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北山樓詞話 > 二 感舊 >

二 感舊

(一)傷逝錄 (任訥、鄭騫)

任訥,字中敏,別署半塘、二北,揚州師範學院教授,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三日逝世,享壽九十五。任先生早歲專研元人散曲,編有《散曲叢刊》二函。中年以後,治唐詩及敦煌文學,著有《唐戲弄》、《敦煌曲初探》等十餘種,為敦煌文學權威著作。鄭騫,字因百,祖籍鐵嶺,入北京籍。曾任燕京大學教職。一九四八年去台灣,歷任各大學教授,以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壽八十六。鄭先生於古典詩、詞、曲學,皆有專長,著有《景午叢編》、《清晝堂詩集》等。

任、鄭二教授,皆於文學研究有卓越貢獻,今先後謝世,海峽兩岸學人,頓失導師,不勝哀悼。

(二)傷逝錄 (張伯駒、李寶森、武慕姚)

本刊編委張伯駒(叢碧)先生於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病故於北京,其時本刊第一輯雖已出版,先生猶未及見。李寶森先生有詞六首發表於本刊第一輯《詞苑》,先生於一九八二年二月十六日病故於上海,見本刊時,已彌留矣。武慕姚(鼐)先生為中州詞家邵瑞彭及門弟子,曾熱心贊助本刊,有詞二首編在本輯,然先生已於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日卒於開封,亦不及見本刊。一年之間,詞老凋零,敬志於此,以致哀悼。

(三)傷逝錄 (寇夢碧、彭靖、俞平伯、陳邇冬、唐圭璋、李一氓)

一九九年,接連失去好幾位詞學界的前輩或師友,可謂詞學不幸的一年。二月十四日,天津詞人寇夢碧去世,年七十四。其後不久,長沙詞人彭靖亦去世。十月十五日,本刊編委俞平伯先生去世,年九十一。十一月十六日,詞學者陳邇冬亦長逝,年七十八。十一月二十八日,本刊主編唐圭璋教授亦化去,年九十。十二月四日,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同志作古,年八十七。以上六位,均與本刊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對本刊有幫助或支持,本刊同人聞訃,均甚哀悼,特志於此,以志永念。

(四)挽圭璋先生聯

圭璋先生以畢生之力,瞑寫晨鈔,廢寢忘食,先後成《全宋詞》、《全金元詞》及《詞話叢編》三大述作,嘉惠詞林,厥功甚偉。余早歲已心儀其人,而無緣識荊。一九八年,為華東師大中文系同人籌備創刊《詞學》,馳函求助于先生。承其不棄多所指導。一九八一年初,因事去南京,始得進謁,晤談相得。去歲初冬,忽得其噩耗。哲人逝矣,後進何從?適在病中,未能執紼,撰一輓聯,獻諸靈右,辭不盡哀,聊申仰止。

七十載徵存輯佚,詞學入乾嘉,建業論功,善本先開垂典則。

百萬言別非正誤,宗風紹朱鄭,景行繼志,幾人後起仰儀型。

(五)黃仲則逝世二百年紀念

清詩人黃景仁,字仲則。江蘇武進人。生於乾隆十四年(1749),卒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今年為其逝世二百年紀念,常州市博物館特為舉行文物展覽會,並編刊紀念冊。

黃仲則才情橫溢,一生坎坷不遇,牢落之感,盡發於詩詞,為清代一大家。詩有《兩當軒集》十四卷,詞有《悔存詞鈔》二卷、《竹眠詞鈔》二卷。

本刊所載黃仲則手書詞稿圖版,承黃氏後人葆樹同志提供。

(六)葉恭綽墓

葉恭綽先生,字譽虎,號遐庵,番禺人。民國初年,曾任交通總長。退隱後從事書畫、文物、詩古文辭之學,尤好為詞。編有《廣篋中詞》、《全清詞鈔》,著有《遐庵詞》,為一代詞家。一九六八年卒於北京,享壽八十七。

余於一九八二年三月,以事去南京,聞葉先生墓在中山陵下,因邀千帆、止疆、運熙同訪之。中山陵前小山上有仰止亭,葉先生早年所建,以紀念孫中山者,墓即在亭旁,一水泥方墳耳。上有字三行,橫行,第一行曰:「仰止亭捐建者。」 中一行曰:「葉恭綽先生之墓。」 下一行曰:「一八八一——一九六八 」 。蓋葉先生於一九五八年被劃為「右派分子」 ,浩劫初起,又極受凌辱。既下世,家人不敢厚葬,遂草草埋灰於此,僅以「仰止亭捐建者」 表其生平,令人感慨。

近聞葉先生墓已改建,想必有碑銘松楸,足供後人憑弔,當年仰止亭旁一尺孤墳,已非後人所能見,因以當時謁墓照片發表於此,以存「浩劫」 遺跡。謁墓者四人,自左而右,為孫望、程千帆、施蟄存、王運熙。

一九八五年六月 蟄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