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21章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

第21章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集體偏見,但是重要性卻非同一般,是此後至中世紀末許多規範制度的來源。這些政治學說對當代影響甚微,但是能很好地去瞭解當時的政治情況。他在這些學說中很少提到國外的政治制度,有也只是順口提及一下,甚至連亞歷山大的帝國也沒有提及。他完全沉浸在城邦制當中,並沒有意識到城邦制已經走到了盡頭,將成為歷史。希臘境內有眾多城邦,這也為他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基地。

正文之前亞里士多德說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最佳的受孕時間應該是冬天刮北風的時候;下流的話會引導人做下流的事情,因此不能說下流的話;太早結婚的話,容易生下體弱多病的女兒,妻子變得淫蕩,自己停止發育;最佳結婚年齡應該是女子十八歲,男子三十七歲。

正文之前的開場白結束後,進入正題。一開始,他就點明了國家的重要性:國家是最高層的集體,國家存在的目的是至善。夫妻組建家庭,家庭結合為鄉,鄉結合為國家。人、家庭、國家中,國家性質最優,因為全體優於部分。例如,手被砍下來就不能稱為手了,因為它失去了手的功能,只有依附於身體上才能發揮作用。同樣,人脫離了國家也不能成事。他還認為人是最壞的動物,有了法律才得以糾正,國家是法律存在的根本。建立國家不僅僅是為了聚在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追求善。

國家是由家庭組成的,要討論國家就先要討論家庭。當時奴隸是家庭的一部分,家庭中的主要關係便是夫妻、父子、主奴。當時主奴的地位差別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奴隸生來就是奴隸。並且,奴隸不能是希臘人,必須是外族人。當時還可以將戰俘作為奴隸,戰爭總是被奴役的人發動的,任何不甘心被奴役的人發動戰爭總被看做是正義的,沒有人認為自己天生就該被奴役,那究竟誰該被奴役呢?戰爭結果被看做是上天的旨意。於是,勝利一方便是主人,失敗一方便是奴隸。

亞里士多德教授亞歷山大大帝知識。公元前341年至公元前335間,亞里士多德擔任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對亞歷山大大帝進行道德、政治、哲學教育,對亞歷山大大帝思想的形成產生了重要作用

貿易方面的討論引發了爭議。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例如,鞋子用來穿是正當的,用來賣錢則是不正當的。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應該順應自然,貿易也不例外。交換地產、房產被認為是自然的,其餘生意都是不自然的,因為它們不可控。高利貸是最不自然的,因為錢的用途是交換,而高利貸的那種錢生錢則違背了錢的自然用途。

R. H. 托尼在《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一書中為資本主義辯護的時候,解釋了亞里士多德的這一觀點。

高利貸的定義古今有所不同,現在是指高利息貸款,古時候則指一切收利息的貸款。從古希臘一直到今天,有一部分人扮演債務人的角色,有一部分人扮演債權人的角色。每一部分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債權人讚成收利息,而債務人則反對。一般而言,地主都是債務人,商人則是債權人。亞里士多德代表的貴族階級,以及後來教會的資產主要是土地,所以他們反對收利息;猶太人為代表的商人的主要資產便是資金,所以他們贊成收利息。

之後隨著教會人員開始經商,哲學家以學校工資為收入,擺脫了與土地的關係,所以關於高利貸的爭論現已經不復存在。

對於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認為很糟糕。他反對柏拉圖將家庭取消,大家一起過集體主義生活。柏拉圖覺得讓孩子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父母,便會像對待父母般對待任何人。反之父母也一樣。亞里士多德則認為,共同的愛便是共同的忽視,對每一個人都好,其實便是對每一個人都不好。他還反對集體主義,我也贊成這一點,我在一篇文章中就指出,消除家庭,過集體主義生活使得整個國家看上去更像是僧院,只不過不用單身。

亞里士多德認為柏拉圖所說的集體主義,會導致人懶惰。相對來說,私有制更好一些。如果私心太重也是不行的,這就需要號召人們要有同情心和學會慷慨。甘於奉獻的前提必須是私有制。

亞里士多德一直說地位有高低之分是天經地義的,那麼地位不同的人能否平等參政呢?有人認為可以,他則反對。

政府的好壞體現在它是為了誰的利益,若是為了全體利益則是好政府,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則是壞政府。好政府有三種:君主制、貴族制、共和制;壞政府也有三種:僭主制、寡頭制、民主制。他認為,統治者的道德水平是決定政府好壞的關鍵。貴族有德,而寡頭有錢,有錢不一定有德。按照德行中庸說,他認為最有德的人,同時還需要有適量的資產,才能成為最幸福、最善的人。民主制與共和制的區別就在於,共和制中有寡頭制的成分。而君主制與僭主制只存在倫理上的差別。

