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千樹:宋詞是一朵情花 > 太平宰相,珠玉人生晏殊 >

太平宰相,珠玉人生晏殊

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標配,基本是「一團和氣,兩句歪詩,三斤黃酒,四季衣裳」。所謂「學而優則仕」,所求也不過是寬裕的物質生活和從容的精神世界。而將這兩方面生活演繹到幾近完美的,莫過於北宋宰相晏殊。

晏殊,字同叔,十五歲的時候應神童試,宋真宗召他跟上千進士同廷應考,結果小晏殊從容鎮定,提筆成文。真宗大喜,賜晏殊進士出身。過了兩天,又要考詩、賦、論,晏殊拿過題一看,趕緊上奏,說皇上這些題我之前做過,請換另外的題來測試我。真宗被晏殊的才華和真誠打動,非常讚賞他的態度,留他在秘閣繼續讀書深造,很快升至翰林學士。此後的晏殊仕途雖偶有小波折,總體上平穩坦蕩,非普通人所能比。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命運有時候也能影響性格。比如晏殊,他早早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在很多年輕人為功名利祿擠破頭時,晏殊已經開啟了閑雅自如的人生新高度。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這首《蝶戀花》是婉約詞中的名篇,也是晏殊的代表作。

「離愁別恨」這一主題的詩詞,通常以憂傷為基調,感傷為線索,悲傷為內核,言語細膩淒婉,讀之令人心碎。但晏殊的這首詞,「獨上高樓」的孤獨,「望盡天涯」的落寞,「山長水闊」的襟懷,處處顯示出作者深廣的氣度。其格局之開闊,意境之悠遠,蒼涼悲壯處升起的雄渾激越之感,實屬難得。這固然是晏殊文思巧妙才華使然,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晏殊平淡沖和的性格。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清平樂》

綿綿情思,平生愛慕,都鋪敘在一方小巧的信箋上。鴻雁在雲端翱翔,魚兒在水中暢遊,暗指「鴻雁傳書」「魚傳尺素」均不可實現,所以我滿腹的惆悵之情,也不知該如何傳遞給你。托書不成,下片轉而借景抒情。斜暉脈脈,高樓獨倚,遙遠的群山恰好對著窗前的簾鉤,人面桃花不如何處去,唯有門前綠波水,依舊向東流。言雖有盡,但韻味無窮。

這首小詞也是感傷懷人的主題。晏殊用斜陽、紅箋、綠波等景物烘托環境,表達心情。心中雖然萬千感慨,但也化為柔和的情思,婉轉道來。不控訴,不怨恨,語淡情深,含蓄克制。這是晏殊的性格,也是晏殊詞作的風格:沖淡平和,清秀穩健。

晏殊少年得志,生活安穩,仕途一帆風順。太平宰相的經歷,讓他養成了含蓄、優雅、清健的詞風。讀書人最期待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對於晏殊來說,實在容易得很。所以,他不需費力掙扎,不用痛苦糾結,就養成了普通人所不可企及的風雅。

在晏殊的詞作裡,有哀愁,卻沒有刻薄的哀嚎;有惆悵,卻沒有汪洋恣肆的宣洩;有深情,卻不是濃煙香軟的俚俗。晏殊的詞,永遠有著一種內斂又獨特的美,有一種適度也守禮的矜持。那是身份的約束,也是經歷的造就。人淡如菊,說的正是這種風致。而晏殊也用這樣的心態看待自然與世界。

春天是這樣的——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破陣子·春景》

花紅柳綠的春天,萬蕊吐芳。梨花白,池苔綠,黃鸝鳴,柳絮輕,鄰家姑娘採桑忙。想起昨夜做了個好夢,才知道原來是暗指今天「斗草」贏。雖然只是遊戲而已,但還是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兩頰生花,笑意在唇邊蕩漾。春天的氣息就這樣撲面而來,細膩的白描手法,散發著青春的活力,也充滿了質樸和純潔。

秋天是這樣的——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訴衷情》

這首詞上片描寫的是滿滿的秋色。重陽時節,金菊與芙蓉爭奇鬥妍。遠處的鄉村,秋天的景色如畫般美麗,霜葉染成的紅樹林裡,透出稀疏的黃葉。下片起筆三句繼續寫景色:溪水清澈明淨,秋高氣爽,長天萬里無雲,蒼茫天地一望無垠,遼闊至極。最後三句,晏殊表達了自己的感情:登高遠眺,在這壯闊的秋天裡,看鴻雁飛來,引起對遠方親友的懷念。

