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信仰之問 > 8.有沒有園丁? >

8.有沒有園丁?

按照上面這種說法,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哲學家萊布尼茨說的「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個」了,因為它是英國詩人濟慈所說的「鑄造靈魂的峽谷」——假如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麼它肯定不利於塑造高尚的靈魂。但是,你又可以追問:世界上沒有壞事就沒有了好事,好比沒有黑就無所謂白,這是從辯證角度看問題時會得到的結論。可是,要說是全善全能的上帝在起作用,怎麼能證實呢?

有一些宗教哲學家提出的問題同你的追問一樣,而且,他們還編了個寓言來說明這個追問:從前有兩個人回到一座荒廢已久的花園,甲發現有一些花木依然茂盛,似乎同周圍的野草相映成趣,於是他認為,肯定有一個人來當園丁,不時照料花園。乙卻發現,有不少野草滋生,更有些花木凋零,於是他認為,肯定沒有人來照料過花園。他說,如果有人來過,鄰居一定會看見。甲說,那人完全可能在無人看見時才來。在進一步巡視花園時,甲用來證實「有園丁」的那些現象,乙也看見也承認;反之,乙用來證實「沒有園丁」的那些現象,甲也看見也承認。換句話說,雙方看見的現象相同,不同之處只在於對那些現象的感受:同樣都看見有些花木茂盛,一個人感受到有人在有意照料,另一個人卻覺得只是偶然條件造成的;同樣都看見有些野草滋生,一個人感受到是某種有意的搭配,另一個人卻覺得是無人去除草。這樣一來,寓言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說的都是個人感受,沒有什麼是非可言。

但是,這裡包含著一個進一步的宗教哲學的道理:凡是談話涉及事實問題(「有沒有園丁」就是個事實問題,正如「有沒有上帝在起作用」是個事實問題一樣),就需要證實,就需要「證據」。當然,人有時對同一個事實有不同的感受,這反映出世界的結構有不同的「模式」可以顯示給不同的人。例如,你看畫中的紙板。它是向裡面凹進去的呢,還是向外面凸出來的呢?不同的人答案會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答案也會不一樣。這說明,同一事實會對不同的人顯現出不同的模式,所以會造成不同的感受。

凹進去還是凸出來?

但是,不同的模式也是個事實問題。凡是關於事實問題的說法(命題)都需要檢驗,都需要證實。可以證實的命題才有意義,這條原則叫做「證實」原則。它常常被宗教哲學家用來考察宗教的說法,例如「上帝在世上起作用」之類,就像上面的寓言《園丁》那樣。但是,「證實」原則本身,是不是毫無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