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傅雷家書 > 滋潤心靈的《傅雷家書》 >

滋潤心靈的《傅雷家書》

思文

翻譯家傅雷有兩個兒子,長子傅聰,是世界一流的鋼琴家,次子傅敏,在教育行業成果卓著。那一日,報紙上有一條關於傅聰的消息:他談音樂,談音樂的修養。文章不長,短短的幾行字,卻讓我們看到了商業社會中一位純粹藝術家的高尚心靈。

於是,我想到了《傅雷家書》。一個星期日的下午,我坐在三聯書店一樓上二樓的階梯上閱讀這本書。

《傅雷家書》自1981年問世以來,一版再版,已發行100多萬冊了。這在當代純文學作品中是少見的,一部家書,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的讀者?我想:不僅因為它是一部教人怎樣做人的書,也不僅因為書中有著濃濃的親情,更因為,它凝聚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年到1966 年傅雷暨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書信。1954年傅聰赴波蘭深造,1月17 日傅雷同家人一道在上海火車站送兒子去北京準備出國。次日,他寫了封信給傅聰,這後來成了《傅雷家書》的開篇。1月18日和19日的接連兩封信,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為自己以往「過失」深深自責的慈父:「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跟著你痛苦的童年一齊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面對開始長大成人的兒子最初的離別,傅雷真情流露,他自責,同時也很欣慰,因為他「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他終於可以開始和自己的兒子平等地談談人生,談談藝術了。

在幾十年的漫長通信中,傅雷所寫的並不是普通的家書。他曾對兒子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的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讀《傅雷家書》,是在讀一個人,一個叫傅雷的嚴肅的父親,人格上的父親,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詣,時時提醒你,讓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鬆懈。傅敏在回憶父親對傅聰的教育時說:「先做人,後做藝術家,再做音樂家,最後是鋼琴家。如果把鋼琴家作為第一步,傅聰恐怕成不了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在傅聰成長最關鍵的十餘年間,傅雷彷彿和兒子一道在國外,親眼看著兒子經歷了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的重要階段,在藝術、愛情乃至婚姻生活方面,他無時不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傾與相授。傅雷年輕時在瑞士曾有過一次失敗的戀愛,鬧得差點要自殺,在信中,他將自己的這段經歷作為一個教訓,設身處地告誡兒子以此為戒,切勿蹉跎歲月。

有人說,傅雷「孤傲如雲間鶴」,埋頭書齋,不問世間事。楊絳先生認為這是種誤解。確實如此。《傅雷家書》帶我們回到一個動盪年代,感受一個富有責任感和正義感的知識分子傅雷。他告誡兒子:「修養是整個的,全面的;不僅在於音樂,特別在於做人——不是狹義地做人,而是包括對世界,對政局的看法與態度。」

1955年1月26日,傅雷在信中說:「赤子之心這句話,我也一直記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報!」

讀一部《傅雷家書》,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冰心世界。

(摘自《中國青年》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