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血與火(龍之傢族) > 龍有三個頭 伊耿一世國王的政策 >

龍有三個頭 伊耿一世國王的政策

伊耿·坦格利安一世不止是聲名卓著的戰士和維斯特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征服者,許多人更相信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和平年代取得的。人們說,鋼鐵、烈火和恐懼鑄就瞭鐵王座,但它冷卻之後卻為維斯特洛全境主持瞭正義。

作為國王,伊耿一世的政策基石是將七大王國融入坦格利安傢族治下的大一統。為此他作出巨大努力,吸納王國各地的男性貴族(甚至包括少數女性)加入自己的朝廷和禦前會議。他鼓勵從前的對手送子嗣(主要是排行靠後的兒女,諸侯們大都寧願把繼承人留在身邊)入宮,男孩被任命為侍者、侍酒和侍從,女孩作為兩位王後的侍女和女伴。這些少男少女在君臨親眼見證瞭國王如何治理天下,逐漸將自己視為一個大國的忠實臣仆,而不隻是西境人、風暴地人或北境人。

坦格利安傢族還為國內相隔遙遠的貴族傢族達成瞭許多聯姻,以期促進各被征服地區間互通有無,最終將七國合而為一。伊耿的兩位王後維桑尼亞與雷妮絲尤其樂於牽線搭橋。經由她們的努力,鷹巢城公爵羅納·艾林娶瞭臨冬城公爵托倫·史塔克的女兒,凱巖城羅倫·蘭尼斯特的長子繼承人娶瞭青亭島雷德溫傢的姑娘。塔斯的“暮之星”生瞭三胞胎女兒,雷妮絲王後替她們分別安排瞭與科佈瑞傢族、海塔爾傢族和哈爾洛傢族的婚約。維桑尼亞王後更鑄就瞭佈萊伍德傢族與佈雷肯傢族間的雙重婚約,這兩傢的恩怨根深蒂固、延續千百年之久,這次分別用一個兒子迎娶對方的一個女兒,以期達成和解。當在雷妮絲身邊服務的羅宛傢女孩與廚工私通並懷上孩子後,王後找來一位白港的騎士娶瞭她,又找到一位蘭尼斯港的騎士情願收養她的私生子。

伊耿·坦格利安無疑在所有國傢大事上持有終極權柄,但放眼其整個統治期,維桑尼亞和雷妮絲始終是其得力的左膀右臂。或許除傑赫裡斯一世國王之妻、“善良王後”亞莉珊之外,七國歷史上還沒有別的王後能像“龍王”的姐妹們那樣在國策上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國王無論去哪裡旅行,通常都會帶上一位王後,而讓另一位王後留守龍石島或君臨——被留下的王後往往會坐上鐵王座,處理呈上來的一應事務。

伊耿雖然指定君臨為王都,將鐵王座安置在伊耿堡煙霧繚繞的長廳內,卻不過隻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此逗留。他在龍石島上先祖們的城堡中度過瞭同樣多的日夜——龍山下那座城堡比伊耿堡大上十倍,也更為舒適、安全和熟悉,“征服者”有一次甚至聲稱自己喜愛龍石島的氣味,那裡帶咸味的空氣總是彌漫著煙霧和硫磺的味道。總體而言,伊耿每年中會有半年待在兩座居城,在兩邊的時間各占一半。

剩下的半年他用於無窮無盡的王傢巡遊,把宮廷從一座城堡帶到另一座城堡,依次拜訪各大傢族。海鷗鎮、鷹巢城、赫倫堡、奔流城、蘭尼斯港、凱巖城、秧雞廳、古橡城、高庭、舊鎮、青亭島、角陵城、岑樹灘、風息堡和暮臨廳都有幸多次招待國王,但伊耿並不拘泥於此,他興之所至,可以把王傢巡遊隊伍——有時多達一千名騎士、領主和貴族仕女——帶到任何地方。他去過鐵群島三次(兩次去派克島,一次去老威克島),征服十九年在姐妹屯待瞭半個月,還六度造訪北境(三次在白港開庭理事,兩次在荒塚屯,一次在臨冬城,那也是國王於征服三十三年的最後一次王傢巡遊)。

