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永琪記 > 第8章 >

第8章

「這個識相多了,」站在永琪身邊的永瑆看著多隆的背影,滿意的點了點頭,心裡卻多了一絲懼意,十二弟比自己年幼,可是這通身的氣勢還真是嚇人,他全身不自覺有些發抖。

「主子…」原本要送老者去看大夫的侍衛被皓禎貝勒攔著,進退不得,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只好等著永琪下一步的命令。

永琪看了眼被皓禎貝勒扶著的粉衣女子,又看了眼被侍衛小心扶著的老者,皺了皺眉,「罷了,我們去樓上用飯,不是還有皓禎貝勒在麼?」言罷,便轉身往龍源樓裡走。

只是,這輕飄飄中暗含諷刺味道的話,讓走在永琪身邊的永瑆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這位皓禎貝勒一定會比那位多隆貝子慘。

倒是留在原地的皓禎一頭霧水,多隆那個人什麼時候那麼好說話了,更何況對方的語氣半點不客氣,他竟是老老實實的回去了?

難不成這人身份高貴得讓多隆懼怕?

想了想那個少年的年齡,皓禎搖了搖頭,心中也不懼,他行得正站得端,倒也沒有什麼好畏懼的。

乾隆與魏氏帶著一眾太監宮女往乾清宮走,一路上令妃溫言細語,讓乾隆的心情不錯,魏氏雖然比不得皇后大氣,但是卻很會討他歡心,有這樣一個女人在身邊打發閒暇的日子,倒也是不錯。

還未到乾清宮,乾隆便看到一個少年帶著幾個侍衛往乾清宮的方向走,少年的身材瘦削,但是走路的姿勢卻說不出的好看。

這人正是剛剛回宮的十二。

令妃見乾隆注意力放到了十二身上,臉上笑意不變,只裝作未看見。

「吳書來,派人送令妃娘娘回宮,」乾隆心頭一動,突然有想與這個兒子好好談談的興致。

「庶,」吳書來看了眼笑容有些僵硬的令妃娘娘,心下歎息,皇上如今看重十二阿哥,令妃娘娘如今雖是再次有了身孕,即便能生出十五阿哥,也是沒有勝算的。他在皇上身邊這麼多年,哪裡會瞧不出半點萬歲爺的心思。

這十二阿哥,是萬歲爺真真放在心上的儲君。

令妃站在原地,看著萬歲爺朝前方的少年追去,臉上的笑意一點點變涼,但是這份涼意稍縱即逝,轉眼間,她仍舊是那個賢惠親切的令妃娘娘。

第21章 算計 …

揮退上前的太監,也免了通報,乾隆進了毓慶宮永琪住的屋子裡,正好看到永琪接過宮女手中遞來的濕毛巾擦臉,屋內沒有開窗,有些昏暗,永琪白皙的臉頰在昏暗的屋內顯得莫名的好看。

「前些日子我在民間得的補藥方子送去太醫院看了麼?」

「回主子,太醫們說了,那個藥方子的確很好,王太醫還說想抄一份呢。」

永琪聽了這話,只是道:「把這方子交給乾清宮的吳總管,交給他處理。」卻沒有說,方子能不能交給太醫院用,不過既然十二阿哥沒有發話,也就沒有哪一個不長眼的把這個方子說出來。

旁邊的小品子看著永琪欲言又止,自家主子替皇上尋了這些補身子的方子,卻不聲不響的交給吳公公,自己半點好處沒得,這算是什麼?誰家主子不愛在皇上面前多表現,自家主子這麼做,也太虧了點。

見小品子那副模樣,永琪便知道他心裡有些想不通,永琪取了坎肩子遞給他,揮手讓他退到一邊。

那個方子並不是什麼民間秘藥,而是他自己寫出來的,所謂一報還一報,佔據了這個身子,欠了皇后的情,就會讓這位皇后一直是那尊貴的國母,而那拉家也不會屈於一個小小的包衣妃子的母家之下。而這個帝王這些日子待他也用了幾分心,還他一個養身藥方,倒還是自己欠了對方的。

