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逃離無盡的青春期:幫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 與世界的分離 >

與世界的分離

青少年與成年人的隔離和隨之而來的社會化的缺失,形成了惡性循環。由於青少年未能完成社會化,他們越來越被周圍的人所厭惡。妻子向丈夫建議:「咱們全家一起出去吃飯。」但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回復:「我們單獨出去怎麼樣?孩子們一起去總是會抱怨、爭吵,蠻不講理。」類似的過程包括各種各樣的活動:成年人聚會、家庭聚餐、週末出遊,父母單獨出門往往更加容易。但是這樣的過程,沒有人得到社會化,同時一個小的問題也在慢慢膨脹。當青少年發現了自己與成年人世界的隔離時,他們只能彼此相互影響,互利、粗魯,有時甚至會產生憤怒和破壞性,有時指向成年人世界,但更多的時候是指向彼此。

相比而言,在那些跨越歷史和超越西方現代世界的社會群體中,青少年在從事日常活動的大部分時間裡包含了與成年人的互動。人類學家已經發現,在極少數青少年與成年人沒有互動的社會中,青少年更有可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暴力和破壞性,這與我們在當前社會中所觀察到的青少年的情況非常類似。

我們也看到,青少年與成年人的隔離對青少年的影響越演越烈。當我們與成年人談論他們在青少年生活的角色時,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反駁,「但是,青少年不希望我們參與!」這種觀點並不完全錯誤,但只說對了一半。從來沒有學過如何在成年人世界中生活,我們的青少年在不斷地努力爭取自己的立足點。他們在餐館裡受到批評,凝視著聚會派對,被其他那些有禮貌的善於交際的成年人所忽視。在許多情況下,青少年往往不能認識到是自己的行為帶來了這樣的反應。更糟糕的是,他們沒有真正得到機會,通過與成年人不斷的互動來學習著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最終的結果是,當我們把青少年介紹給成年人時,我們經常會看到,他們只會低著頭,含糊地咕噥著些什麼——青少年迫切地想結束這樣的對話,成年人有時候也是這麼想的。

同時,還存在另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會導致大量的誤解。青少年迫切地尋求他們的自主權,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需要避開成年人。這僅僅意味著,他們可能想通過尋求自主權使自己看起來或者感覺起來不是那麼依賴別人。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家長通過把青少年拉回來的方式對這種明顯的「疏遠」作出回應,這讓青少年產生了更多的分離感:沒有了之前的關係,但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這樣的結果對所有相關的人來說都是不好的,也讓青春期泡沫變得更加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