“平叛的最好方法是扼殺它於搖籃之中”,當有人對伊耿的不斷出行提出疑問時,他說出瞭這句名言。伊耿認為,隻消讓蠢蠢欲動的諸侯看到他威風堂堂地騎著“黑死神”貝勒裡恩,身邊有數百名穿絲披甲、光鮮耀眼的騎士護衛,就足以打消異志。國王還補充說,君主和王後也需要不時在民眾面前露面,讓老百姓知道他們有機會伸冤訴苦。

他真的做到瞭這點。盡管幾乎每次巡遊都免不瞭伴隨著宴會、舞會、打獵和鷹狩——每位領主都試圖在氣派和好客程度上勝過他人——但伊耿同時也堅持走到哪裡就在哪裡開庭理事,無論是借用大諸侯城堡中的高臺,還是就著農田裡的青苔石板。國王隨身帶瞭六名學士,負責解釋地方律法、風俗和歷史,並記錄作出的諭令與判決。多年以後,“征服者”告誡兒子伊尼斯:領主需要瞭解其領有的土地。事實上,伊耿本人正是經由不斷旅行,從而深深瞭解瞭七大王國及各地人民。

每個被征服的王國都擁有自己的法律和傳統,國王對此甚少幹預,他允許領主們以舊有方式繼續統治,保留同樣的權力和特權。關於繼承更替的律法未做變動,既有的封建結構被予以承認,大小諸侯繼續在領內享受城壕與絞架的權利,而隻要是之前允許初夜權的地方,現在照舊如此。

伊耿的首要考慮是維護和平。征服戰爭前,維斯特洛各國間的戰爭可謂司空見慣,幾乎沒有哪一年不發生兩國或多國間的交戰,即便是那些沒參戰的王國,國內的領主們也往往選擇用武力來解決邊界爭議。伊耿上臺後禁止這些行為。小領主和有產騎士現在必須把爭議帶給他們的封君權衡,並遵守其裁斷;大傢族間的爭吵則由王室裁定。“全境的第一律法就是以國王之名維護和平,”伊耿國王昭告天下,“任何未經我允許私自開戰的領主將被視為叛逆和鐵王座的敵人。”

伊耿國王在全國各地頒佈瞭若幹旨在澄清關稅、義務和稅收的諭令,改變瞭之前每座港口和每個領主自行其是地壓榨佃戶、平民和商人的狀態。針對教會,國王宣佈,大凡神職男女及其占有的土地和財產均予免稅,他還承認教會擁有對所有修士、修女和會所教眾的違法行為的審判權和處刑權——作為坦格利安王朝的開國之君,伊耿稱不上虔信七神,但一直很註意拉攏教會及舊鎮的總主教。

君臨城倚仗伊耿及其宮廷發展起來,占據瞭黑水河口附近那三座山丘和山丘間的土地。最高的山丘很快改稱伊耿高丘,不久後,兩座較矮的山丘也分別被稱為維桑尼亞丘陵和雷妮絲丘陵,它們的舊名已遭遺忘。伊耿征服之初迅速修築的那座粗糙的山寨式堡壘完全不能滿足國王和宮廷的需要,無論在規模還是裝飾上都不值一提,於是早在征服戰爭結束前夕就開始擴建。高達五十尺的新主堡被搭建起來,建築材料全部采用原木,主堡下方有個巨型長廳,外庭對面用石頭(以防失火)另砌瞭一間石瓦屋頂的廚房。堡內設瞭多間馬廄,隨後搭出一個谷倉,緊接著一座全新的瞭望塔也應運而生,高度是老瞭望塔的兩倍。伊耿堡迅速占滿瞭柵欄墻內的所有空間,於是新的柵欄被豎立起來,圈住丘頂的更多空間——這些空間被用來增設一座兵營、一座軍械庫、一座聖堂和一座筒狀塔樓。

