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逃離無盡的青春期:幫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 從貢獻者到教室中的小丑 >

從貢獻者到教室中的小丑

發生在梅根和拉裡家裡的情況並不罕見,我們幾乎可以從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家庭中看到類似的趨勢。我們也已經意識到這種教養的悖論的根源實際上比個體家庭關係心理學的根源更深遠、更廣泛。事實上,這個悖論的發展與過去150年社會的發展進步密切相關。這個悖論以經濟格局的變化開始,以青少年生活格局的顯著變化結束。

這樣的悖論開始於工業革命的爆發,工廠開始禁止僱用童工。在幾代人之前,那些非常需要青少年精力和技能的農場越來越不需要他們,那些僱用青少年學徒的個體工匠也漸漸從經濟格局中消失。當家庭開始搬到城市,尋找製造業的工作時,青少年從在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農場中幫助父母幹農活,到在非常不確定的城市經濟環境中與陌生的成年人競爭工作機會。讓青少年有效地參與成年人的勞動,至少在有些成年人看來,這是有損他們利益的。在此期間,工會成為童工保護法最強烈的支持者並非巧合,對他們來說讓童工離開工廠成為保證成年人就業和工資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隨著工廠變化的推進,其他情況也出現了。從更廣泛、更準確的角度看,變化的步伐一直在加快。一代一代的青少年被引導著去做那些他們的父母過去所做的事情,這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種意識慢慢地出現了,但是父母、教育者和其他人漸漸地意識到,他們根本不知道青少年未來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經驗才能在世界上生活下去。

這些經濟、人口和文化力量聚集在一起,給出現在之前或之後的任何年齡段的活動帶來了巨大的轉換。對所有這些力量的反應,用一句話說就是:教育。把青少年送到中學去,以此來解決青少年與成年人的工作競爭,使其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做更多準備和適應,比這更好的方法是什麼呢?1904年,斯坦利·霍爾出版了《青少年》(Adolescence)一書。在此前的近20年裡,美國高中生的數量上有了大幅的增長,但是這種變化才剛剛開始。1900年,美國11%的青少年讀過高中,與前幾代人的經歷相比有了戲劇性的增長。到1930年,這個百分比再次增長了近5倍,超過50%。

顯而易見,隨之而來的變化讓青少年獲益匪淺。工廠勞動往往是很危險的工作,而農場勞動則略微好一些。讓青少年在各種環境下應用廣泛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給我們社會帶來巨大的福利。年輕人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對於推進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社會的進步往往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這讓我們直接觸及到了教養悖論的根基。

在這些變化中,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青少年角色的巨大轉變:從家庭的貢獻者到其他家人努力的受益者。從積極地協助工作到在學校中被動地接受知識。經過一兩代人的時間,青少年原先角色的意義已逐漸被剝奪了,取而代之是將大部分時間投放到教室裡和與同伴的休閒。青少年逐漸或多或少地認識到自己的新角色,這對他們的行為和態度的影響是深遠的。就像在第3章中感到無能的青少年奧斯汀所描述的那樣,「我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我只是在花我父母的錢。」

隨著這些變化的發生,成年人也開始認為青少年是不同的。我們的目標不是利用青少年的精力和能力來幫助他們的家庭生存或者繁榮,而是培養他們未來的潛力。在過去,青少年被看作能幹而又富有成效的年輕成年人,而現在他們越來越被看作高度依賴的、無能的大孩子。青少年從著手實幹的年紀轉變成了做好充分準備的年紀。

作為變化的一部分,青少年的生活環境從一個稍微淡化的成人模式逐漸變成了充滿支持的模式。青少年泡沫產生了。泡沫中的生活幾乎完全是單維的,集中在正規教育而拋棄了以前作為青少年成長一部分的內隱式的準備。就像父母用豐富的物質資源養育他們的子女一樣,教育系統也為他們提供了難以置信的豐富知識經驗。這樣的形式逐漸被認為是很好的做法,但它很少以一種在課堂之外的、有意義的方式來鍛煉青少年新發展的能力。青少年的飲食變得越來越豐富,但卻高度不均衡。

家庭之外的社會變化與發生在家庭之內的變化相吻合。問題不只是與我們為青少年提供的物質資料有關,也與我們為青少年所做的事情有關。例如,許多富裕的父母意識到青少年不只是需要物質資料,他們對此的回應是為各種各樣的豐富經驗支付巨款。鋼琴課、舞蹈課、騎馬課,你可以想像到的任何課程。然後是各種夏令營,足球訓夏令營、曲棍球夏令營、音樂夏令營、「只是為了玩」的夏令營。所有的父母為了支付這些費用已經竭盡全力地工作了,更不用說還要承擔接送他們的任務。

這樣就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父母因為拚命工作來為孩子支付各種活動的費用,最後因為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內疚。對這種內疚的反應是:給青少年更多的物質資料、豐富的活動、家庭教師甚至是現金。與今天青少年參加的各種各樣的活動相比,故事中提到的亨利八世的豪華宴會就顯得蒼白無力了。但與亨利八世一樣,清理和消化這些食物的鍛煉機會似乎往往是匱乏的。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運用所提供的一切來提高能力,以便能夠像成年人那樣成功地運作,這種需求怎樣才能得以實現呢?

例如,在第1章中,一位大學畢業生申請做我的研究助理,在面試中他非常擔心,「我將會很無聊嗎」,從夏令營到青少年團體課程,所有這些活動都被盡可能設計得有趣和吸引人。毫無疑問,經歷了這些活動之後,這個大學生已經形成了這樣的預期,他要參加的活動都會滿足他的需要。很明顯,對於那些僅僅需要努力和盡責的工作,他具備的經驗太少。與前幾代的青少年相比,他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感到無聊。他這種內在的權利意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最終還是沒能得到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