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27章 伊壁鳩魯派 >

第27章 伊壁鳩魯派

斯多葛派與伊壁鳩魯派幾乎是同時創立的,前者的創始人是芝諾,後者的創始人是伊壁鳩魯。這兩派先講哪一派完全出於個人興趣,我之所以先講伊壁鳩魯派是因為他們的學說從一開始就確立了。而斯多葛派則是經過漫長髮展之後才確立的。

關於伊壁鳩魯的生平第歐根尼·拉爾修最清楚,他生活在公元三世紀。但是他所知道的伊壁鳩魯的情況很多都是來自傳說,他筆下還有很多關於伊壁鳩魯的誹謗,其中一些來自斯多葛派。古時候人們對對手的誹謗可謂是信手拈來,所以我們搞不清他筆下關於伊壁鳩魯的事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不過,關於伊壁鳩魯的主要生平還是可以確定的。他出生於公元前342年或者341年,父親是一位殖民者,出生地是薩摩斯或者阿提卡。他十八歲來到雅典,之後又逃到小亞細亞。他曾經跟隨德謨克利特的弟子學習哲學,所以他的哲學學說受德謨克利特影響很大。

公元前311年伊壁鳩魯在小亞細亞創建學校,後來學校搬至雅典。他於公元前270年或者271年死於雅典。

他在雅典講學的地點是在自己的花園中,來聽講的學員越來越多。除了學員、朋友以外,他們的妻子、孩子、奴隸,甚至妓女都可以來聽講。這些也成了對手們誹謗他的借口。他珍惜同所有人的友誼。他行事自然,為人坦率,不像之前的哲學家那樣嚴肅。

他們過著團體生活,非常簡樸,但是也非常快樂。他們的食物往往只有麵包和水。團體的運轉資金大多是別人捐助的,在他的信中經常見到一些要求別人捐助的話,不過他所要求捐助的只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伊壁鳩魯(前341—前270)。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學派創始人。他發展了前人的享樂主義,並使之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主張達到一種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

病痛始終伴隨著伊壁鳩魯,他學會了忍受,不去抱怨。他曾經說過,一個人在受到鞭撻的時候也會感到快樂。臨死前他寫了兩封信,在信中他說自己身上的病痛這些年一直沒有減輕,他一直在承受著痛苦,但是他不去抱怨。他一想到與弟子們、朋友們的談話就會感到快樂。最後他還囑托別人照顧自己已故弟子的孩子。

伊壁鳩魯並非沒有缺點,他對之前的哲學家都沒有什麼好印象,甚至提到他們就會發火。他不僅給自己的老師起外號,還給幾乎所有之前的哲學家起外號。他不承認德謨克利特,甚至否認留基伯是一位哲學家。除此之外,他還非常專斷。他的弟子必須學習他的所有學說,並且不准提出異議。兩百年後的盧克萊修將伊壁鳩魯的學說寫成了詩,這也彌補了伊壁鳩魯三百卷著作失傳的遺憾。他流傳下來的只有幾封信和一些學說的片段而已。

同當時大多數的哲學一樣,伊壁鳩魯所想要獲得的也是恬靜。他認為善就是快樂。他在書中說過,沒有了愛好上、愛情上、感覺上的快樂,善還能剩下些什麼?他還認為心靈上的快樂是建立在肉體的快樂之上的,區別便是心靈上的快樂可以控制。

在伊壁鳩魯之前,快樂被快樂主義者分為兩類,即動態快樂與靜態快樂。動態快樂是解除痛苦的過程,靜態快樂則是一種沒有痛苦的平衡狀態。例如,很餓的時候吃東西的過程便是動態快樂,吃飽了之後的狀態便是靜態快樂。靜態快樂不用伴隨痛苦,又是一種平靜的狀態,因此伊壁鳩魯選擇這種快樂作為追求。這也是為什麼他只選擇麵包和水作為食物的原因。

最激烈的動態快樂莫過於性愛了,這自然也是被禁止的。伊壁鳩魯認為性交有害,並且認為婚姻和子女會讓人對哲學的追求變得不嚴肅。但是他非常喜歡孩子。後來,他的追隨者盧克萊修也認為愛情和婚姻有消極作用,但是他認為性交沒有害處。

在伊壁鳩魯心中,友誼是最可靠的快樂。他原本認為快樂是自己的私人追求,快樂是自己的事情。直到發現了友誼,他認為友誼同快樂就像是同義詞。因此他提倡多交朋友,多培養友誼。沒有友誼我們的生活將充滿恐懼,將不會有快樂。不過他還說過一些自相矛盾的話,他說我們需要友誼是因為友誼能給我們提供幫助。這裡他沒有提到友誼帶來快樂。

儘管伊壁鳩魯的學說被認為缺乏道德,但是他卻是非常真誠的。他對人世間的苦難非常同情和憐憫,所以才讓大家都來信仰他的哲學。不要貪圖吃喝,以免腸胃出現問題;不要在政治和感情上糾纏;不要結婚生子,這樣就沒有親人去世的痛苦了;學會欣賞快樂,忽略痛苦;如果痛苦很深或者時間很長,就得依靠心靈的訓練只去想那些讓人快樂的事情。這一切中都透露著伊壁鳩魯對解除世間苦難宗教般的熱情。

