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 > 30. 別人的回憶 >

30. 別人的回憶

艾莉希亞清楚地記得曾參觀雅典的帕提儂神廟,也記得當時貼近觀看這座華麗地聳立在雅典衛城之上的廢墟,並不如在遠處觀看那樣震撼。不過,艾莉希亞從未去過雅典,因此她記得的是參觀帕提儂神廟,而不是記得「自己」曾經參觀帕提儂神廟。
並不是艾莉希亞被欺騙了,她記得的是整個參觀過程,只是她擁有的是植入的記憶。她的朋友梅蒂曾經去希臘度假,回來後去了柯達的記憶沖印店將她的假期回憶刻錄到了光盤中。之後艾麗希亞拿著這張光盤到同一家店,將光盤中的記憶上傳到她的大腦裡,因而擁有梅蒂所有的假期記憶;對她來說,這些記憶就跟其他記憶一樣,都是以第一人稱觀點的回憶。
然而,令人有些不安的是,梅蒂與艾莉希亞已經交換記憶許多次,因此她們似乎擁有完全相同的過去。雖然艾莉希亞知道,實際上她應該說自己記得的是梅蒂去希臘度假,但是在談話時很自然就會說成是自己的度假回憶。可是,你怎麼會記得自己從未做過的事呢?
資料來源:德裡克·帕菲特,《理與人》第80節,牛津大學出版社,1984。

有時候思想實驗會把我們既有的概念延伸得太遠,反而破壞了概念,本案例似乎就是如此。說艾莉希亞記得曾去過希臘似乎不對,但與此同時,艾莉希亞記得的內容又不僅僅是梅蒂去過希臘。我們似乎想像出了一個不是記憶卻極其接近記憶的回憶形式。

哲學家們稱這類回憶為「准記憶」。這種記憶似乎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有趣橋段,但事實上,准記憶的可能性在哲學上具有重大意義。原因如下。

在人格同一性的哲學理論中,有一種被稱為心理簡化論。這種理論認為,個人人格的持續存在,是以精神生命的持續存在為條件,而不一定以特定的大腦或身體的存在為條件(雖然事實上我們目前仍需大腦或身體)。只要我的「意識流」持續,我便持續存在。

心理持續性要求很多東西,其中包括信仰、記憶、人格與意圖的持續性。所有這些事物都會變化,但它們都是漸進的,而不是突變。自我就只是這些要素的結合:它不是一個分隔的實體。

但個人的自我難道不是由信仰、記憶、人格與意圖這些事物「構成」的嗎?事實上,自我「擁有」這些事物。所以必須先有自我,才會有這一切。例如,你記得曾登上埃菲爾鐵塔,要記得這件事的前提是你曾經參觀過鐵塔,但如果記憶這個概念是以你存在的概念為先決條件,那麼你的持續存在就不可能仰賴記憶。若我們有記憶,就表示自我肯定已經存在於「某個地方」,記憶不可能是自我的基石。

然而,准記憶的觀念卻挑戰這種說法。准記憶顯示,第一人稱回憶就算沒有人格同一性也能存在。艾莉希亞擁有的准記憶中的體驗不是她的,這就表示第一人稱的回憶可以是構成自我的基石。自我之中有一部分是第一人稱回憶構成的:是記憶,而非准記憶。

不過,當然,如果我們的自我是由我們的記憶構成,當我們的記憶與其他人的記憶混雜在一起時(比如艾莉希亞的例子),會發生什麼呢?我們的記憶衰退或欺騙我們時,又會怎樣?隨著記憶的可靠性越來越低,自我的邊界會不會開始瓦解?我們對老年癡呆症的恐懼說明我們已經意識到這是會發生的,同時這或許也加強了心理簡化論的主張。

請看其他問題
2. 瞬間移動裝置
38. 我是大腦
65. 靈魂寄居
88. 完全失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