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北山樓詞話 > 二 其他 >

二 其他

(一)詩與詞有什麼不同?

詩與詞都是世代文學中屬於韻文的文學形式。要說明它們有什麼不同,應當從幾個方面來區別。而最主要的是應當從它們的作用來看。詩是運用語言文字的美妙結構,供人們吟詠的;詞是運用語言文字的美妙結構,還要能配合音樂,作為某一樂曲的歌詞,供人們歌唱的。簡而言之,詩和音樂沒有關係,而詞是依附於音樂曲調的。

但是,我們說:「詩和音樂沒有關係」 ,這句話只適用於唐宋以後。在唐代還不能這樣說。因為詩這個字的涵義,在文學史的各個時代,都不很相同。

詩,最早是指《詩經》中那些作品。這些作品,大部分是周代的士大夫和民間的詩歌,形式一般是四言一句,四句一章,三章或四章為一篇。這些詩歌成為古代文學的經典著作,列為六經之一。秦漢時代的人,提到詩,就意味著這部古代的詩選集,因此,在這時期,詩的涵義是《詩》。例如說:「詩三百」 ,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三百五篇作品。這許多詩,在當時都是可以配合音樂,用來歌唱的。從語言文字的角度講,叫做詩,從音樂性的角度講,叫做歌。詩都是可歌的,歌唱的都是詩。因此,在《詩經》時代,不能說詩和音樂沒有關係。

到西漢時代,詩還是專指《詩經》的作品。不過在這個時期,已經沒有人歌唱這些作品,它們的曲譜也早已失傳。在漢代人的觀念中,詩和音樂的關係,逐漸消失了。

屈原、宋玉等楚國詩人,寫了《離騷》、《九歌》、《招魂》等楚國風格的詩歌,到了漢代,這些詩歌被稱為「楚辭」 。意思是楚國歌曲的唱辭。從漢高祖到漢武帝都喜歡楚歌。漢武帝又設置了一個中央音樂機構,名為樂府。從這個樂府中制定了不少曲譜和歌辭,頒布到民間傳唱。於是從西漢後期起,詩這個字的涵義變了。它只指四言、五言、或七言的文學形式,只能吟哦,而不能配合樂曲,以供歌唱。同時,因為有了「樂府歌辭」 這個名稱,這個「辭」 字便被理解為可以配合樂曲歌唱的文學形式。而它的形式,必須配合樂曲的音節,以決定文字的句式,它不像詩一樣,可以全篇是四言、五言或七言的句式。

魏晉以後,詩和歌辭是兩種不同的韻文文學形式。詩和音樂沒有關係,它不是樂曲的歌辭。歌辭是可唱的,它依附於樂曲,其形式也被決定於樂曲的節奏。

到了唐代,漢魏以來的樂府歌辭已經失傳了它們的樂譜,只剩一個曲調名,例如「飲馬長城窟」 、「東門行」 之類。文人所作,都是摹仿古人,並不真有曲譜可以依照。這種作品,雖然仍用漢魏樂府曲調名為標題,其實已不是歌辭。這種作品,後世稱為「樂府詩」 。把它們劃歸詩的一類,就說明它們已不能入樂了。

杜甫、李白有許多作品,都用樂府舊題,或自製新的樂府題,如「兵車行」 、「新安吏」 、「蜀道難」 之類。這些詩也並不配入音樂,成為當時的新曲子。因此,它們也是樂府詩。

但是,唐代有許多從西域流傳來的歌曲,如《涼州》、《伊州》、《摩多樓子》、《綠要》等,從玄宗皇帝設置的音樂機構「教坊」 中制定樂譜,頒布流行之後,這些新曲子在民間傳唱,常常請詩人們配撰歌辭。於是唐詩中出現了大量的以「涼州詞」 、「伊州歌」 、「樂世詞」 之類的詩題。而這些詩最初幾乎都是七言絕句。這些作品,從形式看,是唐代的律詩。從題目看,從它們的作用看,是新的樂府歌辭。這樣,又不能說詩和音樂沒有關係了。

現在,我們要注意,漢魏時期用「楚辭」 、「歌辭」 的「辭」 字,在沈約《宋書》中,大多已被簡化為「詞」 字。唐代的「涼州詞」 ,實在就是涼州曲的歌辭,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唱詞。這是音樂題目,不是詩題。而這個詞字,就成為「詩詞」 的「詞」 字的起源。

中唐以後,詩人為樂曲配歌詞,不再用單調的絕句詩,而稍稍照應到樂曲的節奏,改用三、五、七言混合的詩體。這種詩稱為「歌詩」 ,意為可歌唱的詩。這個名詞,反映出當時已認為詩本來是不可歌唱的,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它可以作為唱詞了,故名之曰「歌詩」 。但是,歌詩的形式,和五、七言詩的形式還相去不遠。例如李賀的詩集名為《李賀歌詩編》,他的詩和李益的詩在當時都曾譜入歌曲,流行於歌壇。但他的詩的形式與音節,還沒有離開古體或律體詩。同時另外有些詩人,完全依照曲調的節奏來造句配詞,例如白居易、劉禹錫的《望江南》,溫庭筠的《菩薩蠻》,這些作品,當時還稱為「長短句」 。這是一個過渡時期的名詞。從形式來講,它們不是句法一致的作品,而是句法不一致的作品。它們已不像是詩,故不說它們是詩。但它們還屬於詩的新品種。