三座丘陵下的河岸邊,碼頭和倉庫開始興起,原本隻有幾艘漁船的黑水河口,如今來自舊鎮和自由貿易城邦的商船與瓦列利安傢族和賽提加傢族的長船毗鄰而泊。商貿活動逐漸從女泉鎮和暮谷鎮轉移到君臨。河邊出現瞭一座漁市,山丘間出現瞭一座佈料市場,一座海關也搭建起來。人們在黑水河畔利用一艘老舊平底船的船殼設立瞭簡易聖堂,很快又在岸邊用籬笆建造出更為堅固的、真正的聖堂。再往後不久,君臨城的第二座聖堂拔地而起,比岸邊這座要大上兩倍,宏偉程度更猶有過之,它建於維桑尼亞丘陵頂,有賴總主教的資助。到這時,商鋪和住傢已如雨後春筍般到處現身,有錢人在山坡上建起帶圍墻的豪宅,窮苦人則聚在丘陵間的低地中那些泥巴和稻草敷成的骯臟茅屋裡。

無人規劃過君臨城,它就這樣自然地生長……並迅速拓展開去。伊耿第一次加冕時,它不過是山寨式堡壘俯瞰下蜷縮在河邊的小漁村,到伊耿的第二次加冕式,它已成為擁有數千人口的興旺市鎮。征服十年,君臨初具城市規模,幾乎堪比海鷗鎮或白港。征服二十五年,它超越前兩者,成為王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蘭尼斯港和舊鎮。

但君臨與那些前輩城市的一個顯著不同點是沒有城墻。據說部分居民曾放言君臨不需要城墻,因為沒人敢挑戰坦格利安傢族和他們的巨龍。或許國王本人起初也這麼想,但妹妹雷妮絲及其坐騎米拉西斯在征服十年的隕落,以及針對他本人的襲擊,無疑讓他心生疑惑……

伊耿征服後第十九年,流言傳到維斯特洛,說是一支海盜艦隊對盛夏群島發動大膽的襲擊,洗劫瞭高樹鎮,不僅搶得無數財寶,還掠走一千名婦女兒童作奴隸。這場襲擊的相關報告讓國王深感困擾,他意識到對足夠狡猾的敵人來說,他和維桑尼亞缺席時的君臨就跟高樹鎮一樣脆弱。有鑒於此,國王下令沿君臨城修築城墻,其高度和強度要比照舊鎮和蘭尼斯港城墻的標準。築城工作交由加文大學士和時任首相奧斯蒙·斯壯爵士負責。為榮耀七神,伊耿諭令修建七道城門,每道城門由一座雄偉的城門樓和若幹防禦塔保護。工程於次年正式啟動,征服二十六年竣工。

奧斯蒙爵士是伊耿的第四任國王之手。如前所述,首任首相為奧裡斯·拜拉席恩公爵,他是國王的私生兄弟和童年夥伴。但奧裡斯大人在多恩戰爭中被俘並失去瞭持劍手,被贖回後他主動向國王請辭。“國王之手總得有手,”他說,“我可不願被稱為國王的殘肢。”伊耿召喚的接替人選是奔流城公爵艾德敏·徒利,公爵於征服七年至征服九年間在任,隨後其妻因生產而死,公爵認為孩子們比國傢更需要他,遂乞返河間地。蟹島伯爵阿爾頓·賽提加代替徒利公爵成為得力的禦前首相,直到征服十七年病故,之後國王任命瞭奧斯蒙·斯壯爵士。

加文大學士則是第三任國師。早在龍石島主時期,伊耿·坦格利安就和父親及祖父一樣,身邊始終帶著一名學士。事實上,維斯特洛各大諸侯——外加許多小領主和有產騎士——都接納瞭舊鎮學城訓練的學士,充當醫生、書記和顧問。學士在貴族們的城堡中培育渡鴉用來傳遞信件(也替那些不識讀寫的領主代筆),幫助貴族們的總管料理傢族賬目,並教育貴族們的子嗣。征服戰爭期間,伊耿和他的兩個姐妹各帶瞭一名學士,戰爭結束後,國王通常雇傭多達六名學士來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但放眼七國,最有智慧和學識的要數學城的博士們,他們每人都在某個學術領域擁有絕對權威。征服五年,伊耿國王認定王國需要借助他們的智慧,遂邀請樞機會派一名成員來他身邊,在一應國傢大事上提供諫言和建議。就這樣,出於伊耿國王的意願,大學士(即國師)一職得以設立。

