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14章 柏拉圖的烏托邦 >

第14章 柏拉圖的烏托邦

《理想國》是柏拉圖最重要的一篇對話,這篇對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中他提到一個理想國,這也是最早的烏托邦。第二部分是討論哲學家的定義,因為他認為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第三部分中主要討論各種體制的利弊。

《國家篇》中最開始要討論什麼是正義,最後由於從大處往小處看更容易,所以轉向討論什麼是國家的正義。這裡他先假設出有這麼一個美好的國家,然後再去討論它身上哪些美屬於正義。

下面就是柏拉圖描繪的烏托邦的大致輪廓。

他認為這個理想國中應該有三種人:普通公民、士兵、衛國者。衛國者的人數要比另外兩種少得多,但是只有他們有政治權力。其他兩種人中特別優秀的孩子可以得到提拔,衛國者中非常差的人可以被降級。

柏拉圖主要討論了衛國者這一階級,他從教育、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面考慮了如何才能使衛國者更好地為國家服務。無論哪個方面,他都提出了許多建議。

第一個方面便是教育。理想國的教育分兩部分:音樂和體育。在當時音樂和體育的含義比今天廣泛,相當於現在的文化和運動。

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養成紳士,類似於十九世紀的英國,當時的雅典也存在著一群想要獲得更多政治權利的貴族。紳士風度不過是獲得更多權力的工具罷了。理想國中的貴族是權力的擁有者,無須爭取。

教育主要是培養人的品質,既要勇敢,又要有禮。青年們被允許接觸的音樂和書籍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就連給孩子講故事也只能講官方規定的故事。像荷馬史詩這樣說神壞話的故事是不允許講的。此外,荷馬對死亡的描述太過可怕,而理想國中的青年必須不怕死,並且樂於戰死沙場。另外,荷馬史詩中描寫神放聲大笑和舉辦奢侈的宴會也不符合禮儀和節儉。

為了好壞分明,柏拉圖建議戲劇中的正面形象必須由好人扮演,負面形象則由罪犯扮演,不能顛倒,並且好人不得扮演女人和奴隸。這明顯是不符合戲劇本身特點的,最後柏拉圖乾脆將戲劇從理想國中取締。

音樂方面嚴禁呂底亞和伊奧尼亞的樂曲,因為這些樂曲中含有讓人消極的成分。被允許的只有表現勇敢和和諧的音樂。

在個人體質方面訓練比較嚴,只允許吃魚和肉,而且必須是烤的,還不能加佐料。柏拉圖聲稱這種飲食讓人永不生病。

到了一定年齡之後,青年人被有組織地安排接觸各種誘惑,例如恐怖、情慾等等。接觸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經得起誘惑,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衛國者。

經濟方面實行共產主義,每一名衛國者只有一處小房子和簡單的食物,沒有其餘個人財產。人們之間沒有貧富之分。這一切都是為了理想國中的全體人民,而不是某一個階級。

甚至,柏拉圖認為朋友之間也要實現共產主義,包括妻子、孩子。他認為男女是平等的,女孩子也應該接受同樣的教育,並且同樣能成為優秀的衛國者,也同樣可能成為優秀的戰士。

被選定當衛國者的男女需要住進同一間房屋,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在一個節日中,他們需要抽籤互相配對,然後進行生育。這種配對不是固定的,還會根據生育能力進行調節,總之一切以生育為第一位。孩子一出生就將被帶走,沒人知道哪個孩子是自己的。生孩子需要國家批准,否則違法。男人二十五歲至五十五歲,女人二十歲至四十歲之間,這個年齡段內的性生活是受管制的,不在這個年齡段內不受管制,但是不能懷孕。在理想國,婚姻是個人對國家盡的一場義務。

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便稱每一個長輩為父母,這彷彿又回到了原始社會。父母與子女間禁止結婚,兄弟姐妹間禁止通婚。但是沒人知道誰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柏拉圖與別人討論學問

柏拉圖這麼做是為了淡化私情,以求從精神上消滅私有,徹底實行共產的精神。出家人之所以不能結婚可能也是出於這個緣故。

神學方面,理想國中政府製造出神話是為了蒙騙公民。柏拉圖說過,撒謊是政府的特權。比如他們用抽籤的迷信方式安排婚姻,欺騙公民。柏拉圖希望有一些神話能蒙蔽欺騙所有人,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其中有一個神話是最重要的,在這個神話中神用金子造了衛國者,用銀子造了士兵,用銅和鐵造了普通公民。金子造的人管理國家,銅和鐵造的人從事勞作。而且階級是繼承來的,這樣才有條理。這種神話被世世代代灌輸給青年,直到被人接受。

柏拉圖認為用兩個世紀的傳承教育就能使人們相信這個神話,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柏拉圖應該認識到這種強制灌輸知識的方式與哲學的精神相違背。

前面全部的討論都是以「什麼是正義」為目標,最終在第四卷中得出了結論。柏拉圖的結論是,人人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本職工作,不插手別人的事務,這樣整個國家就是正義的。幹好本職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這與我們今天對正義的定義有很大差距。

