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傅雷家書 > 傅雷的內心世界 >

傅雷的內心世界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一冊《傅雷家書》曾經風靡中國的大學校園,幾乎所有人為那些家書中充滿諄諄教誨、真誠交流感動。我不知道感動之餘,剩下的奢侈是如何打發的,是被感動所感動了,還是被慾望所慾望了。我只知道歷史的傷疤一旦被強硬地揭開,依然會令人產生長久的灼痛感。有一種目光和善良總讓人感激不盡,這是人們天然的對睿智的崇敬和期待,是對可能出現的坐標和參照系不斷的追尋,它對於充滿愛和力量的藝術飛行以及著陸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由於生計或者生計以外其它形式的忙碌,我相信很多人或許已經將傅雷這個人淡忘了,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從來就不知道傅雷是誰。當然,知道或不知道並不影響他們的生活,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但我仍然固執地認為:傅雷是一個高尚的人。試想一下,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傅雷做到了,那麼對於這樣一個高尚的人,我們都應該懷有敬重之心,雖然我們的生活和命運時常會發生這樣抑或那樣的不平和不測。傅雷作為文學翻譯家和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豐富,翻譯的名著有羅曼·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巨製《約翰·克利斯朵夫》;梅裡美的《嘉爾曼》、《高龍巴》;丹納的《藝術哲學》;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邦斯舅舅》;等等,譯作約五百萬言。他的遺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此外,還有翻譯的傳記作品《貝多芬傳》、《羅丹藝術論》也一直暢銷不衰。在這些譯著中,影響最為直接和廣泛的,當屬《傅雷家書》。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養的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書。傅雷的藝術造詣非常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其淵博的知識。他青年時代在法國學習藝術理論,回國後曾從事過美術考古和美術教學,但時間都非常短促,因為他總是與流俗的氣氛格格不入,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絕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長,於是最後給自己選擇了閉門譯述的事業。傅雷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他不能違背自己的心靈,他同樣不能違反自己的邏輯,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佔,更不能讓自己的靈魂被否定,所以他選擇了死。1966年9月3日凌晨,為人坦蕩、稟性剛毅的傅雷與夫人朱梅馥雙雙飲憤棄世,悲壯地走完了本不該走完的一生。傅雷的謝幕是那麼悄然無聲,又是那麼震撼人心。他說:「我素來對死看得極淡,只有鞠躬盡瘁,活一天就做一天的工作,只到有一天,死神來叫我放下筆的時候才休息。」人們曾對傅雷夫婦是否應該雙雙自盡爭論不休。有的說雖然悲壯但不值得,有的說只要悲壯就值得。傅雷是一位博愛人類、渴望和平的學者,「他的理想是接近貝多芬與羅曼·羅蘭的,就是頑強地追求人類的愛,設想愛最終能化解仇恨使人們走到一起。」但有些人「會編、會寫、會添油加醋、會偷換概念、會混淆視聽、會欲擒故縱」的本領。傅雷認為這些「不是個人的膽識,是人類的墮落」,他不希望自己終生為之奮鬥的「人類相愛的理想」,在這一代青年身上破滅,而且將成為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幻夢。傅雷是一個悲劇嗎?我不知道。所有的人好像都不知道。余華說: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樣的話———寫作有益於身心健康,因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來。寫作使我擁有了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構的,它們的關係就像是健康和疾病,當一個強大起來時,另一個必然會衰落下去。於是,當我現實的人生越來越貧乏之時,我虛構的人生已經異常豐富了。某日,當我讀到這段話語時,十分吃驚地發現,傅雷的兩個人生在我眼前栩栩如生地展開了,內心和現實同時折磨著他。躲避有時候就是逃跑。傅雷躲避了殘酷的現實,卻最終沒有挽回內心的衝撞。這是知識分子最後的良知所引發的極限行為,悲劇在他的內心發生了。我當然相信,這一切絕對不是傅雷的錯。

(《傅雷家書》,傅敏編,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