最先擔當這一職務的是奧利丹博士,作為歷史學傢,他的戒指、權杖和面具是青銅制品。奧利丹的學識極為淵博,無奈身體也極度老邁,成為大學士不到一年就與世長辭。樞機會選出的繼任者為萊昂思博士,他的戒指、權杖和面具是黃金制品。萊昂思比前任更有活力,他在君臨服務到征服十二年,那時他在泥濘中滑倒摔碎瞭骨盆,很快因此去世。樞機會又選瞭加文大學士。

至於禦前會議制度,遲自“和解者”傑赫裡斯國王的時代才得以最終確定,但這並不意味著伊耿一世禦前缺少顧問。眾所周知,伊耿經常聽取歷任國師的建議,也不忘征求宮廷學士們的意見。至於稅款、債務和收入問題,他求助財政大臣。他在君臨宮中保有一名修士,在龍石島有另一名,還不時就各類宗教問題給舊鎮的總主教寫信,每年的王傢巡遊也均會造訪繁星聖堂。當然,伊耿國王最倚重的還是國王之手以及兩個姐妹——雷妮絲王後和維桑尼亞王後。

雷妮絲王後是七國的詩人和歌手的慷慨贊助者,她賜給討她歡心的人許多金錢和禮物。盡管維桑尼亞王後認為妹妹此舉是徹頭徹尾的浪費,但事實上,這除瞭能滿足雷妮絲對音樂的熱愛,還有更精巧的目的:王國上下的歌手爭相競逐王後的青睞,因此為坦格利安傢族和伊耿國王寫下無數贊歌,並在從多恩邊疆地到長城的每個城堡、莊園和村莊裡到處傳唱。由是征服戰爭成瞭世人眼中的榮耀壯舉,“龍王”伊耿則被視為英雄王。

雷妮絲王後對平民也關愛有加,尤其對婦女兒童。她在伊耿堡開庭理事期間處理過一樁棘手的案件,事因是個男人受控毆死妻子。死者的兄弟們要求嚴懲,男人卻辯稱自己隻是伸張丈夫的合法權利,因他發現妻子與人通奸。在七大王國(除開多恩領),丈夫有權懲罰越軌妻子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男人更進一步聲明,他用來鞭打妻子的棍子還不及自己的拇指粗——他甚至當場呈上那根棍子,作為證據。可當王後詢問他打瞭妻子多少下時,做丈夫的無法回答,死者的兄弟們則堅稱他打瞭一百下。

與學士和修士們商議後,雷妮絲王後作出裁決:七神創造女人,要求她們對丈夫忠實和服從,妻子不貞乃是對七神的冒犯,故而必須受罰。但真神隻有七面,因此懲罰限定在六下(第七下屬於陌客,而陌客代表死亡)。男人打妻子的前六下是合法的……其餘九十四下則冒犯瞭諸神和世人,必須受到通常的懲罰。從那天起,“六下原則”和“拇指尺寸”就成瞭七國習慣法的一部分(做丈夫的被帶到雷妮絲丘陵下,由死者的兄弟們以合乎規定尺寸的棍子打瞭九十四下)。

維桑尼亞王後沒有妹妹對音樂歌謠的熱愛,但並不缺乏幽默感,多年來她養著自己的弄臣——一個渾身是毛、被稱為“猴臉伯爵”的駝背——此人的滑稽怪態常逗得她樂不可支。“猴臉伯爵”被一枚桃核噎死後,王後又找來一隻猿猴,讓其穿上弄臣的舊衣服。“新的比老的更機靈。”她常說。

