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20章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 >

第20章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

亞里士多德著作中關於倫理學的部分,大多被證明出自其學生之手。即使少數被認為出自亞里士多德的部分也存在爭議。我們在這裡不考慮這些問題,將它們當成一個整體來研究。

在倫理學方面,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當時社會中通行的觀點。這些觀點非常正派,沒有柏拉圖的神秘主義與顛覆傳統的觀點。但是將當時的行為準則應用於後世就比較不合適。其中的很多行為規範後來被人用來壓制青年的熱情,這也是讓人對這種倫理感到憎恨的原因。

亞里士多德認為善是靈魂的活動,是美好的。他贊同柏拉圖將靈魂分為理性與不理性兩部分。他還在此基礎上將不理性又分為兩類。在我們追求善的過程中,從某個角度講,不理性的部分也變得理性。

靈魂分兩個部分,道德也分兩種:理智的與道德的。理智的道德源自數學,而道德的道德源自生活。想要獲得道德,立法者應該在平時行為中下手,行為道德了靈魂便會道德。剛開始使人行為道德要用逼迫手段,直到人們在其中發現快樂。

亞里士多德有一種關於德行的中庸之說,即每種德行都有兩個極端,每種極端都是罪惡。例如,懦弱與莽撞是勇敢的極端;傲慢與下賤是不卑不亢的極端;唯唯諾諾與放浪形骸是光明磊落的極端。真理性原則不適合這種說法。

亞里士多德在道德問題上的看法,大多是當時貴族社會的世俗觀念,與今天有很大差異。現代而言,正義包括平等;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正義不包括平等。

他所說的正義是有區分的,父親有父親的一套正義,兒子有兒子的一套正義。奴隸能否成為主人的朋友?亞里士多德從正義的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作為工具來說,奴隸不過是活工具,工具不可能與人成為朋友;作為人來講,人與人之間可以交友,因此奴隸可以與主人交朋友。

父親可以不認兒子,但是兒子不能不認父親,因為他欠父親的永遠償還不完;每個人作出的貢獻不同,應該接受的愛也不同;丈夫、父親、國王應該比妻子、兒子、百姓受到更多的愛。美滿的婚姻應該是男女各主其事,互不干涉。

亞里士多德按照自己的標準認為,最好的人應該可以驕傲,但是不能太過。不能看不起自己,可以鄙視該鄙視的人。這與基督教中完人的標準大不相同,也反映了教內教外的倫理差異。

擁有善最多的人,就是價值最高的人。這種人在社會中非常少見。之所以少見並不是擁有德行太困難,而是擁有德行靠的是權勢和特殊身份。在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中,倫理學從來都是和政治學聯繫在一起的。他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其次是貴族制。他認為君主和貴族是價值最高的,擁有德行最多的,但這也是普通老百姓學不來的。

這引發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倫理的,也可以說是政治的。如果一個社會根據自己的政治體制,將最好的資源只供給少數人享用,這是否是道德的。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都認為這是道德的,民主主義者、基督教徒、斯多葛派認為這是不道德的。基督教徒與斯多葛派注重德行,認為德行是最美好的事物,正義在他們眼中影響很小。民主主義者注重權利和財產,最起碼在政治領域內應該公平,要不然就是不正義的。

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創立的學園。在學園講學期間,亞里士多德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亞里士多德講課時有一個習慣,邊講課,邊漫步於走廊和花園,正是因為如此,學園的哲學被稱為「逍遙的哲學」或者是「漫步的哲學」

斯多葛派與基督徒的觀點認為德行是不分身份的,而亞里士多德認為奴隸和奴隸主的德行不應該一樣;前者認為驕傲是一種缺點,亞里士多德則提倡驕傲;前者讚賞謙卑,亞里士多德則認為謙卑有罪。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認為德行有高低之分,理智德行最高。基督教則不承認德行有高低之分,為的是讓所有世人,包括最底層的人也能擁有德行。

亞里士多德將倫理學與政治學聯繫到了一塊,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能享有最高的德行。如果他的想法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社會,而非只為少數幾個人著想,那麼這種社會中就少不了人們之間的高低之分。管絃樂隊中的小提琴要比雙簧管重要得多,儘管誰都不能缺。這也體現在近代的政府體制中,近代的民主國家中無論是哪個國家,無論它多麼民主,它都將權力集中在總統或者首相一個人身上。他們身上必須有不同於凡人的品質。人們對他的尊敬肯定多於普通工人,這種更多的尊敬其實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倫理」享有更多的德行。

基督教將德行與其他優點區分開來,更像我們今天。你會寫詩、會畫畫,並不代表你是有德的;才能不是道德,並不是有才能就更容易進天堂。道德更重要的體現是如何選擇,當面臨事情的時候,往往有兩個選擇——一善一惡,或者有一個相對更善,做對了選擇便是有道德的。道德的重點在於避免邪惡,而不在於選擇積極。因此,並不是聰明的人就比愚蠢的人更有道德。這也使得很多優點被排斥在道德倫理之外。