既然是入世歷練,也沒有要欠下一大堆人情債的說法。

今日出去逛了逛,他發覺這個朝代遠沒有歷史上記錄的那麼好,八旗子弟好逸惡勞,言行無度,老百姓也沒有官員上報的那樣,人人富足。除了繁華的街道,一些小巷裡竟是有不少的破爛陋房,乞丐小偷。而巡邏的官兵竟是把乞丐趕到離官員大戶遠的陋巷,一個個囂張跋扈,哪是維護京城治安的官兵,倒更像是街頭惡霸。

這些八旗子弟實在讓人憂心,也讓人憤怒。

「永琪今日出門見到什麼了,怎麼這般模樣?」一直站在落地錦泰藍花瓶旁邊的乾隆見永琪神色不豫,邁步走向坐在雕花椅上的少年。

「奴才給萬歲爺請安,」屋內的幾個太監宮女見到乾隆,面色一變,忙跪了一地。

「都下去吧,」乾隆心知永琪是在外面遇到了什麼事情,猜想他可能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便揮退了伺候的奴才,走到他面前,按住他的肩膀,制止了他要起身給自己請安的舉動,然後一掀衣袍在旁邊的椅子坐下,「跟皇阿瑪說說,究竟遇到了些什麼事情。」

永琪眼波流轉,把視線停留在眼前這位幾乎稱得上親和的帝王身上,甚至沒有去遵循不能直視君王的封建禮教這一條規矩,仔細看這個男人,他長相在人類男性中,應該算是上等,加上這帝王的氣勢,倒的確是個讓女人癡心的男人,難怪野史上關於這位帝王的風流艷史不少。而且這位的命似乎很長,在位五十九年,後又當了好幾年的太上皇,這對於人間的帝王來說,實在算是一件奇事。

不過,他也不明白,歷史上這位帝王在位的前三十多年的行為,幾乎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明君。在位的後二十年左右的行為,卻又足以被人罵上一句昏君,一個人的轉變為何有這麼大?

又或者,一個人在那個高位呆久了,就會忘記自己的初衷,慢慢的被權勢還有奢華晃花了眼,就連自己的本性也丟了?

乾隆見永琪一雙好看的眼睛直直的看著自己,莫名的想要移開視線,甚至沒有想到這個舉動已經稱得上是無禮,他不著痕跡的把自己的視線從那雙眼睛上移開,落到了那白皙的耳垂上,才出聲道,「永琪,你怎麼了?」

「沒,」永琪驀然回神,察覺到自己的失禮,下巴微微垂下,就連眼瞼也往下閉了閉,「回皇阿瑪,兒臣只是在街上遇到了幾個八旗子弟,他們的行為,實在讓人堪憂。」

心頭莫名有種不太明顯的失落,不過看到永琪的臉色,乾隆已經猜想這些不是什麼好事,語氣也染上了幾分寒意,「給朕講一講。」

永琪見乾隆眼中的怒意,暗自在心裡點頭,不管日後如何,至少這位帝王現在還是英明的,他想了想,開始說一些官員不敢說或者不願意說的事情。

他敢說,因為他不怕,即便這位帝王怒了,要他的命,對於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

他看過二十一世紀一些關於帝王微服出巡的電視,那些電視雖然有一部分很精彩,但是事實上帝王微服出巡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除非這位帝王不顧大局。

帝王的一舉一動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記錄,幾點起床,吃了什麼,做了什麼事情,都有記載。如果一個帝王隨意帶個小太監就出宮,出了什麼事情,那就是牽動整個朝廷整個江山的大事。一個皇帝有多麼的不靠譜才三天兩頭的往宮外跑,一個皇帝又有多厲害才能從乾清宮到無門卻沒有讓宮裡一大堆宮女太監發現?

