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16章 柏拉圖關於「不朽」的觀點 >

第16章 柏拉圖關於「不朽」的觀點

柏拉圖有一篇對話名為《斐多篇》,內容非常有意思。描寫的是蘇格拉底在臨死前的談話。柏拉圖在這篇對話中表達了自己最崇敬的人應有的優點:睿智、善良、藐視死亡。《裴多篇》對於自由思想家的重要性不亞於十字架對於基督教徒。《裴多篇》中的談話後來發展為基督教的一些重要學說,成為神學的一部分;要是沒有柏拉圖,這部分神學將無人能解。

從《克利陀篇》中我們得知,蘇格拉底的一些弟子和友人曾經計劃帶蘇格拉底逃亡特薩裡亞。但是蘇格拉底沒有逃走,他認為無論判決公平與否,他都不能逃避。他提出了一個後來成為基督教教訓的言論:「無論別人如何待我們,我們都不能抱怨。」蘇格拉底還設想了自己同雅典法律之間的一場對話,最後雅典法律說雅典人民應該尊敬雅典法律,比兒子對父親,奴隸對主人還要尊敬,如果你不喜歡雅典,你應該離開。蘇格拉底決定留下來接受死刑。

臨死之前蘇格拉底被允許同親友進行談話,他支開哭哭啼啼的妻子,以免談話被打亂。

蘇格拉底同朋友和學生們說,具有哲學精神的人不懼怕死亡,但是不能自殺,因為自殺是違法的。他還解釋了其中的原因,他說人就好比是囚犯,時間就好比是牢獄,囚犯不能私自逃出牢獄。他還把人比做牛馬,把神比做牧人,沒有牧人願意自己的牛馬死去。這些解釋帶有明顯的基督教思想。

蘇格拉底認為死亡不過是將靈魂同肉體分離開來。這正契合柏拉圖的觀點,就是美與醜、善與惡、理智與感覺、靈魂同肉體都是一一對應的。基督教也應用了這個學說,但是並沒有完全應用。因為那樣就承認了上帝不但製造了善,還製造了惡。

蘇格拉底與他的學生討論學問

認識到思想與實物之間的區別是從宗教上開始的,這一認識最早發端於認識到靈魂與肉體的分離。柏拉圖想說明的,也是這一點。

《裴多篇》中蘇格拉底還宣揚了他的苦行主義。他的苦行主義的主旨不是提倡禁慾,儘管他也認為應該節制,但是他的主旨是哲學家不能成為慾望的奴隸。他平時不飲酒,但是比誰喝的都多,從來不醉。他提倡的是不要沉溺於酒中,而不是禁酒。同樣,他認為哲學家不要沉溺於肉體的快樂,應該注重靈魂。

這種學說後來被歪曲了,變成了禁慾主義;哲學家應該做的其實不是禁慾,而是將興趣轉移到別的事情上。看來哲學家對待結婚生子也是抱著這樣的態度,這就能解釋為什麼蘇格拉底的妻子是位悍婦了。

蘇格拉底繼續說,哲學家將肉體同靈魂分離開來,但是其他人卻認為肉體快樂是人活著的唯一目的。這些人認為如果不追求肉體快樂,就會有德行。這是錯誤的。很多教士摒棄了肉體快樂,但是他們迷戀上了權勢,打著教會的名義滿足私慾;希特勒對感官上的享樂基本上不再感興趣,而他心裡的統治慾望卻是最大的魔鬼。

柏拉圖將許多影響後來基督教的知識都歸於蘇格拉底名下。蘇格拉底說,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不是真實的,身體是獲取知識的障礙,真正的知識是通過思想體現的,而不是感官。這段話中,蘇格拉底拋棄了所見所聞,拋棄了經驗主義。當時的哲學家都不注重記錄見聞,所以只能流傳下來邏輯、數學之類的知識。但是邏輯與數學並不是實物,看不見、摸不著。接下來的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便是從看不見的數學、邏輯中提取理念,然後將理念等同於善,並認為善就是實在,因而推導出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後世一直有人試圖證明善等同於實在,也就是真。但是,蘇格拉底認為這是不言自明的。瞭解柏拉圖的前提就是承認這一點。

蘇格拉底還說,心靈摒棄肉體的歡樂,才能發現最好的思想,才能發現真、善、美、正義和事物的本質。這些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只有心靈能看到。因此,當我們沉溺於肉體的歡快之中時,是不會得到真理的。這種觀點否定了科學上的觀察和實驗能獲取知識。

肉體是我們同這個社會聯繫的媒介,柏拉圖認為我們的肉體帶有罪惡:一是阻礙我們看清這個世界;二是慾望的根源,影響我們獲取知識。

他認為人類的進食、生病、肉慾等都是肉體給我們帶來的煩惱,這些煩惱阻礙了我們思想;還有戰爭、殺戮、黨閥之爭也是為了肉體的享樂,這讓人不能安心從事哲學研究;肉體的種種麻煩會打斷我們的思考和研究,使我們不能獲得知識和真理。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擺脫肉體,讓靈魂獨立;只有死後才能擺脫肉體,也就是只有死後我們才能獲得知識和真理。因此,真正的哲學家永遠在追求靈魂的獨立。

