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30章 普羅提諾 >

第30章 普羅提諾

普羅提諾生於公元204年,死於公元270年,他是古代最後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一生正逢羅馬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他出生之前由於軍隊戰鬥力下降,外族不斷入侵,加上大瘟疫,羅馬帝國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同時帝國財政崩潰,稅賦加重。到了普羅提諾死後這種局面才結束,帝國重新建立了秩序。

但是,在普羅提諾的書中沒有任何苦難的描寫。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現實是令人絕望的,他們幻想著有一個充滿美好、道德的世界。這個「美好的世界」對於基督教徒來說,便是天國;在柏拉圖主義者眼中,這個「美好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理念的永恆的世界。基督教的神學家認為柏拉圖主義是基督教神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還把普羅提諾稱為「柏拉圖在世」。

普羅提諾在歷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僅是對中世紀的基督教,還對天主教神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要談基督教就要瞭解它的歷史,以及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比如,現在美國的基督教徒比較關心現實世界,關心社會的發展以及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柏拉圖主義就不太適合美國基督教徒,因為它宣揚當我們對現實失望時應該寄希望於來世。其中的原因與教義無關,就像每個地區和時代的側重點不同。

普羅提諾的重要性更體現在他代表著一種倫理體系。判斷一種體系的好壞最直接的就是看它的真假,除了真假之外還可以看它是否具有美。普羅提諾代表的體系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人認為他是真的了,但是它其中具有美,這是毫無爭議的。不同的哲學表明了人們在不同時代的不同心情。這種心情的好壞來自對宇宙的思索。一個人可以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也可以是悲觀的樂觀主義者。薩姆爾·巴特勒也許是前一種情況,而普羅提諾則是後一種情況。在當時的時代裡,幸福必須經過對非感官的事物加以思索才能獲得。這種幸福是靠思索得來的,因此感官世界、現實世界就受到了輕視。對於那些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想在理論中經過思索得到幸福的人來說,普羅提諾非常重要。

在純粹理智方面,他的優點非常明顯。他糾正過柏拉圖的錯誤,他提出過很好的論據來反對唯物主義,他闡述的關於靈魂與肉體的關係比前人更透徹。

他為人真誠,在道德方面像斯賓諾莎一樣讓人感動。他總是用最簡潔的語言將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告訴對方。無論學說上對與錯,他的為人是無可挑剔的。

我們對於普羅提諾的瞭解大多出自他的弟子為他寫的傳記,但是內容太過神奇,以至可信度受到懷疑。

他出生於埃及,在亞歷山大港一直生活到三十九歲。他的老師是阿摩尼阿斯·薩卡斯,被稱為新柏拉圖主義的創始人。他曾參加羅馬帝國對波斯人的遠征,再後來定居羅馬並開始在羅馬教學。許多有權勢的人都聽他講課,皇帝也對他非常讚賞。他本想建立一個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後來皇帝不再支持,計劃也就擱淺了。四十九歲之後,他才開始寫書,著作頗豐。不過很多他的書都是由普爾斐利編纂的,普爾斐利沒有忠實於普羅提諾的想法,而是將新柏拉圖主義與畢達哥拉斯主義相融合,變為超自然主義。

普羅提諾非常尊敬柏拉圖,另外他還受亞里士多德、巴門尼德的影響。但是他反對原子論者,以及當時的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

普羅提諾筆下的柏拉圖是片面的,他在《九章集》中關於柏拉圖的描寫依據只是柏拉圖著作中的一小部分。柏拉圖對政治、德行、數學的學說,甚至柏拉圖的幽默都沒有表現出來。

普羅提諾的形而上學是一種三位一體論,三位中最高的是太一,其次是精神,最後是靈魂。

講學的普羅提諾。普羅提諾(204—270年),最著名的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被譽為新柏拉圖主義之父。他雖然不是基督徒,但其哲學卻對當時的基督教的教父哲學產生了極大影響

太一是非常模糊的一種概念。太一被稱為「神」,也被稱為「善」;太一無法描述,它是一種存在;它不是「全」,它超越「全」;神體現於萬物,太一不通過任何物體現;它不寄托於某處,但是又無處不在;太一是無法定義的,因此沉默中擁有更多的真理。