現在所謂的微服出巡也不過是不修行宮,不大操大辦,但是身邊也是有不少的人伺候與保護著,這種微服出巡,可能皇帝還沒有到目的地,當地的官員就早已經把那些污濁的事情處理乾淨了。

即便偶爾有機會真的只帶幾個人出宮,作為帝王,必然也不會如同一般人四處亂竄,所以他看到的,只會是京城好的一面,卻沒看到那最醜陋的地方。

把見到的一些事情和一些現象原原本本的開始講述,他講的越多,乾隆的臉色就越難看,到了最後,乾隆的臉色已經如寒冰般的滲人。

「永琪以為如何?」乾隆面上的陰沉很快消散,彷彿剛才的怒意全然不見般,「那些八旗子弟的惰性,有什麼方法可以改?」

「大清不養沒用的人,」永琪沒有與乾隆打太極的興致,直接道:「游手好閒者,不需要給他們俸祿,若要得俸祿,那麼就拿出真本事來,難不成八旗的人無能到必須要朝廷養活嗎?」

「那麼,又怎麼證明他們有本事?」乾隆聽出永琪語氣裡對某些八旗子弟的不屑,一時間不知道該為自己有個為大清著想的兒子高興,還是該為那些沒用的八旗子弟感到憤怒。

「參軍,從商,或者考取功名,為朝廷做實事,」永琪的雙眼在昏暗的屋內,顯得格外的有光彩,讓人看到這雙眼睛,不自覺的感染讓一種澎湃的情緒,「若是這些八旗官員在乎那些蠅頭小利,或者仍舊為非作歹,皇阿瑪您也可以考慮偶爾用用漢臣,讓他們知道,不是靠一個八旗貴族身份就能得到一切。」

「你可知,這種做法可能會得罪八旗的貴族?」乾隆沒有想到永琪竟然有這種驚駭的想法,雖然這種想法曾經在自己腦海裡浮現過。

「連證明自己有用的本事都沒有,又何須怕得罪他們,更何況,這樣的改革也不能一朝一夕的來,把一條魚仍舊冷水中,下面架著火一點點升溫,魚到死怕也不會掙扎。」

乾隆聽了這話,暗自心驚,這個孩子究竟是聰明還是傻?若是聰明,為何把算計明明白白的告訴自己,難道他沒有想過有可能會讓自己堤防戒備他的心機?若說這孩子傻,他又怎麼能透過現象看八旗那些腐敗不堪的本質,甚至這麼早就起了削弱八旗的心思?

皇權至上,不是八旗至上!

乾隆眸光一閃,良久後才緩緩的開口:「永琪,你所言有理。」

第22章 怒了? …

離十二阿哥生辰還有兩天的時候,朝堂上出現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那就是碩親王長子皓禎因為言行無度,被削去貝勒的爵位,一時間讓朝堂上諸大臣心下猜疑不斷,莫不是皇上要削弱異姓王的地位麼?

有不少大臣心裡是贊成皇上這個舉措的,異姓王於當下來說,本就不利於朝政,這個碩親王平日裡言行也頗為囂張,碩王福晉在貴婦圈子裡也不算多有人緣,皇上這個聖旨下來,竟是少不少人拍手叫好。

倒是十一阿哥聽到此事後,心中驚駭,他以為皓禎開罪十二弟,最多也就是罰俸或者被皇阿瑪斥責一番,沒有想到竟然是直接丟掉了爵位。皇阿瑪對十二弟竟已經看重到這個地位。

「十二阿哥生辰之禮不可隨意,你們定要精心準備,」永瑆對眼前的太監道,「你去宮外找四阿哥與八阿哥,就說爺找他們一敘。」

「庶,」太監聽完,疾步退了出去。

「好一個十二,」皇阿瑪不是容易受人影響的人,這次碩親王長子被削爵位的肯定與十二有關,這其中的牽扯就大了。皇后的母家,皇阿瑪下旨給十二當師傅的兆惠將軍與阿桂大人,這兩人都是軍機處的人,在朝中的影響可想而知。看來皇阿瑪是鐵了心讓十二做皇帝了,永瑆端起身邊的涼茶,如今春寒未盡,這杯涼茶,著實涼得滲透人心。

