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 > 在盛世中坎坷 天下誰人不識君 >

在盛世中坎坷 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一些資料記載,他生於698年左右,卒於756年前後。關於他的籍貫,正史中也沒有記載,有人說他出身太原王氏,又有人說他是京兆長安人。開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齡中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開元二十二年,又應博學鴻詞科登第,授氾水縣尉的官職。

王昌齡一生做的官都很小,最大的不過是江寧縣丞罷了,後人也就因此稱他王江寧。而且,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被貶的原因,史書裡只含混地說了四個字:「不護細行。」王昌齡不是什麼達官貴人,似乎犯不著正史為尊者諱,於是,我倒是願意把這話理解為莫須有。而被貶了官還被加上莫須有罪名的詩人,心情應該是憤懣不平的吧?他在《芙蓉樓送辛漸》裡曾經不無淒涼地說:如果有親友問起我的情況,你一定要告訴他們,我的品德沒有改變,不是像別人傳說的那樣糟糕啊!(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悲涼之情,躍然紙上。

杜甫曾經發牢騷說:「名豈文章著。」其實他也許錯了,中國固然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做了官,固然對揚名更有好處。《舊唐書》裡關於崔顥、孟浩然、王昌齡都是一筆帶過,唯有高適單獨立傳,也就是因為高適後來當了將軍。但是以布衣之身能在這貂裘簪纓之中以自己的才華取得一席之地的詩人,也就注定了將超越那些本紀世家而成為不朽。杜甫自身就是這樣,王昌齡也是這樣。

王昌齡在世時就享有詩名,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把他比作詩歌中的孔子,的確是冠絕海內了。因為詩名很盛,王昌齡與當時很多著名詩人都有交往,年輕的時候,他和孟浩然是好朋友,曾經「二人數年同筆硯」。他跟王之渙、高適等人也是好友,現在還流傳著他們「旗亭畫壁」的典故。(參看上章《用時代來書寫人生》)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王昌齡因事被貶謫嶺南,孟浩然以詩相送。(《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嶽陽,他遇見李白,於是寫詩贈之。(《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嶺南返回長安,並被任命為江寧縣丞,不久又受譭謗,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聽說之後,既痛心朋友的遭際,又牽掛朋友的安危,於是寫了《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常建在《鄂渚招王昌齡張僨》一詩中曾為王昌齡鳴不平:「謫居未為歎,讒枉何由分。」可是,權位者一句模稜兩可的「不護細行」就傲慢地化解了一切,於是,傲視權貴的李白,只好把對朋友的牽掛與思念托與明月,陪伴朋友的旅程了。

王昌齡最好的朋友是孟浩然,而孟浩然甚至為了這個好朋友搭上了自己的命。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由貶所回長安,路上他去拜訪孟浩然。孟浩然當時背上生瘡剛好,醫生囑咐不能喝酒,但是好朋友久別重逢,大喜過望。孟浩然根本不顧醫生的囑咐,與王昌齡痛飲,結果引得舊病再次發作,回天乏術,演出了一場真實版的「捨命陪君子」。不過,孟浩然在臨終時,大概也是微笑著的吧:用這樣的方式,與這樣的朋友告別,也許這才是最詩化的告別方式。

王昌齡的生年不詳,卒年也不詳,只是在《新唐書》裡有一段簡單的記載: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王昌齡離開了龍標,往東北走。沒人知道他要去哪裡,只知道他應該是走向自己的歸宿。在安徽境內,刺史閭丘曉殺害了王昌齡。沒人知道閭丘曉為什麼殺他,甚至連「不護細行」這樣的官樣文章,刺史大人也不想煩心去做了,一代詩傑就此隕落,此時的王昌齡,還不到六十歲。

讓人們略微感到一些安慰的事情發生在王昌齡去世之後:宰相張鎬率軍與叛軍作戰,命令閭丘曉派軍增援,可是閭丘曉沒能按時趕到,違犯軍令,按律被判死刑。死到臨頭,閭丘曉求饒,說家裡還有老人需要奉養,希望宰相能網開一面。張鎬冷冷地看著他,只說了一句話:「那王昌齡的家人應該由誰供養呢?」閭丘曉聽後默然無應,最終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