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天坑鷹獵 > 第十章 天坑奇案1 >

第十章 天坑奇案1

  張保慶在炕上躺了兩個月,當中正趕上過年。關東過年可了不得,一進入臘月屯子裡就開始殺年豬,平時打獵存下來的肉乾也都拿出來備上。到了臘八這天,家家戶戶爭相起早煮臘八粥,因為有個老說法——煙囪先冒煙,高粱必紅尖,無非圖個好兆頭。臘月十五開始換飯、辭灶、燒香、趕集置辦年貨,一天比一天熱鬧。所謂的「燒香」,是請人「跳單鼓」。四舅爺這地方,燒香分為十二鋪,也叫十二鼓:第一鋪開壇,第二鋪請九郎,第三鋪開光,第四鋪過天河,第五鋪接天神,第六鋪闖天門,第七鋪跑亡魂圈子,第八鋪接亡魂,第九鋪安座,第十鋪排張郎,第十一鋪請灶王,第十二鋪送神。整個儀式包括祭祀列祖列宗,並且把天上地下各路神仙請到家供奉一遍,趕等吃飽喝足了再送走。頭四鋪在堂屋裡進行,對著供在北牆上的家譜,後八鋪在門口進行。跳單鼓的多為好吃懶做閒散人員,除了掌壇的,其他人統稱幫兵,只是湊熱鬧幫忙,混一頓吃喝,所以當地人說「守著啥人學啥人,守著單鼓跳假神」,意思是這幫人「打單鼓混肉吃」。條件好的人家講究燒太平香,從頭到尾、完完整整跳十二鼓。條件一般的至少也跳「開壇、請九郎、開光」這三鼓。臘月二十三是辭灶的日子,給灶王爺擺上供品,關東糖是必不可少的。老輩兒人叨念幾句「灶王老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過了這一天,屯子裡家家戶戶都要燒香,祭祖的祭祖,敬神的敬神,跳單鼓的進進出出、你來我往,山裡一下變得熱鬧起來,多了很多生面孔。

  臘月二十六這一天,輪到四舅爺這個屯子燒太平香,四鄰八捨都在忙活,做供菜、蒸饅頭、蒸面魚,張羅供祖宗,戲台上擺一個高粱米鬥,插上兩支箭,請了不少跳法鼓的,還演了一出《唐王征東》,別的屯子也有許多人來看,敲鑼打鼓挺熱鬧。張保慶剛被人抬回來沒幾天,一個人躺在火炕上養傷,有心出去看熱鬧,奈何下不了地,瞅著《神鷹圖》發呆。相傳此畫用神鷹血畫成,按崔老道的話說「除非天子可安排、諸侯以下動不得」,沒有面南背北、裂土分疆的命,絕對留不住這張畫,馬殿臣得了寶畫《神鷹圖》,當上了關外的金王,如今《神鷹圖》落在我張保慶手上,是不是也該我發財了?他想是這麼想,心下卻覺得沒底,發大財哪有那麼容易?在天坑中見到了馬匪埋下的九座金塔,還有地脈盡頭巨大無比的寶藏,不也是一個大子兒沒帶出來?另外寶畫《神鷹圖》在地底掛了幾十年,畫跡受損嚴重,顏色幾乎都沒了,這還能是寶畫嗎?

  張保慶正在炕上胡思亂想,忽然發覺有人在門口探頭探腦。當時四舅爺老兩口都在外忙活燒香供神,屋裡只有張保慶和白鷹。他見來人鬼鬼祟祟,不像是串門的,剛要開口去問,白鷹已然飛了過去,門外那個人連滾帶爬地跑了。張保慶怕傷了人,連忙喝住白鷹,見鷹爪之下抓了一頂狗皮帽子,應該是門外那個人的,可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尋思可能是自己從馬匪大宅中帶出來的大葉子皮襖太招人眼,讓賊惦記上了,有賊來偷他的皮襖,他也沒太放在心上。因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僅有人惦記他的大葉子皮襖,得知深山老林中有馬匪埋下的財寶,還有許多膽大貪財不要命的人結伙進山找尋,卻無不空手而回。這也並不奇怪,持續的狂風過後,林海雪原中根本留不下人的足跡,只有一片無邊無際的茫茫白雪,你讓二鼻子自己再回去,他也找不到那個與世隔絕的天坑了。上了歲數老成持重的就告訴他們:「自古道『窮有本,富有根,外財不富命窮人』,命裡不該是你的財,即便你掉進寶山金窟窿,都別想帶出來一星半點兒,哪怕帶得回家,那也是招災惹禍,能活命出來已經該燒高香了,何況得了三件上好的貂皮襖,還有一張寶畫《神鷹圖》,怎麼還惦記去找別的東西?」

  轉年開春,過了鷹獵的季節,鷹屯搭起法台,鷹屯的人們必須在這一天將獵鷹放歸山林。這是祖先留下的規矩,再好的鷹也得放走,好讓它們繁衍後代,保持大自然的平衡,這個規矩和天地一樣亙古不變。否則年年捉鷹狩獵,山裡的鷹遲早被捉絕了,到時候屯子裡的人全得喝西北風去。張保慶縱然有千般的無奈萬般的不捨,也不得將他的白鷹放掉。白鷹在上空繞了三圈,似乎也在與張保慶作別,終於在鷹屯老薩滿驚天動地的法鼓聲中,振翅飛上了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