某處發生天象,必因我皇英明,得上天預示…這種官員除了拍馬屁,不會做別的東西了麼?乾隆刷刷寫下幾個字,扔到了一邊。

幫著乾隆整理奏折的永琪不小心的瞥了眼,他這位皇阿瑪只寫了幾個字,「爾等有心找奇跡,何妨真心為民?」

永琪禁不想笑,不知道那位官員看到這幾個朱批,會不會嚇得暈死過去,這人至少有好幾年不敢胡來,甚至連拜佛信神都不會去做。

臣恭請聖安…沒事遞這些請安折子做什麼?乾隆嗖嗖寫下一個安字,啪的一聲扔到旁邊。

江南等地白蓮教四處煽動百姓,招收教徒,其形跡可疑,其心可誅…

「白蓮教?」乾隆放下御筆,拿起這道折子,又看了一遍,臉色越發陰沉,把折子往御案上重重一拍,「當地的官員幹什麼去了?」

殿裡伺候的太監被帝王之怒嚇得噗通一聲跪下,就怕被遷怒。

倒是永琪還好好的站著,他見乾隆臉色難看,不由得想這白蓮教是什麼來頭,江湖邪教組織?反清復明的某些正義人士?不過從皇阿瑪臉色來看,應該是屬於後者。不過真正的老百姓其實是不會關心當政者是誰,他們關心的是自己能否吃飽穿暖,家和萬事興。當天下安定時,有人跳出來故意挑撥,這種人向來不是所謂的正義之士,而是想從中謀取權利或者利益的別有用心者。

這樣的人,從前有,現在有,以後也有。

不過,現在清朝統治下的漢人,地位的確比滿人低,這種手段只會導致矛盾,不會有什麼好處。這一點看,清朝是比不上千年之前的唐朝的。

閉關鎖國,掩耳堵眼,盲目自大,民族矛盾日久不減,八旗子弟游手好閒,兵弱馬衰,文字獄嚴重,重農抑商,這些全都是清朝建立後漸漸堆積起來的矛盾。

這些事情不解決,清朝早晚會引來別國的侵略,最終苦的當然不是這些皇族,而是可憐的老百姓。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不是一句話,而是廣大老百姓的辛酸。

為政者,即便做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是至少要做到讓自己管轄下的老百姓吃飽穿暖,環境安定。這一切,是清朝任何一位統治者都沒有做到的。

見永琪一直沉默不語,乾隆便開口道:「永琪有何想法?」

永琪看了眼乾隆,「皇阿瑪,兒臣此言可能有些驚世駭俗,所以一時間也不知道該不該說。」

乾隆已經見識到永琪有時那些讓人震驚卻又警示的想法,不論怎樣,他的那些說法想法看法雖然讓人震驚,但是卻有十分有道理,也很有用,「但說無妨。」但是卻遣退了伺候的奴才,只餘一個吳書來伺候。

永琪倒是多看了乾隆一眼,見他似乎真的沒有虛假的成分在,才問道:「皇阿瑪以為我大清有哪些不好?」

此言出,乾隆的眼神頓時變得凌厲起來,「哦,永琪難道不認為我大清地大物博麼?」

「大清幅員遼闊是真,」永琪歎息,只是不到一百年後,這大清的地圖將會被一次次的減小,清政府割地賠款是後來國家永世無法忘記的恥辱,甚至連很多外國人心目中,華人的形象便是瘦弱不堪,留著一條辮子,迂腐無能。

清朝最後一次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就葬送在乾隆統治的中後期,從那以後,清朝閉關鎖國,直到被八國聯軍打開大門。誰知為政者無能,只知割地賠款,到了最後竟是卷金銀細軟逃走,只留下無辜的老百姓被殺被搶被壓迫。各個通商口岸幾乎成了八國聯軍自己的地方,恢弘奢華的圓明園也被其一把火燒光,此等恥辱,華人難忘,也造成了幾十年後,整個中華大地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滅亡,孫中山的民主主義,袁世凱荒唐的登基,各種偽政權的建立,南京幾十萬同胞被屠殺,東北的淪陷,七七事變,不少國人在抗戰中失去生命。這一切悲劇的源頭,不就是清政府軟弱無能埋下的隱患?