第二者是nous(心智),這個單詞在英語中沒有合適的解釋。翻譯成「心靈」不是太全面,同時容易造成誤解。其他的翻譯,比如印澤教長翻譯為「精神」,相對比較準確,但是漏掉了理智的成分。這個單詞中還體現了數學、觀念,以及感官世界觸摸不到的那種神秘成分。因此,我在這裡將使用nous,不作翻譯。

普羅提諾認為nous是太一的影子,它是太一的體現。他認為即使一件事物不包含「有」,它也可以被認識。認識者與被認識者表現在同一件事物上。比如,柏拉圖將神看做是太陽加以描述,這裡神本身與體現神的都是太陽。這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想認清自己,就要在靈魂與神最相近的時候忽略肉體,以及肉體上的一部分靈魂。這樣剩下的便是理智的一部分。

他說人們應該意識到,自己身上潛伏著一種力量,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這種力量的體現。因此當我們認清nous的時候,我們便能看清自己身上的「神聖心靈」。我們會認識到是它創造了「有」,但它同時又不是「有」,它要比「有」更完美。它高於感情,高於理智,高於心靈,它是潛伏在身上的力量的源泉,但與這股力量不是一回事。

當我們見到nous的時候,我們就會見到太一。見到太一的時候我們被震撼得不能用文字表達,也不能推論、思考。當靈魂被照亮時,那偉大的光便是偉大者。沒有被照亮的靈魂什麼也看不見,被照亮的靈魂能看見自己的追求。借助偉大者的光去發現偉大者,就像借助太陽的光去觀察太陽一樣。

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做到摒棄萬物。普羅提諾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擺脫肉體,幾次潛入自我之中,並與這種境界融合,與神融合,達到僅次於偉大者的地位。之後便隨著理智下降到推理的層面,靈魂重新回到肉體。

靈魂是三位一體中最靠下的一位。是靈魂創造了世界萬物,包括日月。靈魂有兩種,一種是相對於nous的,一種是相對於外界事物的。後一種靈魂是感官感覺到的世界,這種可以被感知的世界曾經被認為是有罪的。普羅提諾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可感知的世界是美好的,並且住滿了精靈。

普羅提諾有神秘主義的一面,但是他的神秘主義不反對美。這也是在這方面的最後一人。在後人眼中,無論是基督教,還是異教徒,都將美以及與美有關的事物看做是魔鬼,是邪惡與醜陋的。但是普羅提諾不是這麼認為的。

靈魂創造了世間萬物。靈魂都有自己的時刻,時間一到靈魂便開始下降,並依附到適合自己的肉體中。靈魂選擇肉體依據的不是理智,而是一種類似於性慾的東西。如果靈魂有罪,那麼在人死之後,靈魂就需要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去接受懲罰。比如你害死了自己的母親,那麼你來生就要做一名被自己兒子害死的女人。懲罰靈魂犯下的錯誤,用的方式便是讓靈魂自己去承受一次這種錯誤帶來的後果。

關於死後還有沒有關於生前的記憶這個問題,人們都很好奇。普羅提諾說,人的一生只是靈魂很小的一個時間段。在靈魂向永恆發展的過程中,這一段時間內的事情會變得越來越模糊,靈魂會逐漸遺忘生前的事情。到了最後,會將生前的所有事情都遺忘乾淨。

普羅提諾的《九章集》中有一卷是專門用來討論靈魂的,這一卷中有一篇是專門用來討論靈魂不朽的。身體不是不朽的,因為身體由靈魂與肉體構成,肉體終將腐爛。那靈魂與身體又是什麼關係呢?普羅提諾反對亞里士多德靈魂是身體的形式的說法,他認為按照這種說法,便不會有理智了。他也反對斯多葛派認為靈魂是一種物質的說法,如果靈魂是物質的,同時世間萬物都是由靈魂創造的,那就是說靈魂創造了自己,這顯然是不對的。因此靈魂不是物質,也不是物質的任何一種形式。它是一種永恆的「本質」。因為理念不朽,所以靈魂不朽。這是柏拉圖的觀點,只是在柏拉圖的著作中太隱晦,是普拉提諾將它傳播開來。