一開始希臘人就認為宇宙安排好了一切,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有他固定的位置。這裡的宇宙不是指神,因為就連宙斯的神位也是宇宙安排好的。這種認識使得他們認為一切都是天定、都是必然、都應該遵守秩序,這就是正義。任何想突破秩序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這些思想後來影響到了哲學,出現了萬物不變和無物不變的爭論。這便是柏拉圖筆下的正義的根源。

現在我們提到正義就會想到平等,因為它們同屬民主的特徵。但是柏拉圖筆下的正義與平等沒有關係,當時的正義主要在於財產權。柏拉圖曾經在《國家篇》一開始就說正義在於償還債務,雖然他放棄了這種說法,但是這種思想一直貫穿全篇。

我們來分析一下柏拉圖對正義的定義。

首先,它為權力的不平等也可以稱為正義提供了依據。他認為衛國者的繼承製加上獨享的良好教育能使得他們一直保持智慧上的優勢。當其他階級出現了更有智慧的人便是不正義的。他也提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把這些人提升為衛國者。讓足球運動員去踢球,讓鐵匠去打鐵,這都是最合適的,但是在執政方面則不能說哪些人是專業的。即使將國家政權交給特定人群,比如衛國者去管理國家,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有私心,不會為自己的小集團謀私利。

其次,柏拉圖所描述的「正義」都是基於國家而言,而這個國家是假設出來的。他認為正義就是每個人各司其職,幹好本職工作。但是怎麼給每個人分配工作呢?古埃及和印加人都是子承父業,但是在理想國內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於是工作就只能由國家來分配。某些職業對於專業技術要求很高,但統治者卻可能會認為它是有害的,比如柏拉圖對於詩歌的認識,因此國家就會帶有統治者的色彩,變得片面了。

這樣的國家是僵硬的,沒有生氣的,它會在城邦之戰中取得勝利,但不會在科學和藝術上取得成就。這一點類似於斯巴達。柏拉圖曾經見識過雅典被斯巴達戰敗,建立起一個比斯巴達還要強大的國家可能就是他的目標。

在烏托邦的身上,寄托著創造者的理想。什麼是「理想」呢?它不同於對吃喝方面的慾望,並且與個人以及現狀沒有關係。可以說,理想就是理論上的,與現狀沒有關係的一種願望。並且這種願望不是個人的,而是希望大家共有的。比如人人有飯吃、人人待人友善,等等。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存在差異的,存在差異就會產生矛盾。解決這種矛盾,輕則由個人根據感情決定;嚴重的則發動戰爭解決。科學的事情可以以事實說話,但是倫理上的事情則不可能,只能化身為最原始的爭論。

這種觀點在《國家篇》中被特拉西馬庫斯提出;特拉西馬庫斯,歷史上確有其人。當年聽到蘇格拉底同別人談論正義後,他表示反對,他認為蘇格拉底很幼稚,並說「所謂正義,不過是強者的利益而已」。

蘇格拉底對此進行了辯護,他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倫理上有沒有關於「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的統一標準?我們可以說雪是白的,愷撒死於刺殺,這都是毫無爭議的;但是我們說「快樂是好的」,這句話對不對呢?倫理上講的快樂是什麼?它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樣的問題有統一答案嗎?如果有的話,這個標準就可以作為個人行為和政治行為的理論基礎。但是如果沒有的話,只要存在利益分歧,就會有不同的標準,並且之間會發生衝突。

西方人想像中的理想國度「烏托邦」

對此柏拉圖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倫理上的好壞也是有標準的,比如他就確信存在「善」。他還認為,這個問題上如果有爭議,並不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而是肯定有一方是錯誤的。在他看來,倫理問題與科學問題一樣,非對即錯。

柏拉圖認為自己能證明國家是好的;但是有一些民主主義者認為國家是壞的;還有一些人認為,你覺得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你覺得它是壞的它就是壞的。如果既有人覺得好,又有人覺得壞,那它就是存在爭議的,它的好壞由雙方鬥爭的結果來定。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雙方的代表都有許多著名的哲學家。但是在當時,大家都相信柏拉圖的觀點。

人們經常用統一的標準代替真理,這是錯誤的。伽利略那個年代,很多東西都是被大家統一接受的,但都被伽利略證明是錯誤的。這說明在大家的認識之外,還存在著一個標準,宗教方面也是如此。不過這些標準與科學上的事實不同,並不是非對即錯。

柏拉圖的理想國並不是我們今天認為的是一個幻想,當時柏拉圖也許真的想要去實現它。他的許多規章制度是經過斯巴達驗證過的,當時哲學家從政是完全可行的,畢達哥拉斯就是一個證明。當時殖民地非常自由,柏拉圖及其追隨者要是想去西班牙沿海地區建立起一個理想國是完全可行的。可惜當時柏拉圖沒有這樣做,他去了科林斯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的殖民地商業城邦敘拉古,而當時的敘拉古正處於戰爭狀態,忙於與迦太基人爭奪海上貿易霸權,他的政治抱負也隨之破滅。再之後馬其頓興起,諸城邦衰落,這種政治實驗也變得徹底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