「可是皇阿瑪,再遼闊的土地,需要好的經營,也需要一個正確的前進方向,兒臣妄言,八旗子弟游手好閒者不如漢人飽學詩書者,漢人中有不少能人,我們不應該故步自封。還有歐洲各國如今的發展如何,我們也不知道。在皇阿瑪的統治下,我們大清的確是一片繁榮,可是大清這麼大,是不是也有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人吃不飽穿不暖?」永琪開始平板的敘述漢人與滿人的差別,還有八旗裡存在的各種隱患,國外的發展利弊,大清的優點與缺點,說到最後,他坦言道:「所謂民族不平等,本就是一個隱患,但是現下大清安寧,那白蓮教用心甚是險惡,不得不除。兒臣以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治理八旗,提升我大清國力,任何時候,力量總是最有力的說法,至於民族的矛盾,倒是可以一步一步的來。」

「說完了?」乾隆面無表情的看著眼前的這個兒子,眼中無喜無怒。

「不,兒臣還有很多的想法,只是現在不能說,也不適合,」永琪似乎察覺不到四周越來越壓抑的氣氛,坦言道,「請皇阿瑪不要輕視大清存在的隱患。」

「你在說什麼胡話,給朕滾出去!」乾隆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把八旗看得如此不堪,難道他的統治就如此的昏庸,讓他這個兒子羨慕著國外的東西!

「啪!」奏折擦著永琪的身子飛過,落到了地上,永琪行了一個禮,「兒臣告退。」

出了乾清宮,永琪摸著下巴想,這普通人的度量還是小了些,他果然還是不能太直接嗎?

看來修真太久,他已經忘記凡人的心靈是脆弱的了,不過這位帝王既然那麼生氣,為什麼又捨不得讓折子打到他身上呢?果然這種複雜的心理不是他所能理解的,看來到人間修煉這個選擇非常的正確。不過,他倒是因為這位帝王的寵愛失度了,這些話直白的說出來,的確很不合適,也不知道這位帝王會怎麼懲罰他?

永琪卻是不知,對於帝王來說,他的這些話已經是打了帝王的臉,甚至有指責皇帝昏庸之意,這些話說出來,就連誅九族也是綽綽有餘了。乾隆沒有懲罰他,甚至連罵也沒有多罵兩句,這待遇已經天下獨一份了。更何況,永琪這些話,對一個帝王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刺激,千百年來無論是清明或是昏庸的帝王聽了這些話不動怒那是不可能的事。

乾隆面色鐵青的坐著,一旁的吳書來早已經嚇得雙腳發軟,他一個奴才竟然聽到這些話,真是要人命了。十二阿哥這話實在太過驚世駭俗,有些話他做奴才聽不懂,有些也許是有道理,但是卻不適合講給萬歲爺的這十二阿哥平日瞧著也是個聰明的人,這次怎麼犯這樣的混?

「吳書來,」良久後,乾隆的臉色已經恢復不少。

「奴才在,」偷眼看去,萬歲爺臉上的怒意已經竟是消去大半,吳書來鬆了口氣,萬歲爺對這十二阿哥還真是容忍,這話放在誰身上,那可就是雷霆之怒了。

「傳旨下去,兩日後十二阿哥的生辰在保和殿辦,叫內務府的人不可怠慢,王公大臣皆要到場。」

「庶。」吳書來心裡驚駭異常,這保和殿可是正月裡宴請王宮大臣,或者番邦附屬國來朝時舉行宴會的地方,這個地方給十二阿哥辦生辰,不是告訴世人十二阿哥名不是太子,實是太子麼?

萬歲爺,您老前一刻才被十二阿哥氣得臉發白也捨不得罵,現在又恨不得給十二阿哥最好的,簡直是比普通老百姓還要好的慈父啊!