晏殊一生仕途平坦,性情散淡,所以對人生的起落,總能平靜地面對。寫作《訴衷情》時,晏殊被貶到陳州(今河南淮陽)知州已六年,登高懷人自然免不了觸景生情。但在晏殊的詞裡,色彩斑斕的秋天依然這麼可愛。高天流雲,氣爽心靜,多少坎坷在他的眼底都變得含蓄溫潤起來。古人常說的「傷春悲秋」,在晏殊的詞裡幾乎是尋不到的。哪怕是聚散離別,在晏殊的筆下,也能變成暖暖的回憶。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小樓重重簾幕外,有飛燕掠過。傍晚的庭院裡,暮春多雨,凋零的花朵被雨水紛紛打落。池水生寒,池邊的欄杆倒影也已沒入池塘的碧波。一陣清風吹得翠幕生寒,幾次疏雨滴落在荷葉上。這樣清冷的環境總會讓人覺出孤獨和寂寞,「人生聚散總無常」,多少會生出些悲涼。但晏殊筆鋒一轉,在詞作的最後一句,寫自己剛剛酒醒,發現客人都散了,所以心裡生了幾絲愁緒,將之前醞釀的頗具悲傷氣氛的「離散」主題,隨手化解成暢飲歡聚後的「富貴閒愁」。很多詞人喜歡用誇張華麗的詞語寫自己優越的生活,描摹空虛孤獨,抒發寂寞無聊,可費盡心思,總不能得其要義。等這種生活放到晏殊筆下,簡直是信手拈來,生活優越閒散的韻味輕輕巧巧就能展露無遺。

晏殊自己曾說:「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悅其氣象。」吟詠富貴,如果只是堆積華麗的辭藻,在晏殊看來,表面上花團錦簇,但充其量只是精神上的「暴發戶」。而真正的貴族,應該是從靈魂深處散發出氣象萬千的雅量,舉手投足都應該是優雅的、得體的。所以,讀晏殊的詞,總能讀出清雅散淡的含蓄,珠圓玉潤的光芒。

除了端莊雋永的韻味外,晏殊的詞中還時常閃現對世間「永恆與無常」的思索。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

這首詞的主旨講的是時光易老,世事無常,以及應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人生。開篇起筆就寫了生命有限,光陰似箭,離別之前最是傷人。良友相對,理應推杯換盞,對酒當歌,唯及時行樂方能排遣抑鬱。登臨望遠,滿目山河遼闊,想起友人更添惆悵。獨自在園中徘徊,見到殘花在風雨中飄落,也更令人感慨春光易逝。所以,不如把酒言歡,珍惜眼前的歡樂,珍惜正在身邊陪伴自己的人。全詞意境高遠,情感壯闊,眼光獨到,提醒人應立足現實,把握當下。

晏殊曾在萬眾矚目下以進士出身閃亮登場,開啟了自己的錦繡前程,可說是非常幸運的。但他能從八九級芝麻小官開始,一路走到朝廷的一品大員,這裡固然有機緣巧合,想來與晏殊良好的心態不無關聯。能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牢牢把握幸福的人生。

說到心態,晏殊與晏幾道父子之間倒是截然不同。晏幾道出身名門,但個性狷狂,常常混淆現實與夢境,在生活中常有出離感,無法全身心融入,只能反覆追問:「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反觀晏殊,他出身寒門,但秉持「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的現實觀感,質樸踏實地生活,最終官至宰相,權高威重。不禁令人感歎,人在旅途,命運的起伏真是難以預料!

古人喜歡說「文章憎命達」,卻常常忽略了寬裕生活能帶給人精神上的鬆弛與藝術上的享受。像晏殊這樣衣食無憂的貴族,不需要鞍馬勞頓為生計奔波,不存在遊戲人生的玩票心理,不必有投機取巧阿諛逢迎的摧眉折腰,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對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中,心念較為純真。

據說有一次皇帝當面誇獎晏殊,說晏殊不像別的官員那樣縱情聲色耽於享樂,而是勤奮好學。晏殊聽到後,趕緊跟皇帝解釋,說我不是不想跟他們一樣到處遊玩,只是那時候我家裡沒錢,經濟條件不允許我胡鬧,所以我只能苦讀。一般來說,皇帝的讚許那是莫大的獎勵,很有可能助推官運,點石成金。但晏殊非常誠實,一如當年廷前殿試讓皇帝更改考題,原原本本吐露實情,實在令人欽佩。仔細想想,這種腳踏實地的作風,跟他在詞作中表達的「恆常觀念」確是相得益彰。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這是對「傷春惜時」的感慨,也是對宇宙規律的深刻總結。夕陽西下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花開花落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有那歸來的燕子彷彿是去年就在此安巢的舊相識。這些都是自然界的定律,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但晏殊卻提煉出富有永恆哲理意味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而這首《浣溪沙》也因歌詠「時間永恆,人生有限」而成為傳唱千古的名篇。

晏殊的詞大抵如此,他感懷時間易老,歎息生命苦短;他懂得放眼未來,把握當下幸福。他也深解思戀的各種滋味。「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心頭有戀曲,家中有餘糧,小兒晏幾道,詞史放光芒。世間圓滿,晏殊幾乎全部擁有。所謂「人生贏家」,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吧!

晏殊是多產詞人,據說一生填詞萬餘首,但大部分已散失,現存世的僅百多首,編入《珠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