我們知道了靈魂是如何選擇肉體的,那靈魂又是如何進入肉體的呢?普羅提諾認為是通過慾望。慾望有高尚的,也有不高尚的。靈魂通過慾望選擇肉體是一件內在的事情,我們能看到他選擇了什麼樣的肉體,具體選擇的過程我們看不見。就好比我們只能聽到作曲家作出來的曲子,但是他在腦子中思考的過程我們看不到。

靈魂進入肉體也是有弊端的。靈魂高於肉體,但是兩者一旦結合就變成了一個整體。靈魂被束縛在肉體之中,不得不去處理一些低級的事物。同時,肉體能蒙蔽真理,感覺會誤導知識。這都是肉體對靈魂的影響。

靈魂效率降低、犯錯誤,這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柏拉圖所說,創世過程中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靈魂創造出來的世界按理說應該是最符合邏輯的世界,不過這個世界只是永恆世界的一個摹本。缺陷不可避免,但是缺陷有缺陷的美。

諾斯替派曾經說過,追問靈魂為什麼要創造世界,就是在追問靈魂為什麼會存在?為什麼會有創世主?這是在為永恆尋找開端,同時把創世看做是一個生命。有這種想法的人必須改正自己,對於至高無上的權利我們要心懷崇敬。我們要知道,現實世界不過是一個摹本。既然是摹本,它就不可能是原本。同理,既然代表現實,它就不可能是象徵。摹本的世界是按照最理想的秩序創立的,說這個世界不確切是不對的。

這個說法後來以另外一種形式被基督教繼承。因為他們發現要想讓人們相信創世說,同時又不對創世以前以及創世過程起疑問是很難的。其實基督教的困難應該更大一些,普羅提諾認為創世源自「心靈」,而基督教則宣稱創世是上帝自由意志的體現,多少有些勉強。

關於摹本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這種觀點,普羅提諾同基督教徒都贊同。此外,普羅提諾主張自由意志,反對決定論。他因為反對決定論而反對占星學家,但是他沒有全部否定占星術。他主張為占星術規定一個活動範圍,巫術也是一樣。他認為這些迷信的活動範圍不能包括賢者。據說,有對手將詛咒施加在普羅提諾身上,對他進行打擊報復。但因為普羅提諾是一位智慧、善良的賢者,所以這個詛咒被轉移到施咒者本人身上。處在那個年代,普羅提諾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迷信的部分,他後來的弟子在這方面更嚴重。

總之,普羅提諾的學說是系統的,並且被後來的基督教神學所接受。下面就總結一下普羅提諾學說的優缺點。

優點是他的學說中有道德、有理智。當歐洲的文明被野蠻人摧毀之後,精神生活上僅剩下了神學,但是這種神學也不是單純的迷信。當時包括普羅提諾的學說在內的各種哲學並沒有消失,而是深深地隱藏,秘密地傳播著。這為後來經院哲學興起,以及文藝復興時哲學重新被廣泛研究打下了基礎。

缺點方面,普羅提諾認為內心比外面的世界更重要。觀察內心可以看到神明,而觀察世界則會發現醜陋。因此他提倡人們多觀察內心,少觀察世界。這種做法是片面的,但這種做法是長期積累而成的,並不是普羅提諾的獨創。普羅泰戈拉、蘇格拉底、柏拉圖、斯多葛派以及伊壁鳩魯派的學說中,都有體現。最初這只是一種學說,人們觀察世界、鑽研科學的興趣沒受影響。但是到了後來,它逐漸佔領了人們的大腦,讓人將德行看做是最重要的東西。基督教在倫理方面也是如此。

在當時的世界中,普羅提諾的學說被廣泛接受了,但是沒有也不可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他是古代哲學的一個終結,同時又是基督教哲學的開端。他的學說能流傳至今,都是羅馬末期基督教哲學家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