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貴妃起居注 > 親近 >

親近

從京城到龍江關其實也就是二三十里的路,又好走,半天時間已經足夠趕到了。但要從雨花台繞過去,時間就緊了點。太孫不願誤了時辰,一行人連午飯都沒吃,就靠這麼個芝麻燒餅頂飽,一路趕到碼頭時,正好箱籠也都搬運上船了。

出門在外,一切從簡,雖說是宮眷,但也只能如同大戶人家的女眷一般行事了。很可能排場還有所不如,畢竟徐循不是正經主母,此行是以太孫為主,她的名節順帶能保護一下也就保護一下而已。天家碼頭和官家碼頭素來是分開的,這裡除了工作人員,閒雜人等也進不來,所以連帷帳都沒拉,徐循自己帶了前面戴面紗的風帽,藍兒紅兒從船上下來,扶著徐循進了裡艙以後,太孫和他的護衛們也就上船各自去安頓了。

官府出行一般坐的都是特製的站船,取的就是驛站的站字,這種船用料十足,做工精良。全是在廣州特別定制的,已經十分舒適了,但太孫出門,哪能只屈就於官府的站船?坐的是龍江場特地為皇爺出巡督造的一艘黃船,當然,規模沒有正規巡幸時那樣龐大,是預備皇爺平時出門乘坐著的,但即使如此,這艘船的佈局也非常寬敞,要比站船更方便得多,徐循的艙房簡直要比她在太孫宮的屋子還大。那十多個箱籠都不需要另行儲藏,直接堆在艙房裡就行了——當然,一些裝著過冬衣物的大箱子,還是被搬到別處去了。

他們半路繞開了一段,別人卻是直接就到了碼頭。徐循上船的時候,她的屋子是已經佈置出來了。徐循一進屋就聞到了艾草的香味,她抽了抽鼻子,道,「好重的味兒啊,都有點嗆了。」

「您這就有所不知了。」孫嬤嬤笑著說,「這船臨水,蚊蟲最多了,到了晚上,水面上有多少蟲子您是不知道,所以每天都得拿艾草裡裡外外地熏上好幾遍,這樣即使開了窗子,蟲子也爬不進來。」

徐循還真沒想到這個,聽孫嬤嬤說了,果然見到艙房裡各處窗扉都是多加了一層窗紗的,這才笑道,「確實是想得周到。」

見自己屋子裡已經擺設停當,連被褥都換了慣睡的,便忙問,「大哥屋裡,可有幫著過去收拾?別我們這裡都弄得好好的了,他們那裡還是一團糟。」

「您就放心吧。」孫嬤嬤笑著說,「我也去問過了來著,不過,殿下身邊帶著的那幾個小中人,服侍著他大江南北都走過了,差事辦得很熟,也不用旁人幫手,自己就把屋子給收拾出來了。咱們還站著聊了一會,等殿下和貴人回來了,才又各自分開的。」

徐循這才放下心來,在窗邊坐下了,托著腮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面,興奮地說,「我以前可從來沒有坐過船呢。」

藍兒、紅兒都是農戶女,當年被採選進來的時候,就是坐的船,是很有經驗的,也因此才能中選陪著徐循一起坐船。至於孫嬤嬤,當年也是跟著皇爺一起南下的,那時候就是坐的黃船,現在自然也不陌生。三個人都扎煞著手,很欣慰、很容忍地看著徐循,徐循有點不好意思了,就攆她們,「都回去拾掇自個兒的行李吧,嬤嬤年紀大了,藍兒、紅兒,你們多幫她跑跑腿兒,我也正好睡個午覺,歇一會兒。」

出門在外,沒有那麼多講究,艙房雖然大,但多一個人杵在那也挺奇怪的,畢竟,船行免不得顛簸,長時間直立並不是什麼好差事。再說,徐循短時間內也不會需要什麼服侍,藍兒、紅兒和孫嬤嬤商議了一會,也就退下去整理自己的行李了。

人一走,徐循就活躍起來,先在艙內繞了一圈,什麼櫃子、暗門都打開來看過,連淨房都走進去巡視了一圈,直到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才撲到榻上,想想今早和父母的匆匆一晤,心裡又和割肉一樣地疼。

畢竟是一大早起來,奔波了半日,還沒等點心奉上,徐循已經沉沉地睡了過去,連船隻啟航都沒趕上,等她揉著眼爬起來,太孫已經在窗邊坐了一會了,徐循看清楚他在,忙爬下床,歉然道,「怎麼都沒人喊我——她們該把我叫起來的!」

藍兒、紅兒兩人板著臉在門邊立規矩,看來比在徐循跟前要規矩了不知幾倍,太孫看了她們一眼,笑道,「是我讓她們別出聲的,出門在外,沒這麼多規矩,你累了就多歇一會也好。」

徐循和太孫也比較熟悉了,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說的是真心話,她也沒有繼續矯情,給兩個宮女使了個眼色,便閃身進了淨房。

天氣熱,雖說床上洗漱不便,可徐循還是擦了擦身子,換過一身衣服,又洗過臉重新上了脂粉,這才走出來同太孫對面坐下,見太孫手裡拿著一本書,便道,「你看什麼呢,難道連在船上也不能耽誤了讀書嗎?」

「就是因為在船上,才有閒心多讀點書。」太孫給徐循看了看封頁,是《東坡樂府》,徐循看了,笑著說,「哦,這樣的書我也愛看的。只要不是那些《女訓》、《女誡》,這種雜書,你給我多少本我都能看完。」

