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千樹:宋詞是一朵情花 > 一代名妓的前世今生琴操 >

一代名妓的前世今生琴操

經濟的發展、政局的穩定,以及思想的自由與解放,促使宋朝娛樂業空前發達。尤其是北宋末年,在宋徽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大力帶領下,青樓業的繁榮再創新高。上自皇帝學士,下至販夫走卒,都跟秦樓楚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在名妓李師師橫空出世之前,北宋青樓業的領軍人物,便是傳說中清麗脫俗才貌雙全堪稱整個娛樂圈當家花旦的歌妓——琴操。

琴操生於北宋1074年前後的一個官宦之家,少時被抄家,父母相繼亡故,無以為生,落入青樓。因為小時候讀過很多詩文,受過良好的啟蒙教育,所以她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加上喜歡撫琴,所以雖落風塵,但氣度不減,還為自己取了個志存高遠的藝名——琴操。宋代很多文人頗喜歡在煙花柳巷廝混,所以這位有點詩意又頗為失意的琴操姑娘所散發出來的文藝氣質,很快就得到了文娛圈內的好評。吟風弄月、填詞作曲,西湖一帶,無人不知琴操之名。

俗話說:出名難,出大名更難。琴操在西湖揚名,只能算剛剛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要想成為更紅的明星,她還需要將自己的形象更深地植入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尤其是舞文弄墨的男同胞的心目中。老天眷顧,機遇很快就來臨了。

有一天,某官吏暢遊西湖,覺得縱情山水非常愜意,便乘興吟唱起秦少游的《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琴操一聽,心裡一驚:「這人好沒文化,明明應該是『畫角聲斷樵門』才對。」但琴操情商極高,雖看出此人水平不佳,但臉上仍是不動聲色,淡淡笑說:「錯得好,雖然詞句錯了,但詞的意境反而推進了。」本以為就此打住,沒想到這位大人智商和情商都低到無下限,竟然誤以為琴操真的是在誇他,於是一臉得色,高興地抱拳:「久聞姑娘才華不讓鬚眉,既然錯了,姑娘能否用這個韻,填一首新詞呢?」琴操一想,全詞都用陽韻來改,改動不大,但難度很高。略一思考,覺得倒也可以試試。於是,慢慢提筆——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征轡,聊共飲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青樓薄倖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滿庭芳》

寫罷,琴操嫣然一笑,輕輕擱筆,請大家來看。圍觀群眾紛紛上來觀賞,集體大呼「妙極」。至此,「琴操改韻」之事便登上了文娛圈的頭版頭條,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有錢有閒有文化的知識階層的熱門話題,瘋傳不休。

很快,這事兒就被蘇東坡知道了。大學士其人活潑風趣,機智幽默,沒事兒就喜歡跟大家談儒論道,心情好的時候還喜歡跟佛印和尚開開玩笑。他知道了琴操的故事後,便想見識下這位名噪一時的歌妓。

蘇東坡一見琴操,粉面似雪,秀髮如墨,在這美如西子的西湖上,琴操的明艷動人,婉轉清秀,讓蘇東坡一見傾心。而蘇東坡的風流倜儻,浪漫多情,自然也令琴操生出無窮愛慕。二人泛舟於西湖,水波蕩漾,清風習習,或品茗,或撫琴,將無盡的語言和默契都融化在了這湖光山色之中。

蘇東坡生性瀟灑,在這樣的人間仙境裡,心裡真是充滿了無窮的快意。但他畢竟深諳人世艱辛,每見琴操談吐不俗、舉止清雅,心中便升騰起數不盡的憐愛。他知道琴操頗通佛理,於是,便以參禪為由,試探琴操。

