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20章 康德 >

第20章 康德

一、德國唯心論

以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為代表人物的英國經驗主義哲學支配了十八世紀的哲學領域。雖然英國經驗主義者是社會化的性情,但他們的理論哲學卻是主觀主義的。其實,早在古代晚期就存在主觀主義了,那時的代表人物是奧古斯丁。到了近代,主觀主義又被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復活了。再後來,萊布尼茨的「無窗單子說」使主觀主義的發展暫時達到了頂峰。

洛克的自相矛盾只存在於理論上,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提出「人有三類關於實在的存在的知識」這一主張。朝著結束自相矛盾邁出重要一步的人是貝克萊。在貝克萊看來,外部世界都已經廢除了,存在的只有心和心的表象。但是,儘管比洛克多邁了一步,他還是不能理解由洛克傳下來的認識論原理的全部後果。如果他能前後完全一致,也許他會否定關於神的所有知識,也會否定來自心外的所有心的知識。與洛克和貝克萊相比,休謨的進步是達到了前後的完全一致。這表明,如果經驗主義能達到邏輯的終點,那麼此時產生的結果就很少有人能理解和承認了。不僅如此,此時的經驗主義還可以在科學領域徹底根除理智相信和盲目輕信的區別。

在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等人對理性漸漸產生了厭倦心理的時候,盧梭登場亮相了。盧梭的出現不僅復甦了熱忱,而且還承認了理性的破產,感情可以對理智猶豫不決的問題進行決斷了。因此,從1750年到1794年,情感的言論越來越響亮,至少在法國,兇猛的感情在「熱月政變」時暫時終止了。在德國,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發展了想要在十八世紀末的破壞性學說中保衛知識和美德的一種新哲學。在康德和費希特的努力下,開始於笛卡爾的主觀主義傾向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極端。這樣看來的話,最初德國並沒有對休謨的反作用。

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插圖。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晚期到八十年代早期,德國文學和音樂創作領域掀起了「狂飆突進運動」,這是文藝形式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時期,也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幼稚時期。代表人物是席勒與歌德,而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正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作品

作為德國唯心論奠基者的康德,雖然寫了關於政治問題的若干有趣文章,但他在政治上並不重要。相反,費希特和黑格爾都提出了一些政治學說,這些學說對歷史進程曾有過深刻影響,而且現在還是有深刻影響的。

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的身份是對著學術界的聽眾授課的大學教授,不是對業餘愛好者演講的「有閒者」。他們起的作用雖然一部分是革命的,但他們的顛覆性卻不是故意的,至少費希特和黑格爾明確體現出了盡心維護國家的決心。

二、康德哲學的大意

近代哲學家中最偉大的人物是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年)。康德整個一生都住在東普魯士首都柯尼斯堡。他的一生先後經歷了七年戰爭、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當政的初期,然而雖然社會大環境是動亂的,但他個人的生活環境卻是平穩無事的學院式環境。最初,他接受的是萊布尼茨的哲學,由伍爾夫派傳授。然而對他產生深刻影響的卻不是萊布尼茨,而是盧梭和休謨。在接受了盧梭和休謨的影響之後,他就放棄了萊布尼茨哲學。康德評價休謨和盧梭時說,休謨是個對手,必須予以駁斥;而盧梭給了他很深的影響。雖然康德接受的是虔誠的宗教教養,但在恐怖時代之前,他一直同情法國大革命,因為不論是政治上還是神學上,他都是絕對的自由主義者,而且還是民主主義者。

康德早期的著作很少涉及到哲學,主要以涉及科學的居多。里斯本發生地震之後,他又參與到了地震理論的探討中。此外,他還寫過一篇關於風的文章,還有一篇關於氣候的短文。在這些科學著作中,最重要的是175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在拉普拉斯星雲假說之前,這本書就開始提倡星雲假說,論述了一個可能的太陽系起源,只是沒有像拉普拉斯那樣,提出支持星雲假說的正式理由。《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的若幹部分帶有明顯的密爾頓式的嚴肅。

《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最重要的著作。《純粹理性批判》的目的是想證明,我們掌握的知識雖然不能超越經驗,但與經驗一樣,有一部分知識也是先天的,並非由經驗按歸納方式推斷而來。按照康德的觀點,先天的這一部分知識不僅包含邏輯,還包含了許多不能算是邏輯的內容。

