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逃離無盡的青春期:幫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 讓學生成為老師 >

讓學生成為老師

本書並非批判通才教育,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信息驅動的時代。即便那些沒有直接用途的知識,通常也能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訓練大腦的目的,更不用說對這樣知識的精通了,知識本身還可以向人們傳遞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但填鴨式的傳授方式是不可取的。雖然接觸高等文化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學校能夠提供的接觸方式僅限於書面和理論,缺乏現實聯繫。

大量的學生輟學,剩餘學生的熱情也幾乎消耗殆盡,只是為了一個文憑而苦苦堅持,面對這一局面,我們應當認識到通才教育的崇高目標並非通過更嚴苛的標準或者更多的測試就能實現。我認識的許多有才華的弗吉尼亞大學的學生說他們的高中那幾年就是一種浪費,其中一個人說:「我在課堂上什麼也沒學到,只不過在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考完試,第二天就全忘了。」

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像是成人智力的惰性,僅僅基於一個人本該用一生的時間最終獲得的知識來設置中學的課程,而不考慮青少年在人生的這一階段最應該和最不應該汲取什麼。不論是網絡遊戲、體育運動還是音樂或者政治,青少年對於他們感興趣的複雜知識的學習能力是超乎想像的,但他們必須親身投入以充分調動自己的能力。我們可以爭辯核心課程、文化資本或者高獎金測試的優勢,但如果我們沒辦法調動青少年對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那這些爭辯都是無用的。也正如雷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樣,你可以把孩子帶到老師那裡,但是你沒辦法迫使他們思考,你能做的,則是讓他們遠離教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