太孫一聽說,倒是來了興趣,放下手裡的書道,「你也愛吟詩?」

徐循有些赧然:本朝宮廷雖不禁宮女子識字,但是除了有女諸生之稱的仁孝皇后以外,一般的妃嬪閒著沒事,不以知書為榮,有了空閒,更多的還是做些女紅,打打鞦韆玩玩遊戲,宮廷風氣也不鼓勵她們吟詩作賦——說實話,大家的文化水平也都沒到這一步,多數就是識字罷了,距離出口成章還有很迢遠的距離呢。

「吟詩談不上,就是愛讀。」她解釋說,「從前年紀還小的時候,爹會讀些詩詞,我在旁邊聽了,覺得又押韻又好聽,後來識字了以後,就從爹的書房裡偷些詩詞集來讀。蘇先生的詞素來都是喜愛的,還有辛棄疾、陸游,都頂喜歡。」

太孫看了她幾眼,才笑道,「你這個小女兒家,不去喜歡『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倒喜歡辛棄疾、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小循,我覺得你這個小姑娘,心思深得很。」

好多人都對徐循下過評語,但這個心思深真的是和她八竿子打不著,徐循用『你就別逗我了』的表情看了太孫一眼。太孫說,「你說是不是,平時那樣沒主意,在你爹娘跟前倒是那麼能做主,一句說出來就是一句。看起來嬌怯怯的弱不禁風,喜歡的卻是慷慨激昂的詩詞……我怎麼覺得和你越熟悉,越有點看不懂你呢。」

徐循白了太孫一眼,道,「要是人人都能被您一眼看透了,您就不是人,是神仙啦。再說,咱們其實呆在一塊的時間也沒有多少,說不定船還沒到北京呢,你就把我給摸得透透的了。」

太孫摸著下巴,望著徐循笑,「別人都巴不得我一輩子看不透她們,你倒是好,聽起來,好像是巴不得被我看透。」

徐循覺得太孫有個很不好的習慣:愛打嘴仗。分明不是這個意思,卻一定要強裝出這個意思來逗她。她暗暗翻了個白眼,故意做出驚慌失措的樣子,道,「那、那我也不要被您看透了,以後,我嘴上說一套,手上做一套,心裡想一套……」

見太孫唇邊逸出笑意,她又耷拉下臉來,白了太孫一眼,「這樣,您就滿意了嗎?」

太孫微微一怔,片刻後哈哈大笑,「滿意、滿意,我哪敢不滿意,看你那凶狠的樣子,我要不滿意,你能把我給吃了。」

兩個人天南海北地瞎聊了一會,底下人送了點心上來,徐循也找了一本書,兩人便一邊對著看書聊天,一邊吃點心。到了晚上,船靠岸停泊過夜。太孫自然而然,就宿在了徐循屋裡。

#

像天家、官家船隻出外,其實是相當愜意的,首先,除非天災,不然很少出事。青紗帳起這樣的事,很少發生在官家身上,不論哪家綠林好漢都不會這麼不知死活。第二,補給有保障,各地有專用的官家碼頭可以停泊,每天走的路程也是固定的,日出啟航日落泊船補給,不論是淡水還是蔬菜,每日都能新鮮奉上,還隨時有現捕的河鮮吃,太孫帶的廚子水平當然不能差了,徐循覺得自己走一路吃了一路的魚,偏偏每種魚都還鮮得不一樣,至於哪種是哪種,又是怎麼個做法,她一開始還問問,後來因為太孫也不甚了了,往往還要轉問廚子,遂也就放棄了,只管糊塗地吃。

第三嘛,就是船路暢通,在一些險關是不需要排隊過灘的,縴夫必須優先拉著官船走,所以一般的商船、客船在這點上根本無法和官船比時效,不過從北京到南京的運河,前朝才剛修繕過,現在還沒有這種問題,徐循也就無從去感覺了。

作為皇妾,她還感覺到了跟著太孫外出的好處:在這麼漫長而單調的旅途中,岸邊的風景是很快就能看厭的,相對狹小的空間和緊湊的行程,更阻止了太孫從事體育鍛煉,閒來無事,是和一身臭汗的中人們廝混在一處好呢,還是同嬌怯怯的小婕妤廝混在一處好呢?正常人當然都知道怎麼選擇。不說別的,就說看書吧,一樣規制的艙房,太孫屋裡除了簡單陳設以外什麼都沒有,徐循這裡,有她裝箱帶來的各種生活用品,連熏香爐和香球都沒拉下,有兩個手腳靈便的宮人,還有一個該安靜的時候一句話也不多說,想她活躍的時候又能傻里傻氣嘟囔個半天,生得也很好看的小婕妤,太孫會選哪邊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頭一兩天過後,太孫根本就歇在徐循屋子裡了,自己的艙房只做儲物用,別說侍寢的事了,就說這個一天到晚都膩在一起,就是孫玉女都沒享受過吧。太孫妃那就更別提了,和那種早出晚歸,一天只在晚上見面的關係比起來,這種待遇,簡直是比正頭娘子都強。

徐循一邊和太孫下棋,一邊想:怪道都說這是美差呢,這要是被太孫妃她們知道了……

雖說大家都很和氣,但她還是立刻就下定了決心:不論如何,外出路上的細節是絕對不能和別人分享的,她自己含糊過去不說,藍兒、紅兒還有孫嬤嬤也必須統一口徑,一句話都不能亂說。

不過,行程中也不是沒有風風雨雨。也許是因為太孫玩得有點太瘋了,折騰完徐循,一身是汗的,他也不洗,也不蓋被子——嫌熱,老是這麼光脫脫的就吹著風睡了。船過瓜洲不久,他居然病了,隨行的南醫婆一扶脈: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