休謨推斷說,因果定律不是分析的,因此無法確信它的真實性。康德認可關於因果定律是綜合的意見,但是主張先天能認識到因果定律。他認為,數學和幾何學是綜合的,但同樣是先天的。由此,在敘述他的問題時,康德說出了「怎麼可能有先天的綜合判斷」這樣優美的語句。

《純粹理性批判》的主題就是由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和結論構成的。康德對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非常自信,因為他花費了12年的時間才找到這個解決辦法。於是,在理論成形之後,他只用了幾個月就把這部巨著寫好了。

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年)。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歐洲啟蒙運動最後一位重要的哲學家。他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範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康德認為,外部世界只能造成感覺的素材,把這些素材整齊地排列在空間和時間裡的是我們的精神裝置,此外,我們的精神裝置還供給了我們理解經驗的所有概念。我們不能認識物自體,因為它是感覺的原因,而且它不是實體,不在空間或時間裡,也不能用「範疇」這樣的一般概念來描述。空間和時間是我們知覺的器官的一部分,是主觀性的。

既然如此,依據同樣的道理,這些範疇也是主觀的。這樣一來,我們會發現,自己被困在了「二律背反」之中了,其實也就是被困在了兩個相互矛盾的命題裡,更可怕的是,這兩個命題都是很容易證明的。

因此,康德舉出了四種這樣的由正題和反題組成的二律背反。第一種二律背反裡的正題是:在時間上,世界有一個起點;而且在空間上,世界是有限的。反題是:時間上,世界沒有起點;而且在空間上,世界沒有界限。也就是說,不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說,世界都是無限的。

第二種二律背反是要證明復合實體既由單純部分組成,又不是全由單純部分組成。第三種二律背反的正題主張因果關係有依照自然規律的因果關係和依照自由規律的因果關係兩種;反題主張只有依照自然規律的因果關係一種。第四種二律背反是要證明既有一個絕對的存在者,又沒有一個絕對的存在者。

宇宙論證明的內容是:如果存在一樣東西,那麼絕對的存在者肯定是存在的。既然我知道我存在,因此絕對的存在者是存在的,而且是最真實的存在者。康德認為,這個證明的最後一步是本體論證明的再次利用,因此這個證明本身也就被上面的內容批倒了。

穿上了一件形而上學的外衣的意匠說論證就是物理神學證明。這個證明主張,宇宙顯示出的秩序是存在著目的的證據。康德指出,充其量這個證明只是證明了有一位「設計者」,根本不能證明有「造物主」出現,因此也沒有一個神的適當概念。

在《純粹理性批判》的後半部分,康德簡單論述了理性在實踐中的應用,同樣的內容,康德又在1786年出版的《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作了詳盡的發揮。這裡的論點是:道德規範要求正義就是要求有與道德成比例的幸福。只有上帝能保證這一要求,在現實裡顯然不能保證這一點。因此,神和來世都是存在的,而且也一定有自由,否則就沒有道德這種東西了。

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學》裡,康德記述的倫理體系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康德指出,借錢不對,因為如果人人打算借錢,最後就會無錢可借。還有一些行為康德也會認為不對,但由於原則不同,他卻不能說明它不對。

1795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論》充分表現了在老年時代康德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在《永久和平論》中,他倡導各個國家根據禁止戰爭的條約結成聯邦。他理性的意見認為,只有國際政府才能阻止戰爭,而各成員國的政體應當是共和的,但是他把共和定義為行政與立法分離。此外,他沒有說不能有國王,相反,他認為君主制是最盡善盡美的政府。

因為《永久和平論》是在恐怖時代的影響之下寫的,因此康德懷疑民主,他認為,因為民主制確立了行政權,因此必然是專制政治。

三、康德的空間和時間理論

空間和時間理論是《純粹理性批判》的最重要部分。解釋清楚康德的空間和時間理論是不容易的,因為它本身就不清楚。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和《緒論》裡都提到了空間和時間理論,《純粹理性批判》裡的解讀很全面,但《緒論》的解讀更明白易懂。

康德認為,知覺的直接對像一半由於我們的知覺器官,一半由於外界事物。在康德之前,洛克已經讓人們習慣了一個想法:不屬於對像本身的次要性質(包括顏色、聲音、氣味)是主觀的。與貝克萊和休謨一樣,康德在洛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為主要性質也是主觀的。康德的方式和洛克、貝克萊等人的不盡相同。