第23章 生日宴前 …

永琪出生在平旦,那是日與夜的交替之時。

朝堂上,乾隆在散朝前,突然開口道,「兆惠,阿桂,你二人是十二的師傅,他學得怎樣了?」

兆惠聞言,心知乾隆的用意,但是對十二阿哥的讚歎也是發自真心實意,「回皇上,十二阿哥為人聰慧讓臣驚歎,他的才能實在是難得一遇。」

「哦,兆惠竟是對十二如此高的讚譽,你實在是過謙了,十二才多大的年紀,你可別一味誇獎他,免得他驕傲自滿,」乾隆面帶笑意道,「朕瞧著,他還有許多需要向你們學習的地方。」

皇上,您這是特意說十二阿哥年紀小,卻如此聰慧呢,還是真的謙虛?瞥了眼金龍寶座上帝王微笑的臉色,眾人頓時明白,看樣子是前者了。

「皇上,兆惠大人所言句句屬實,十二阿哥的聰慧勤勞氣度都是讓奴才驚歎的,」阿桂語帶贊意,「很多時候十二阿哥都讓奴才覺得驚歎。」

眾臣心下驚疑,這兩位大人行事向來較為耿直,如今竟是如此誇讚十二阿哥,想來十二阿哥是真的聰慧了。他們偷眼瞧萬歲爺的臉色,心下的猜疑越加的明朗。

「明兒十二阿哥生辰,這些年朕政事忙,也沒曾好好替他辦過,明兒他的生辰就在保和殿上,諸位愛卿到時也來賀,屆時把你們家福晉也帶上,陪皇后說說話。」乾隆看著眾臣面色變化,笑意半分不減。

散朝後,福倫的面色嚴峻,他的大兒子開罪於十二阿哥,被廢去兩條腿,小兒子也因此被連累,削去了伴讀之職,如今十二阿哥坐大,只怕日後他福家更沒有什麼好日子過。

一個阿哥哪裡值得在保和殿開宴,還要朝臣以及命婦前去,說這是皇太子的規格也不為過。想到令妃娘娘與皇后之間的暗潮洶湧,福倫心中越加的擔憂。

有幾個官員圍在紀曉嵐身邊,想在他嘴裡打探些消息,畢竟此人在上書房裡替諸位皇子教導漢文,總該知道一些十二阿哥的事情。

紀曉嵐作為漢臣,向來謹言慎行,對於這些官員的打探,也大多說一些誇讚十二阿哥的話,其他皆不鬆口,幾位官員又是失望,又是覺得這位十二阿哥不簡單。

十二阿哥生辰宴席開在保和殿的事情後宮諸位主子也都知曉,一時間給皇后請安的諸位嬪妃貴人更加是小心殷切,只怕開罪於皇后。

紫薇站在皇后身邊,看著這些娘娘們在皇后面前巧笑倩兮,在想起這些日子以來在宮裡見到的是是非非,不由得有些慶幸自己的娘親在大明湖畔清淨的過了一輩子,而不是被皇阿瑪接到宮裡來,和這些女人一樣,為了寵愛為了榮華鬥爭一輩子。

福禍難辨,以娘親的身份,在這宮裡,只怕也只是蹉跎一生,或許連抬起頭來的機會也沒有。

令妃坐在純妃的下首,小心應和著皇后以及諸嬪妃,偶爾還能聽到皇后明褒暗貶的話語,她心下暗恨,面上卻仍舊是那副賢惠模樣。她出生不如皇后,如今皇后又有個爭氣的兒子,而她現在連肚子裡的是個兒子還是女兒都不清楚。

想起上一個早夭的兒子,令妃心下有些黯然,若是那個孩子還在,現在應該也會走路了。

「令妃妹妹臉色不好,可是身體不適?」皇后得知永琪的生辰宴席擺在保和殿,心情便一直很好,所以見到令妃這個樣子,也沒有趁機發作,「你身懷龍種,還是需要小心些才是。」

「多謝皇后娘娘關心,臣妾無礙,」令妃聽到皇后的話,只得起身福了福,才有坐下,做足了本分。

「傳本宮懿旨,太醫院每日晨昏派人給令妃娘娘請脈,不得延誤。」皇后心情好,也不介意賣一個大方。她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十二,坐穩自己的皇后身份,至於其他女人是不是還會生孩子,這對於她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影響。即便這些女人生下了孩子,那又如何?