不過維桑尼亞·坦格利安同時也有陰暗面。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她始終板著戰士般的嚴峻臉孔,苛刻而不知變通,連她的崇拜者也承認她的美貌帶有鋒芒。作為龍的三個頭中最年長的一個,維桑尼亞最終活得比弟弟和妹妹都久,謠傳她晚年不再用劍,而是潛心鉆研黑暗技藝,學習配制毒藥及施放惡毒的法術,有人甚至指控她是個弒君者和弒親者——當然,這沒有任何證據。

假設上訴指控為真,個中反諷可謂殘酷,因在保護國王一事上,沒有誰比風華正茂時的維桑尼亞更積極。她曾在伊耿身邊兩次揮舞“暗黑姐妹”抵禦設伏的多恩殺手,而出於愈演愈烈的懷疑和焦慮,除弟弟之外她不肯信任任何人。她在多恩戰爭期間日夜身著鏈甲衫,乃至在朝服之下也穿,還力促國王照做——伊耿的拒絕令她怒火中燒。“即便‘黑火’在手,你也不過是一個人,”她告誡他,“而我沒法時刻待在你身邊。”國王指出自己身邊有許多侍衛,維桑尼亞當即抽出“暗黑姐妹”,搶在侍衛們作出反應前在弟弟臉上飛速劃瞭一道。“你的侍衛又懶又慢,”她評論,“我可以就這樣一劍殺瞭你。你需要更好的保護。”臉上流血的伊耿國王隻得同意。

國王通常由英勇的代理騎士保衛,而維桑尼亞決定,伊耿貴為七國之君,理當擁有七位代理騎士。禦林鐵衛由此誕生,它是全國最優秀的七位騎士組成的兄弟會,配備純白的披風和鎧甲,一心隻為保護國王,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維桑尼亞依照守夜人的誓言創作瞭禦林鐵衛的誓言,和長城上的黑衣烏鴉一樣,白劍騎士也是終身職,他們必須放棄所有領地、頭銜和財產,一生侍奉君王、謹守規章,唯一的回報則是榮譽。

如此眾多的騎士申請成為禦林鐵衛,以至伊耿國王考慮召開一場盛大的比武會來選出最有價值的人。但維桑尼亞嚴辭拒絕,她指出禦林鐵衛需要的絕不隻是武藝精湛,無論在團體混戰中表現得多麼出色,她也不會把忠誠可疑的人安排到國王身邊。她要親手挑選合格的騎士。

由她選出的鐵衛年齡有老有少,身材有高有矮,膚色有黑有白。他們來自王國四面八方,其中既有領主排行靠後的兒子,也有放棄繼承權前來侍奉國王的古老傢族繼承人,甚至包括一名雇傭騎士及一個私生子。他們的共同點是敏捷、強壯、忠實,不僅槍盾技巧嫻熟,還絕對忠誠於國王。

《白典》記載瞭伊耿國王禦前七鐵衛的姓名:裡查德·魯特爵士;玉米城的私生子安迪森·希山爵士;格雷果·戈德爵士和格裡佛斯·戈德爵士,他倆是兄弟;“戲子”亨佛利爵士;羅賓·達克林爵士,人稱“黑羅賓”;還有禦林鐵衛隊長,科利斯·瓦列利安爵士。歷史證明維桑尼亞·坦格利安作出瞭明智的選擇:首屆鐵衛的七人中有兩位為保護國王而犧牲,所有人都光榮地履行職責直到最後。自此而始,許多勇士追隨他們的榜樣披上白袍,在《白典》上留下姓名。時至今日,禦林鐵衛的名號早已成為榮譽的代名詞。

從“龍王”去世到勞勃起兵顛覆王朝,共有十六位坦格利安坐上鐵王座。他們有的智慧有的愚鈍,有的殘忍有的溫和,有的一心向善有的卑劣邪惡。但若按留下的遺產、確定的法律、建立的制度和帶來的改變來評價這些龍之君主的功過是非,伊耿一世無疑在其中數一數二,無論是他發動的戰爭,還是由他建設的和平。

 “城壕與絞架的權利”源自現實世界裡中世紀蘇格蘭領主的審判權,一般男罪犯會被絞死,女罪犯會被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