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北山樓詞話 > 編後記 >

編後記

施蟄存先生是中國當代文學界的大師,他一生的學術成就,涵蓋甚廣,舉凡古典文學研究、文藝思潮的與現代文學、翻譯,乃至金石碑版的研究等,都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與欽佩。先生辭世之後,華東師大出版社為其編纂全集,由於玫儀自二十年前,即常就詞學問題向先生請教,並曾撰寫《北山詞論》、《施蟄存先生的詞學研究》二文,故出版社將有關詞學部分的匯整工作交由玫儀負責。個人將此事視為一種榮譽,然而亦深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努力以赴,期能將先生的詞學研究成果,較有系統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施先生的詞學遺著,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已公開出版的書籍、文章,一是未曾發表的文稿。已出版的專著及論文,基本上維持先生所發表的原樣。例如施先生曾出版《詞學名詞釋義》一書,然在《古典文學三百題》中,又發現二篇範圍相近的論述,由於《詞學名詞釋義》有其編排理念,故將二文另列於後,不併入《詞學名詞釋義》中,以免影響原有架構。唯一的例外是《支機集》,施先生曾根據趙尊岳《惜陰堂匯刻明詞》本抄錄,將其文本整理發表,然而趙氏據以刊刻之底本頗有殘泐,且殘缺處常作描潤及補實,施先生即曾表示:「希望天壤間還有一本倖存,可以資校補,俾成完帙。」 玫儀受此激勵,多方搜訪,終於在上海圖書館尋獲另一版刻相同的《支機集》,因館方將其誤編而附於《蘭思詞鈔》之後。經過比對,發現趙本頗多妄補之處[1]。玫儀曾將此事稟告先生,先生極為欣慰。是故本書卷八「文本整理」 之《支機集》部分,改依此本予以補正。

至於未出版的部分,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謄清稿,大體已經成篇,較無問題;其中《讀詞偶擷》且有二見,均已謄抄整齊,其一併註明字型及字號,似是準備出版,故維持原樣而不散入各卷。另一類則尚未成篇,且頗多屬於零星材料,蓋為隨手記錄的讀詞札記,或以擬撰述的綱領或要點。此類未成之作是否適宜刊登,學界或仁智互見。站在後學的立場,先生之殘句片言,皆為可寶;然而未經先生確認,貿然刊登,又恐欲益反損。幾經考慮,決定在分類時,將未發表之著作依其內容分置各卷,附入已出版著作之後,且註明「未出版」 ,以作區隔。讀者對於此類作品,宜分別觀之。

先生素有撰作詞話之構想,遺稿中有三份預擬之詞話稿目錄,一份只有卷目標題;另二份兼有細目,然其一只有卷三,其二則有殘缺,且三者均不相同,當為不同時期之構想。由先生已發表之著作及遺留殘稿,亦可看出乃逐步朝此目標邁進,惜其宏願未成,遽歸道山。本書分類,基本上參照其目錄殘稿,將所有文稿按其內容性質加以歸並,共分成下列八卷:

一為名義,收錄先生《詞學名詞釋義》一書,對與詞學相關之名詞、術語之定義加以考辨,此乃開宗明義,故置於卷首。

二為詞籍,包括書目、詞選,別集、匯刻、雲間詩詞集等。其中書目部分皆已出版。包括「詞學書目集錄」 、「新得詞籍介紹」 、「港台版詞籍經眼錄」 等文及《詞學》一至十二期之編後記,均曾於《詞學》刊登。施先生一方面從歷代書目中輯出詞學專書,一方面為晚近出版之詞書撰寫提要,以提供學者參考,其眼界之廣、用力之勤,迥非常人可及。其餘除《歷代詞選集敘錄》曾於《詞學》連載,別集部分亦有數篇單獨發表外,均未曾發表。

三為詞調,已出版及未出版者,合共十八篇,論及二十餘調,且包括域外樂調。各調均考其調名來源及流變演化之概況,辨明舊說之謬誤,諸如作者之真偽、創調之時代、調名之同異、唐腔宋調之差別等,莫不舉證歷歷,逐一釐清。

四為詞論。此處「詞論」 二字乃采廣義,除詞人詞作之考辨、詞調破法之討論、清人詞論之分析、論詞數據之輯錄外,尚包括先生之詩詞序跋、論詞書信及日記,其論詞雜文乃至詞壇記事等,亦收入此類。卷末並附錄先生之詩話數則。其中頗多有關雲間詞人資料,包括由各書輯出之雲間詞人生平、對雲間詞人之評論,以及雲間詞人之論詞數據等,均彌足珍貴。先生為雲間人,情系桑梓,故特別注重雲間詞學相關問題,此亦本書特色之一。

五為詞語,共收詩詞用語四十三則,包括常用語及罕用語,均為語義易有混淆者。或因其為古人俗語、或因涉及今人較陌生之古代習俗,甚或因錯字而以訛傳訛,而有礙通讀者,先生莫不旁徵博引,以釋讀者之疑。唯是其中有頗多尚未成篇,僅列例句而未加發揮者。個人以為,此類殘稿對後學亦能有所啟發。其中「聖得知」 一則,開頭即剩陸龜蒙《頭陀巖》(舊說頭陀坐石巔)一詩之後二句,其前文已佚,然大體仍可得知先生意旨,故一併留存。

六為詞評,除收入施生先對唐五代至近代諸家作品之論述文字外,又收入《花間新集》中《清花間集》之評語部分。或評騭詞學,或駁斥前人成說,或綜論詞史,皆為深造有得之語。

七為詞選,收入《花間新集》一書。此書包括《宋花間集》及《清花間集》,乃先生依《花間》風韻為標的所選出之詞作。據此角度而甄選宋代以後之詞作,極為罕見,是故此書誠能自出手眼、別開蹊徑。其中《清花間集》之評語已收入卷六,唯因選詞亦須具備批評眼光,所附評語與所選詞作是否相稱,必須二者並觀,為方便閱讀,此處不避重複,仍予再列。

八為詞學文本整理,其中多為罕見或未經刊刻之詞集。如船子和尚之《漁父撥棹子》乃先生由《機緣集》中輯得,而陳鐸之《坐隱先生精訂草堂餘意》、蔣平階與門生之《支機集》、陳慶森之《百尺樓詞》等,俱極為罕見。

書後附編《詞學討論會實錄》、《感舊》及林玫儀《施蟄存先生的詞學》、劉效禮《施蟄存先生詩詞研究平議》二文。前者是當年華東師大籌辦詞學會議之盛況,由于先生推廣詞學、栽培後進不遺餘力,華東師大乃成為國內有數之詞學重鎮。此次會議之籌辦,對結合詞學研究人力、促進詞學界之合作影響深遠,而幕後則完全得力于先生之推動。《感舊》之《傷逝錄》等為先生所撰,原刊《詞學》,足見先生篤於學者情誼的風範。附編最後二篇則介紹施先生詩詞研究之成果及其貢獻。

先生曾擬名其書為《北山樓讀詞記》、《北山樓詞話》、《讀詞叢札》、《讀詞札記》、《花草偶拾》等,唯較傾向《北山樓詞話》,故以此為名。本書所收錄已出版之部分,當初分別發表於不同刊物,編輯體例及標點方式不一(例如書名、篇名、詞牌等是否標示),因時間倉促,未及全部統一。又,在編纂過程中,承蒙劉凌先生搜集資料,於編排上亦多所協助,特此致謝。

林玫儀

二一一年十一月

[1] 詳見林玫儀:《支機集完帙之發現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戴璉璋先生榮退紀念專刊),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3月,頁1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