柏拉圖認為錢是戰爭的原因,而爭奪錢則是為了肉體的享樂。這個觀點的前半部分同馬克思的觀點一樣。柏拉圖認為一個人只要放低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完全可以不靠錢生活。他還認為哲學家不應該從事體力勞動。不從事勞動,哲學家只能靠別人生活。因此,在窮困的國家不可能存在哲學家,雅典則可以。看來,思想和知識的得來也少不了經濟條件。

在這一點上,神秘主義的觀點不同。蘇格拉底認為智慧的得來需要依靠經濟條件,但是印度或者西藏的聖人什麼都不需要,只需苦坐參悟,便被認為是有智慧的聖人。

在《裴多篇》中,有人懷疑蘇格拉底靈魂不死的說法,蘇格拉底便對此進行了論證,但是我認為這次論證非常勉強。

首先,蘇格拉底認為萬物都有對立面,萬物都產生於對立面。生與死是對立的,身體死去便將隱藏在身體中的靈魂激活。像種子一樣,種子死去,生出一株植物。

接著,蘇格拉底認為知識不是得來的,而是本身就有的,發現知識的過程就是不斷回憶的過程。只有靈魂能得到知識,知識又是潛伏在人身上的,因此靈魂也就是一直存在的。

在《美諾篇》中,蘇格拉底堅持知識就是記憶說法,並進行了證明。蘇格拉底問一個奴隸關於幾何的問題,奴隸給出了答案,從而得出結論奴隸掌握幾何知識,但是自己並不知道。他因此得出,智慧一直潛伏在人身上的靈魂中。

但是,從奴隸口中得到的知識是片面的。奴隸不可能知道關於金字塔建造和特洛伊戰爭的問題,只知道那種人人皆知的邏輯和數學問題。而柏拉圖把這些片面的問題等同於知識。

讓我們舉一個數學的例子來看一下這種說法對不對。數學中有相等這個概念,但是在現實中沒有東西是絕對相等的,只能是大致相等。我們說一根棍子的長度是一公尺,這只不過是一種表述,現實中它絕對不可能正好是一公尺。因此奴隸知道的知識是錯誤的。即使假設有絕對相等這個概念,奴隸知道一根棍子的長度是一公尺也是經驗的積累,年齡太小的奴隸可能就不知道,或者給出的答案差距很大。

還有,只有我們生前是靈魂的狀態存在,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知識;但是,既然我們生前是靈魂狀態存在,我們的今生又是來世的前生,那我們現在也應該是靈魂狀態存在。這就產生了矛盾。因此,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知識就是回憶,生前已經具備的說法是錯誤的。

《裴多篇》中,聽完蘇格拉底的論證,西比斯說:「你已經證明了生前存在靈魂,但是你還沒有證明死後靈魂照樣存在,同生前一樣。」蘇格拉底說:「對立面之間互相產生,問題可以被拆分,這些都是發生在複雜的事物上。哲學上的理念是最單純的、不可分解的,靈魂便是一個理念,是單一的,始終保持一個狀態,因此是永恆的。好比美好的事物在不停地變,而美好是不變的。」

他還認為,靈魂借助肉體對這個世界進行感知的時候,就會陷入迷亂。肉體會將靈魂誤導。而當靈魂擺脫肉體,他便變得睿智、純潔。

哲學家的靈魂從出生起便脫離了肉慾的享樂,這樣在他死後就可以同眾神在一起。如果靈魂貪戀肉體的享樂,死後靈魂便會根據生前的所為進入到動物的體內,來生變做牛馬之類的動物。

《蘇格拉底與阿爾西比亞德斯作戰》。阿爾西比亞德斯是雅典傑出的政治家、演說家和將軍。既曾率領雅典軍隊成功抵禦過斯巴達的進攻,也曾率領斯巴達軍隊重創雅典

只有真正的哲學家和愛知識的人的靈魂死後才能與神同在。這就是哲學家不貪圖享樂的原因,因為身體不過是靈魂的暫住地,是一個牢獄。如果貪圖享樂,那就是在牢獄中犯錯,罪上加罪。為什麼要節制呢?因為快樂和痛苦的感情會讓靈魂和肉體結合到一起,靈魂終將被肉體誤導。

有人說畢達哥拉斯認為身體是琴,靈魂是樂曲,琴碎了還會有樂曲嗎?蘇格拉底否定了這種說法,認為靈魂是單一的,樂曲是複雜的,靈魂不是樂曲。

蘇格拉底進一步描述了自己對於靈魂的見解。他認為人死後,善者靈魂升天,惡者靈魂下地獄,普通人靈魂入煉獄。

在這篇對話最後的總結中,裴多說:「這個時代中,蘇格拉底是最睿智、善良、正直的人。」

通過柏拉圖的描寫,我們認識到了蘇格拉底,他也成為哲學家眼中的典範。在倫理學方面,他的優點是胸襟寬廣,臨死前都不忘開玩笑。還有就是他堅持自己的真理。他的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喜歡詭辯。並且有時候會有小人心態,比如沾沾自喜。他不懼怕死亡,因為他認為死亡是為了去與眾神一起享福,這一點讓人對他的勇敢表示懷疑。他不用科學的方式證明真理,而是自己建立起一套倫理學標準,並想盡方法證明宇宙符合他的標準,這是對真理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