長短句發展到五代時期,從《花間集》敘文中,我們知道它們稱為「曲子詞」 。到了北宋,這種文學形式,已經和詩完全脫離關係而獨立了,但它們還被稱為「長短句」 、「曲子詞」 ,或「樂府歌詞」 ,到南宋時期它們才被定名為「詞」 。這個詞字,從此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的名稱,它與詩分開了。

從此以後,詩與詞的第一個不同處是:詩只能吟哦,不能作為樂曲的歌詞。而詞是依靠樂曲來決定其形式的。

詩與詞的主要的不同點既已明白,詞字的來歷也已弄清楚,接下去要說明的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都是小事情了。例如,關於形式,唐代以後,直到今天,詩的形式沒有變。不外乎五、七言古體、律體二種。詞則每一個曲調有它自己的句式,各各不同,只能以長短句這個名詞來概括。從唐五代到北宋初期,詞都是篇幅較短的小令,每首不過幾十個字。從北宋中期以後,發展成為慢詞,每篇有長到一百多字的。

詞最初只用於酒樓歌席上妓女的歌唱,歌詞的內容只限於傷離、怨別、春感、秋悲之類,因此,除了標明曲調名之外,別無題目。從蘇東坡起,擴大了詞的內容,需要有一個題目來概括詞意。於是,詞有兩個題目,第一個題目是詞調名,第二個題目是詞題。例如《憶舊遊·寓毘陵有懷澄江舊友》,這是張炎的詞。《憶舊遊》是詞調名,「寓毘陵有懷澄江舊友」 是詞題。第一個題目等於漢魏以來樂府歌辭或樂府詩的題目。但當時並不需要有另一個說明內容的題目,因為曲調名本身說明了內容。例如「從軍行」 ,是曲調名,而這首歌辭的內容也必然是與從軍有關的。早期的詞,也是如此,調名和歌詞內容是一致的,後來歌詞內容離開了調名的含義,就有另加一個題目的需要了。

在用字的聲韻方面,詩與詞也大有不同。詩的調和聲音,要求分清平仄。凡是應當用仄聲字的地方,可以用去聲、上聲或入聲字。詞的聲音要求更嚴。它不但要分清平仄,還要分清四,聲。有些詞調,該用仄聲的字,還要區別去聲和上聲。該用去聲的地方,不得用上聲。不能因為去上同屬仄聲而混用。

至於押韻,詞也比詩的韻法繁複。一首七言絕句詩,二十八字,只用一個韻。但一首小令詞,例如《荷葉杯》,只有二十三字,卻有三個韻。韻法的變化,各個詞調都不同。

(二)何謂詞牌?何謂小令與慢詞?何謂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這裡是七個詞學名詞,除了小令與慢詞之外,其餘五個名詞都是元明以後詞家所用,在宋代的詞學書中都沒有見過。

詞牌就是詞調名。如《西江月》、《踏莎行》之類。《西江月》詞,就是依《西江月》這個調子的音節配合的唱詞。宋代的詞,和金元的曲,都是民間藝人賣唱的文本。民間的賣小唱或作雜劇的團體每到一個地方作場(即公演),必須掛出牌子,寫明某人唱什麼曲子或演什麼雜劇、戲文。這就稱為曲牌。到後來,曲牌這個名詞的意義,便等於曲名。明代人又因曲牌而創造了詞牌這個名詞,其意義便等於詞調名。在宋代,可能已有詞牌這個物件,但還沒有用這個名詞作為詞調名的同義詞。

詞起源於唐代。最初是酒筵歌席上妓女唱的小曲。這種小曲,當時稱為令曲。令曲最多不過五六十個字。北宋中期,柳永、周邦彥等人創造了長篇的詞調,每首詞多至一百數十字。這種詞,稱為慢詞。從令詞發展到慢詞,中間還經過引、近的階段。例如《清波引》,《祝英台近》、《臨江仙》、《風入松》之類,它們字數比令曲多,比慢詞少,平均每首為七八十字。宋代人把詞分為令、慢兩類,引、近屬於令曲。明代的張分為三類:令詞曰小令,引、近曰中調,慢詞曰長調。而且他規定了五十六字以下為小令。五十六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字以上為長調。從此以後,明清兩代的詞選集,差不多都依此分卷。

最初的令詞是很簡單的,例如《望江南》,唐宋人所作,全文只有二十七字,句法是三五七七五。到明代,有人重複一首,作為下半篇,題作《雙調望江南》,於是出現了「雙調」 這個名詞。因為有了「雙調」 ,於是又有了「單調」 這個名詞。多數詞都是分為上下二段的。像二十七字的《望江南》,只有一段,稱為單調的詞,有上下二段的,稱為雙調的詞。但這兩個名詞是明代詞家開始用的,宋代詞家沒有用過。宋人稱詞的上下段為上片,下片,或稱上闋,下闋,或稱上下疊。單調、雙調這個名詞是不適當的。不管是二十七字的《望江南》,或五十四字的《望江南》,曲調還是一個,怎麼能分單雙呢?明代人概念不明確,不思考「調」 字的意義,就創造了這兩個不適當的名詞。「雙調」 本來是一個宮調名詞,被明代人誤用之後,就常常混淆了。

慢詞有分為三段、四段的,每一段可以稱為一疊。第三段可以稱為三疊,第四段可以稱為四疊。但只有兩段的詞,一般只稱上疊、下疊,而不說第一疊,第二疊。因為從疊字的本義來講,只有詞的第二段才可以稱為疊,因為它是第一段的重疊。所謂三疊,實際上應當是一首詞的第四段。而一般卻把分為三段的詞稱為三疊。這種用法,在宋人書中也還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