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的感覺具有原因這一說法康德並不懷疑,他還把這個原因稱為「物自體」或「本體」,知覺呈現的東西稱之為「現象」。不過,這個現象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他稱之為「感覺」的對象部分,二是能讓複雜情況按某種關係整齊排列的主觀裝置部分。主觀裝置部分被康德稱作「現象的形式」,本身這部分不是感覺,因此不因環境的偶然性產生轉移,相反始終如一(因為它是隨身攜帶的),並且是天生的(因為它不依存於經驗)。感性的純粹形式被康德稱作「純粹直觀」。這種形式有空間形式和時間形式兩個,其中,一個是外部感覺的形式,一個是內部感覺的形式。

康德用兩個論點證明空間和時間是先天的形式。其中一個論點是形而上學的,是從空間和時間的本性直接得來的;另一類論點是認識論,是從有純數學這個事實間接得來的。康德認為,關於認識論的論點在根本上和形而上學的論點相同,因此,相比於關於時間的論點,關於空間的論點講得更為詳細。

康德移出了關於空間的四個形而上學的論點。一、如果要把感覺歸於某種外界事物,需要先假設空間,而外界經驗通過空間表象才有可能做到;因此,空間不是由外在經驗引出的經驗概念。二、雖然能想像空間裡沒有東西,卻不能想像沒有空間;因此,空間是先天的必然表象,是所有外界知覺的基礎。三、只有一個空間,而其他空間只是它的部分,不是實例;因此,空間不是關於一般事物關係的推論或概念。四、被表象為無限和已定量的空間,自身包含各個部分,這種關係不同於各個實例的關係;因此,空間是直觀,不是概念。

德國郵政發行的紀念康德的郵票

關於空間的先驗論點來自幾何學。康德認為,雖然歐幾里德幾何是綜合的,只有邏輯是不能推演出來的,但是先天認識到的。他以為幾何學的證明都依賴圖形,因此幾何學的知識不是來自經驗。

形而上學的第二個論點主張,雖然能想像空間裡沒有東西,卻不能想像沒有空間。我以為,任何鄭重其事的探討都不能用「能想像什麼,不能想像什麼」作根據,但我也要堅決否認我們能想像一無所有的空間。我們可以想像,我們在一個陰暗的夜晚眺望天空,但這時我們已經在空間裡了,所以你還可以想像看不見的雲彩。另一位偉人曾經說,和牛頓的空間一樣,康德的空間不僅僅是由許多關係構成的一個體系,而且是絕對空間。但我無法理解的是,在絕對空白的空間裡,怎麼能夠展開想像呢?

形而上學的第三個論點主張說,空間是一個純粹直觀,不是關於一般事物關係的推論或概念。原因是我們只能想像單獨的一個空間,如果說到其他空間,也無非是說同一個唯一空間的各個部分。形而上學的第四個論點是要證明空間不是概念,是一個直觀。這個論點的前提是,空間被想像為無限和已定量。

在《緒論》裡講得最好的是先驗的論點。先驗的論點比形而上學的論點更明確,因而可以更明確地駁倒。現在我們知道的幾何學概括了兩種不同的學問。第一個學問是由公理演繹結論的純粹幾何,但不問這些公理是否真實。純粹幾何不是綜合的,不包括邏輯無法推導的東西,也不用教科書裡使用的圖形。另一個學問是作為物理學分支的幾何學,廣義相對論裡出現的幾何學就屬於這一類。這類幾何學是一種經驗科學,公理和歐幾里德的不同,是由測量值推斷出來的。總之,這兩類幾何學一類是非綜合的先天的,另一類是綜合的非先天的。

康德哲學中的累贅成分是他提出的「物自體」,不過好在他的直接後繼者比較聰明省事,直接把累贅的「物自體」拋棄了事。但這樣一來,這些只圖一時方便的後繼者就陷入了一種很像唯我論的思想的境地。不過,這就解釋了康德面臨的各種矛盾,即:受他影響的哲學家必然要在經驗主義方向或絕對主義之路上迅速發展。從實際情況看,德國哲學至少在黑格爾去世之前,走的是絕對主義之路。

如前文所述,康德的直接後繼者費希特(1762—1814年)拋棄了「物自體」,並把主觀主義發展到了一種類似於精神失常的地步。他認為,唯一的終極實在是自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自我設定自己,而次級實在的非我,也是因為自我的設定才存在的。作為純粹哲學家的費希特在哲學史上並不重要,但在德國國家史上很重要,他因發表《告德意志國民》而成為德國國家主義的理論奠基者,被譽為「德國國家主義之父」。他提出的國家極權主義哲學在德國產生過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