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 > 高山流水覓知音唐代詩人的友誼 >

高山流水覓知音唐代詩人的友誼

人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群居動物,這就決定了,人是不能沒有友誼的。中國古代對友誼的重要性多有論述。如《孟子·滕文公上》就指出: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將友誼提到了與父子、君臣、夫婦、長幼等儒家基本倫理並列的地位,可見其對友誼的重視。因此,以上這五種倫理,也被儒家稱為「五倫」,這也是儒家認為人最基本的五種倫理。

既然友誼如此之重要,那麼,尋求到真正的友誼也就十分重要了。因此,古人對各種友誼的分類是很講究的。孔子就說: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因為這段話,我們到現在,都把對自己有好處的朋友稱為「益友」,而把壞朋友稱為「損友」。

理論上說,朋友,特別是很好的朋友,當然越多越好,就像漢代無名氏的詩歌裡說的一樣: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可是,人是各種各樣的,不可能都成為自己的朋友,因此朋友的選擇,甚至比擁有朋友本身都更加重要。梁代劉峻作《廣絕交論》,列舉五類「利交」:

追逐權勢的「勢交」;

貪圖財富的「賄交」;

附庸風雅、獵取名聲的「談交」;

貧時相合、富則反目的「窮交」;

衡量輕重得失的「量交」。

這些小人之交顯然是於己不利而且有害的,而這樣的所謂朋友,也歷來被人們鄙棄。反之,真正的友誼也就被歷代人廣為傳誦,比如高山流水中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友誼,先秦管仲與鮑叔牙的友誼等等。

唐代是中國詩歌的頂峰,唐詩題材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當然也不會缺少友誼。我們現在都可以從唐詩中找到大量詠歎友誼的詩句,很多詩句至今還膾炙人口: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許渾《謝亭送別》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城層。李冶《明月夜留別》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唐詩裡對友誼的嚮往數量極大,而唐代詩人之間真摯的友誼更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