論聲望,比不過永琪。論身份,永琪是嫡子,論才能,永琪的本事放在那,無需別人再說什麼。皇后也不知自己前些日子犯了什麼諢,非要和那只不知所謂的民間格格過不去,別的不說,單是自己這皇后的氣度便丟了大半,現在那個還珠格格沒有人對付她,不也是自個兒倒霉了麼?

「奴才給皇后娘娘請安,給諸位娘娘格格們請安,」一個小太監手捧一個盒子進來,麻溜的請安後跪在皇后面前。

眾人一眼便認出這是十二阿哥身邊的一個小太監,都等著看戲。

「起來吧,」皇后抬了抬手,「小品子,你手上拿的這是什麼東西?」

小品子起了身,躬身答道:「回皇后娘娘,前些日主子出宮,瞧著民間一些小玩意兒有趣,就帶了些回來給皇后娘娘玩玩,主子說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只是勝在民間小玩意逗趣。」

「容嬤嬤,拿來給本宮瞧瞧,」皇后聽是十二給自己帶回來的,面上笑容越加明顯。

「十二阿哥真是孝順,難得出宮一次,還給皇后娘娘您帶這麼多的東西,實在讓人羨慕,」慶妃笑著湊趣,「咱們也跟著湊個熱鬧瞧瞧是些什麼新奇玩意兒。」

令妃聞言,手裡捏著帕子,半掩著嘴角輕笑道,「這是咱們羨慕也羨慕不來的,慶妃妹妹這麼說著,咱們大家都想看了。」

皇后接過容嬤嬤遞來的盒子,聽到令妃這句話,倒也不急著開盒子了,故作無奈的歎氣:「本宮看十二就是小孩子心性,看著什麼新奇玩意兒就買,哪有什麼穩重模樣,你們倒想看什麼新奇玩意兒了,依本宮看,不定是些石頭珠子雞毛毽子呢。」

「皇后娘娘您這話就不對了,別說是雞毛毽子,石頭珠子,就算是路邊的一粒小石頭,那也是十二阿哥的一片心意啊,這東西的貴賤哪能證明心意呢,」慶妃現在是一心把包壓在十二阿哥身上,她自己沒有兒子,現在跟著皇后走,是最好的選擇。

「瞧瞧慶妃妹妹這張嘴,說得倒真是本宮的不是了,」皇后笑著打開盒子,旁邊幾位嬪妃已經好奇的跟著瞧去,一些年輕的貴人也忍不住踮著腳望向盒子。

「呀,這個小娃娃捏得好可愛,」慶妃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個小小的娃娃,她身後站著的嬤嬤道:「娘娘,這是民間的捏面人,奴才瞧這個面人,手藝很巧呢。」

說說笑笑間,皇后又從盒子裡拿出好幾個民間的小玩意兒,氣氛正濃時,聽到外面太監來報,皇上到了。

眾嬪妃急急忙忙整理衣冠,站起身迎聖駕。

乾隆進屋後,免了眾人的禮,在上位坐下,「方纔你們說什麼呢,朕在外面都已經聽到你們的說笑了。」

「皇上,妹妹們是在笑永琪給臣妾的那些小玩意兒呢,」皇后笑著捧起小匣子,裡面放著一些小玩意,「您看看這些東西,可不是小孩子心性麼?」

乾隆看了這一盒子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眼神微變,「左右是他一番心意,朕那裡可沒十二送的這些。」

皇后微微一愣,皇上這話怎麼帶著點拈酸吃醋的味道?

恰好此時,又聽太監高聲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