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 > 作一次浪漫的弊朱慶餘 >

作一次浪漫的弊朱慶餘

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考試入官之法,古已有之。漢代的察舉之制中,即包括考試。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但是他也為中國教育做出了一個劃時代的貢獻,那就是創造了科舉制度。這個制度創造之後即沿用千年,直到清末才被廢除。唐代完善了隋代的科舉制度,但是畢竟處於科舉的初級階段,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其中有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行卷」「溫卷」之風即屬此類。

據《雲麓漫鈔》記載:

唐之舉人,先籍當世顯人,以姓名達於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之後又投,謂之溫卷。

這就是說,當時的舉子在考試前,必須先通過名人將自己介紹給考官,然後將自己平生得意之作呈現給考官,這叫「行卷」,過幾天之後,再將自己的作品送給考官以加深印象,叫「溫卷」。以現在的觀點來看,這種情況等於作弊,但是在當時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至多也就算是鑽制度的空子而已。在浪漫的唐代,的確也有很多詩人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取得了功名,還留下了佳話。王維被岐王推薦給玉真公主,白居易以《賦得古原草送別》獲得顧況青睞就是著名的例子。不過「行卷」「溫卷」最著名的,當屬朱慶餘了。

朱慶餘,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朱慶餘到長安參加考試的時候,有人把他推薦給了當時的水部員外郎張籍。張籍憐才惜士,喜獎掖後進,一見到朱慶餘就大為激賞,引為知音。並且要來了朱慶餘的新舊作品二十六篇,藏在袖子裡,見到人就拿出來推薦。大家看到張水部都如此看重這個年輕的讀書人,於是都爭相傳抄朱慶餘的作品,於是朱慶餘一時名滿京城。但是到考試之前,朱慶餘還是惴惴不安的:張籍為自己打的廣告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這作用是否已經作用到最關鍵的人——考官的身上?朱慶餘一直想瞭解自己考試的前景如何,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近試上張水部》。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叫《閨意呈張水部》,所謂「閨意」,也就是男女之情。這個題目很明顯地表明了朱慶餘此詩的手法:借用男女之情來探尋考試情況。

詩歌的首句即為我們描寫了背景:洞房花燭之後,夫妻恩愛之夜。燕婉甜蜜,可是,東方露曉,新嫁娘將要接受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考驗:要見公婆了。新媳婦初次拜見公婆,心裡總難免忐忑不安的,為了這次拜見,新娘子想必也做了很多準備,一大早就起來,坐在梳妝台前「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了。可是,裝扮來裝扮去,仍然心有不安:自己化妝的式樣是否是公婆喜歡的呢?於是化妝完畢之後,還是悄悄問問夫君:「我的眉到底是畫深一點還是淺一點,公婆才會喜歡呢?」中唐王建有一首《新嫁娘詞》,裡面那個新娘子的「小聰明」跟這裡的新娘頗有類似之處:「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不過,朱慶餘此詩中的新嫁娘顯然不是平常意義上的新娘子,實際上是暗指的自己,而「公婆」則是暗指考官,那麼與新嫁娘燕爾新婚的新郎官,無疑指的就是賞識自己並不遺餘力為自己做宣傳的張籍了。

中國文學中這種借用男女之事尋求幫助、抒發情感的方式叫「香草美人法」,其由來十分久遠,《詩經·關雎》首開先例,之後屈原作《離騷》,後人評價其也是典型的「以香草美人喻君臣之義」。因為男女之情是世間最普遍最常見的感情,最容易為人所理解,也最容易感染讀者,因此,此法使用十分普遍。前節談過,當為非作歹的節度使李師道想拉攏張籍時,張籍就使用「香草美人法」寫了一首《節婦吟》來婉言謝絕。因此,他對這種手法可以說諳熟於心,因此,一看到朱慶餘的詩,就心領神會:對方實際上是在詢問:我的作品還可以嗎?主考官們喜歡嗎?於是,張籍用同樣的手段,也回了朱慶餘一首詩: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朱慶餘是越州人,越州出美女,西施據說就出生在此地。於是張籍乾脆就把他比作越州美女,安慰他:你應該像美女一樣,要對自己的美麗有充分的自信。你的文章猶如越女所唱的菱歌,一曲即價值萬金,是珍貴的齊紈也無法買來的。其實也就是明白地告訴了朱慶餘:放心吧,考官那邊我已經搞定了,你就放心參加考試吧!

後人評說,唐代的行卷、溫卷,「可以見舉子之史才、詩筆、議論之高下,增加了考官評判的準確性,尤其是在糊名之制尚未全面推行之時,尤為重要」。(任爽著《唐朝典制》)但是,至於末世,這種方式還是不可避免地發展為赤裸裸的作弊了,「貴者以勢托,富者以財托,親故者以情托」。(《群書考索》續集)不過,如朱慶餘與張籍這樣的詩歌酬唱佳話,即使算是作弊,也應該算是極具浪漫色彩的作弊,這種「作弊」方式,大概也只有富於浪漫情調的唐代人才能想得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