為了讓人們從苦難和恐懼中走出來,伊壁鳩魯發展了一套自己的倫理哲學。他認為人類恐懼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宗教宣揚的受罪,二是對死亡的恐懼。於是,他要創立的倫理哲學宣稱神對人世間的事情沒有管轄權,並且人死後靈魂會一起消失。神對人的干預,以及人死後靈魂不死,這些都阻止了人們對解除痛苦的追求。所以,伊壁鳩魯要打破這些學說。

伊壁鳩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不同的是,他是唯物論者,不相信原子如德謨克利特所說是被自然控制的。德謨克利特的說法是必然論,必然論出自宗教,要想反宗教就要反必然論。不然的話,反宗教就會反得不徹底。伊壁鳩魯認為靈魂也是由原子構成,佈滿全身。人死後,靈魂也就消失了。不過,構成靈魂的原子還在,只是我們再也感受不到它們了。

他承認神的存在,但是認為神不干涉人世間的事情。快樂主義者不應該去參加公共生活,政府和權勢對他們來說沒有吸引力。占星術、巫術、占卜在他眼中都是迷信。

按照伊壁鳩魯的理論,我們沒有必要害怕神,也不用擔心死後會受罪。我們掌握著自己的命運,儘管死亡不可避免,但是死亡並不可怕。這些學說能夠減輕人的一部分痛苦,尤其是當人處於極度痛苦中時,作用會更大。

伊壁鳩魯在科學上沒有什麼成就,因為科學能破解迷信,所以他才選擇科學。如果對同一種現象有好幾種科學解釋,他不會辨別正確與否,而是全盤接受。所以,儘管他熱衷於科學,但是他的動機使得他對科學發展沒有作出任何貢獻。同時,他非常教條,不允許學生對他的學說提出異議。這也使得伊壁鳩魯學派的人不懂得創新,思考有局限性。

伊壁鳩魯的弟子中最有名的便是詩人盧克萊修,當時的思想氛圍比較自由,伊壁鳩魯的學說風行一時。但是奧古斯都皇帝想恢復以前追求德行的哲學和古代宗教,因此盧克萊修的才華便被湮沒。直到文藝復興之後,他的詩作手稿才得以被世人矚目。他的名聲也日漸高漲,他還是雪萊最喜愛的作家之一。

他將伊壁鳩魯的哲學轉換成了詩歌的形式。相對於伊壁鳩魯的謹慎,他熱情奔放。有人說他是死於自殺。伊壁鳩魯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如同神明一般,儘管伊壁鳩魯否認神能影響到人,他還是像讚美神明一樣在自己的詩歌中讚美伊壁鳩魯。

盧克萊修(約前99—前55)。古羅馬共和國末期的詩人、哲學家,以哲理長詩《物性論》著稱於世。《物性論》一共分為六卷,其內容主要是闡明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尤其是原子論學說

關於希臘宗教的儀式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就很難理解為什麼伊壁鳩魯與盧克萊修要反對宗教。但是我們對於當時的宗教大多認識模糊,當時的宗教儀式很殘酷,經常需要用活人來祭奠。在對奧林匹克諸神的祭奠中、羅馬帝國出征的儀式中,都會有活人祭奠。知道了這些,我們就會理解為什麼伊壁鳩魯在提倡快樂的時候要反宗教、反恐懼。

經過研究證明,當時希臘有許多種信仰,它們非常野蠻。這些小的宗教後來被俄耳甫斯主義凝聚到一起,並在一部分人中流傳。地獄的說法便是這些人發明的,基督教只是後來借鑒了這種形式。當時人們便對死後受到懲罰感到恐懼,這一點在柏拉圖的《國家篇》中也有所體現。這種恐懼一直持續到伊壁鳩魯時期。

我們今天對於伊壁鳩魯的認識大多來自盧克萊修的詩歌。依我們今天的標準,伊壁鳩魯派的學說應該是消極的。但是在當時,它們卻是幫助人們擺脫恐懼的福音。

伊壁鳩魯所處的時代苦難極深,以至死亡都會變成一種受歡迎的解脫方式。但當時的希臘人非常頑強,他們努力建立起一種新的秩序,以擺脫馬其頓人統治期間造成的混亂。這些混亂加上精神病的折磨,讓盧克萊修把死看做是一種解脫。

伊壁鳩魯死後,伊壁鳩魯派迅速萎縮。儘管如此,這門學說還是延續了六百多年。奧古斯都時代之後的哲學家都轉向了斯多葛派。人們在生活中受到的苦難,只能到宗教裡面去尋找解脫。基督教把人類死後描繪得非常美好,以此讓人們忍受今生,死後得到解脫。這與伊壁鳩魯派的學說恰好相反。但是到了十八世紀末,一種類似於伊壁鳩魯派的學說在法國興起,之後又傳入英國。這種學說興起的目的便是反基督、反宗教,同當年的伊壁鳩魯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