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是中國人:在古老的土地上嶄新地生長 > 故宮為什麼被看作傳統中國的象徵? >

故宮為什麼被看作傳統中國的象徵?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故宮同樣被看作是傳統中國的象徵。

故宮又稱為紫禁城。把皇宮稱為紫禁城,是為什麼呢?

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古人認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中國古代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皇宮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禁」則指皇室所居,尊嚴無比,嚴禁侵擾。紫禁城前面設立端門、午門,東西兩側設立左右掖門。午門和太和門之間,有金水河蜿蜒穿過,象徵著天宮中的銀河。皇帝及皇后居住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乾」「坤」二字就意味著天與地的意思。其東西兩側的日精門和月華門,則象徵著日月爭輝。東西六宮及其他諸宮殿也都分別象徵著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個星座。故宮各處的名稱,往往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門、太和殿等,這些字所代表的意義是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中國傳統的儒家修身治國的理念。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北京皇宮。《明史》上說,修建這座世所罕見的巨大皇宮役使了十萬最優秀的工匠和一百萬普通勞工,歷時十五年才最後完成。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並無多少改動。

故宮裡一共居住過二十四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是清宣統皇帝溥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總面積約八萬五千平方米。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緻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的地方。

故宮在整個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達到了左右均衡和形體錯落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在功能上符合中國傳統社會的等級制度,使它成為中國傳統集權文化的象徵。

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在當時的社會生產條件下,能建造這樣宏偉高大的建築群,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創造才能。建築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築,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它顯示了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有一個故事反映了當時工匠們的智慧。

故宮角樓的傳說

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都有一座造型奇特、風姿綽約的角樓。角樓平面呈曲尺形,上頂重簷多脊,形象生動靈秀,巧奪天工,建造的可好看了。這四座角摟是怎麼蓋的呢?

北京有這麼個傳說——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樂皇帝以後,因為北京是他做王爺時候的老地方,就想遷都北京,於是派了大臣到北京蓋皇官。朱棣告訴這個大臣:要在皇宮外牆——紫禁城的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的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並且說:「你就做這個管工大臣吧,如果修蓋的不好是要殺頭的!」管工大臣領了皇帝的諭旨後,心裡非常發愁,不知如何蓋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

故宮角樓的傳說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後,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的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說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的角樓,並且說:「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的頭,可是在殺我的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的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的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的工程都沒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塊琢磨法子。

三個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有一點頭緒,他們做了許多樣型,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裡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有這麼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待不住了,就上大街閒遛去了。

走著走著,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著,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著,解悶兒去!」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著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裡的一座樓閣一樣,裡頭裝著幾隻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著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

這個木匠提著蟈蟈籠子,回到了工地。大夥兒一看就吵嚷起來了:「大家心裡都怪煩的,你怎麼買一籠子蟈蟈來,成心吵人是怎麼著?」木匠笑著說:「大夥兒睡不著解個悶兒吧,你們瞧……」他原想說你們瞧這個籠子多麼好看呀!可是他還沒說出嘴來,就覺得這籠子有點特別。他急忙擺著手說:「你們先別吵吵嚷嚷的,讓我數數再說。」他把蟈蟈籠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細細地數了一遍又一遍,大夥兒被他這一數,也吸引得留了神,靜靜地直著眼睛看著,一點聲音也沒有。木匠數完了蟈蟈籠子,蹦起來一拍大腿說:「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麼?」大夥兒一聽都高興了,這個接過籠子數數,那個也接過籠子數數,都說:「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樓閣啊!」

大夥兒受這個籠子的啟發,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樓的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後修成了到現在還存在的角摟。

無論長城還是故宮,都表明:建築之所以偉大壯麗就是因為它們凝聚著無數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