當統治者是富人且不考慮窮人利益時便是寡頭政府,而當窮人有權利,但是不考慮富人利益時便是民主政府。

君主制好於貴族制,貴族制又好於共和制;民主制好於寡頭制,寡頭制又好於僭主制。這樣,亞里士多德變相地讚揚了民主制。

我們應該理解為什麼亞里士多德批評民主制,當時的民主與現在含義不同。民主選舉行政官的方式是抽籤,法庭成員也是抽籤選出的公民,公民大會高於法律。因此公民很容易被誤導作出錯誤決定。

亞里士多德曾經拿出很大篇幅討論革命。當時的革命主要是寡頭制與民主制的衝突,民主制代表人人平等的理想,寡頭制代表有才能的人享有更多權利的現實。兩邊代表了兩種正義,寡頭制精力更旺盛,比民主制更容易掀起革命。

社會的不平等,歸根結底是收入的不平等。寡頭制的擁護者便堅信財富與德行是成正比的,財富越多德行越多,財富越少德行越少。他們的例子是真正正直的人不可能去乞討。亞里士多德認為善人的收入應該是適量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這些觀點都是謬論的。

亞里士多德還諷刺了僭主制。他認為要想維持這種制度就必須使出一切卑鄙手段對付百姓,或者讓全民信仰並沉迷於一種宗教,這些方法被歷史證明無一奏效。

雅典第一位僭主庇西特拉圖。僭主是指通過不合法手段篡奪政權建立個人獨裁統治的人,他普遍出現於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各城邦。僭主在位期間,為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地位,一般都專制獨裁,同時實行鼓勵工商業發展和獎掖文化的政策。像庇西特拉圖統治期間,一方面削弱氏族貴族的權力,一方面提高工商業者和農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事雅典變得更加繁榮強盛。亞里士多德也曾說:「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有如黃金時代」

亞里士多德認為國家不應該追求對外擴張,因為那不是國家的目的。但是征討野蠻人是可以的。希臘人之間不應該征戰,因為希臘人不是野蠻人,也不應該是奴隸。儘管戰爭有時是達到和平的手段,但是國家的目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

既然不贊成擴張,那一個城邦的面積多大才算是合理呢?他認為國家太大則無法管理,能滿足自己需求,公民間互相認識以保證訴訟和選舉的公正,這樣即可。

亞里士多德認為國家不能太大,這是錯誤的。國家若是太小就不能在戰爭中保護自己。國家的大小應該取決於自我保護能力和工業技術。亞里士多德推崇的城邦制,根本不能抵禦敵人的進攻。今天一個小城邦想獨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真正的獨立需要具備擊敗一切敵人的能力。

亞里士多德對於公民的定義也非常有意思,他認為公民不應該從商,也不應該當農民。因為公民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應該耕種的是奴隸。北方人蠻橫,南方人聰慧,所以北方人應該做奴隸。希臘人智勇雙全,團結起來的話足以統治全世界。

《政治學》在最後部分中討論的是教育,這種教育只面向公民的孩子,奴隸們則是學習技術。制度不同,教育則不同,亞里士多德在這裡假設制度給每一個公民以平等的權利。孩子們學習各種知識,也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許學做生意,可以鍛煉身體,但是不能達到專業標準;可以學習繪畫、音樂,目的是為了欣賞美,而不是表現自己。總之,教育的目的是有「德行」,而不是有用。

教育應該造就什麼樣的人呢?亞里士多德認為是德才兼備的人。這種人不會存在於普通人中,而是存在於條件優越的貴族中。雅典的伯利克裡統治時代這種人很多,後來他們被沒有文化的人打敗,再之後這些貴族便用一切下流手段迫害對方,以保全富人階級。蘇格拉底之後,雅典仍舊是文化中心,而政權則落到野蠻的軍人政權手中。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文藝復興,其中羅馬帝國時期尤甚。

隨著雅典的伯利克裡時代的結束,有文化的富人階級開始與窮人對抗,對抗過程中前者變得越來越與後者相似,沒有文化可言。加之後來科學技術發展和教育的普及,古時候那種有文化的富人階級逐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