,做了好事來生就有好報,而是說人做了好事必然會在世上留下對己對人都好的結果,做了壞事也必然會有壞結果,那麼,這種人生哲學就很有道理。一個人如果經常破壞交通規則,就會加劇交通的混亂,也就增加了自己和別人死於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事情難道不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