那天的西湖依然淡妝濃抹,那天的琴操依然人淡如菊。蘇東坡對琴操說,我來做長老,你來參禪。你先說說:「何謂湖中景?」琴操答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蘇軾接著又問:「何謂景中人?」琴操應道:「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蘇軾問:「何謂人中意?」琴操笑道:「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蘇東坡由景及人再談人的才華,從實實在在的環境,談到內心深處的感悟。如果蘇東坡一上來就說你便是才比楊鮑,那麼人生又能怎麼樣呢?琴操才貌雙全,正是西湖風頭無兩的名妓,肯定心裡不服氣。但蘇東坡這些問題的設置環環相扣,不經意間便把琴操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引向了虛無。與浩渺宇宙相比,短暫人生來來去去,本也不算什麼。所以,琴操竟然被後面一句「如此究竟如何?」給問住了,半晌無言,靜默無語。蘇軾看她無言以對,索性說道:「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意思是,你如今再風光耀眼,才情縱橫,最後的結局可能跟其他妓女也沒什麼分別。相傳,琴操聽後登時大悟,涕淚長流,決定削髮為尼,遂盈盈起身,拜別蘇東坡,唱了首詞:

謝學士,醒黃粱,門前冷落稀車馬,世事升沉夢一場。說什麼鸞歌鳳舞,說什麼翠羽明璫,到後來兩鬢盡蒼蒼。只剩得風流孽債,空使我兩淚汪汪。我也不願苦從良,我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念佛往西方。

蘇軾見機緣成熟,琴操也願意塵埃落定,於是就歡歡喜喜領著她去出家。尼姑庵主一看,鼎鼎大名的蘇東坡,竟領著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來出家,這姑娘眉目清秀,神情淡雅,便知慧根深種,欣然接引琴操邁入佛門。

出家後,琴操用藝名的諧音為自己取了個法名,叫「勤超」,開始閉門謝客,勤奮鑽研佛法。因她少時早已從風月場看透人世悲涼,所以很快就頓悟了。花紅柳綠的一代名妓,從此便青燈古佛,輾轉於塵外謝幕。

相傳,琴操在玲瓏山修行時,蘇東坡偶爾來拜訪,少不了談禪悟道。琴操偶爾也有佳作,但遺世的只有一首《卜算子》:

欲整別離情,怯對尊中酒。野梵幽幽石上飄,搴落樓頭柳。
不系黃金綬,粉黛愁成垢。春風三月有時闌,遮不盡,梨花丑。

《卜算子》

蘇東坡拜訪期間曾表達自己送琴操出家的悔意,甚至多次勸她還俗回杭州。但琴操心意已決,誓不返紅塵。幾年之後,年僅二十四歲的琴操撒手人寰。時過境遷,如今看琴操的那首《滿庭芳》,仍是筆法深厚的佳作。她對詞境的揣摩、音樂的錘煉、語言的駕馭,都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若不是平日用功苦學,以那樣的年紀很難在倉促之間將詞改得如此通暢。

據說琴操辭世時,正是蘇東坡「烏台事件」爆發,被貶黃州之際。蘇軾聽聞琴操死訊,老淚縱橫,深情款款,不斷說著一句「是我害了你」。東坡後來幾次借酒消愁,醉了之後竟然就睡在玲瓏山下,想琴操出家雖是機緣,但畢竟是自己促成,世間缺了位絕色佳麗,自己少了個紅粉知己。長夜靜寂,無邊落寞,萬千遺憾。

琴操的傳奇人生雖然一波三折,但由於離世較早,所以關於她的記載並不多。民國年間,潘光旦、林語堂和郁達夫三位才子同游玲瓏山,他們曾翻遍臨安縣志,都找不到關於琴操的蛛絲馬跡。這樣一位綽約佳人,竟被風塵埋沒得毫無蹤影了。此事惹得三人大怒,郁達夫更在玲瓏山琴操墓前寫下四行詩,表示抗議:「山既玲瓏水亦清,東坡曾此訪雲英。如何八卷臨安志,不記琴操一段情。」

好在,因為蘇東坡的緣故,因為郁達夫的題詩,琴操的故事還是婉轉流傳下來。在那些筆記小說中,在千年來飄香的文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