這種觀點在近代遭到了一些哲學家的反對,他們認為應該先給「善」明確定義,然後再考慮如何實現。

倫理學中,德行有時被看做是目的,有時被看做是手段。亞里士多德將德行看做是手段,是獲得幸福的手段。但是又將德行包括在目的之內,靈魂以德行為目的進行追求,就能得到善。我認為亞里士多德的意思是:實際行動中德行是手段,作為最高的理智的德行,它是目的。基督教中認為,道德本身比作為手段獲得的結果更好,人們喜歡道德是因為它本身,而不是以它為手段產生的後果。好心有時候會辦壞事,不管事成與否人們都喜歡「好心」,對結果則不然。除非將善定義為德行,不然所有的德行都是追求善的手段。亞里士多德大體同意這一點。

亞里士多德還在《倫理學》中拿出不少篇幅來談論友誼,及其他感情問題。他認為完美的友誼只存在於德行高的人之間。人不應該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做朋友,因為身份有高低,付出得到的愛便有高低。也不能同神交朋友,因為神不愛我們。他還說善人會愛自己,惡人會恨自己,因此善人能同自己交朋友,惡人則不能。他還認為人是需要同類的動物,無論是好事壞事都願意同朋友分享。

在亞里士多德的觀念中,快樂不同於幸福,並提出三個觀點:(1)快樂一直都是不好的;(2)個別快樂是好的,大多數是不好的;(3)快樂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他用痛苦來反駁第一點,痛苦是不好的,那快樂就應該是好的。他還認為快樂不單是來自肉體。無論是什麼動物,都會感到快樂,但只有人的快樂來自理智。他還認為神享受的快樂是單純的。

到此為止,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都是常識的,下面是唯一不是常識的學說。他認為有德的行為造就幸福,越有德越幸福。最好的幸福是靜觀狀態的,戰爭、動亂都是動態的。靜觀導致悠閒,悠閒是幸福的本質。次等的幸福是作為手段的德行。人不可能處於靜態,但是動態中的生活依然分享著理智的神聖,哲學家最理智,因此是最幸福的。

談到這裡,《倫理學》便結束了,剩下幾段是向下一章的過渡而已。

最後,讓我們探討一下《倫理學》的優點和缺點。與其他學說不同,倫理學沒有對錯之分;我們可以在天文學方面說亞里士多德錯了,但是不能在倫理學上這樣說。這裡總結的三個問題既是關於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的,也可以放到其他研究倫理學的哲學家身上。問題是:(1)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是否存在內在一致性?(2)他在倫理學上的觀點是否與他在其他學說上的觀點相一致?(3)他的倫理學觀點符合不符合我們個人的倫理觀念?

工作中的亞里士多德

下面我們依次來考慮這三個問題,依據是《尼各馬可倫理學》中的倫理理論。

(1)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大體是一致的。其中善就是幸福,幸福的體現是成功。這一學說非常好。德行有兩個極端的中庸說則不太好,它不符合亞里士多德的理智靜觀;不過可以辯解說,德行的中庸之道與實踐的德性有關,而與理智的德行無關。關於立法者,立法者應該引導青少年從生活中發現快樂;他同樣可以引導青少年走入歧途,因此就有必要要求立法者擁有更高的智慧。這跟柏拉圖的觀點相似,領導者必須更有智慧。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而非倫理學問題。

(2)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是形而上學的,倫理學也不例外。他認為目的因在引導科學發展,這就暗含著他相信宇宙發展的目的論,即宇宙為了某一個目的而發展。他認為變化體現在「形式」的變化中,追求德行會增加「形式」變化,從而推動變化。他有一部分倫理學不是形而上學的,但是並沒有與其他部分相違背。

(3)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中強調不平等,這會讓近代人感到彆扭和不適,但是我們將其拿到自己身上來看的時候,發現這種不平等是存在的。他不但說不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正義標準,還主張將最好的資源供少數人享用。

康德受基督教的觀點影響,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兩個人發生爭鬥,怎樣決定誰對誰錯呢?沒有地位之分,誰又該作出讓步呢?邊沁和功利主義者認為正義就是平等,如果兩人發生衝突,應該讓正義的一方獲勝,也就是持有更多幸福的人、好人獲勝,應該將幸福更多地分配給更有德行的人。按照這個觀點,正義與否只考慮擁有的幸福量,與階級、地位無關。這與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正義的觀點不同。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正義的觀點流傳至今,他們認為人或物都有界限,越界就是非正義的表現。人的能力、地位不同,界限也不同,或大或小。界限越大享有幸福越多,天經地義。

亞里士多德學說中感情色彩很淡,他談到了許多人的苦難,但是並沒有表現出仁慈。他很理性,也很鐵血,將這些苦難歸為罪惡。

也可以說《倫理學》是冷冰冰的,缺乏人類的溫情,當時的哲學氛圍便是如此。在他的闡述中透露著一股傲慢,沒有一絲對他人的關懷。在道德描述上可以看出,他沒有經歷過多少苦難。他的學說適用於那些閒適的人,或者是無慾無求的人。但是對於苦難、對於宗教,他卻沒有提出什麼建議。因此,《倫理學》終究是一本存在內在缺陷的書,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