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宋詞人往事:淺斟低唱裡的風雅與憂傷 > 姜夔·職業詞人的風雅生涯 >

姜夔·職業詞人的風雅生涯

關鍵詞:

職業詞人

警句: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1.

古代愛情傳奇有一種最經典的類型:窮書生受盡世人的冷眼,卻意外得到了某位富家小姐的青睞;小姐毫不在意他的現狀,只在意他的才華與人品,她篤定他必非池中之物,於是不顧父母的反對與他私訂終身,而他終於狀元及第,拒絕了丞相女兒的示愛,高車駟馬地回來迎娶意中人;意中人的父母羞愧交加,從此格外善待這個女婿。

在更加現實的情況裡,拋開衣冠皮相而慧眼識人的往往不是小姐本人,而是小姐的父親或其他男性長輩。畢竟成年男子才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文化素養,足以從芸芸眾生中辨認出真正的潛力股來。

當然,將女兒的命運賭在任何一支潛力股上其實都有冒險的嫌疑,畢竟這世界上永遠都有懷才不遇的悲劇。陳亮的事跡最是典型,當時何恪這個進士出身、向來目空一切的人唯獨佩服窮書生陳亮,認為他是天下奇男子,日後必有輝煌前途;所以何恪執意勸說兄長,要把侄女嫁給陳亮。這樁婚事終於成功了,何小姐從此由富家女變為窮人妻,跟著終生飽受挫折的丈夫過了一輩子淒涼日子;陳亮直到知命之年忽然狀元及第,但第二年就在心力交瘁中去世了。今天我們必須承認,何恪確實有過人的眼光,他所相中的這個窮書生終於成為名列中國思想史的大人物,但這對他的侄女以及陳亮本人究竟又有多少益處呢?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詩壇名宿蕭德藻接受了晚輩姜夔的拜訪。姜夔的辭章令他多少次擊節稱賞,尤其是那首《揚州慢》,簡直就是絕無僅有的傑作!老詩人慨歎自己「四十年作詩,始得此友」,然後果斷地把侄女嫁給了他。

2.

那一年姜夔剛剛年過而立,依古代的標準要算絕對的晚婚了。

晚婚自是有苦衷的:姜夔出身於官宦家庭,婚事自然要門當戶對才好,但父親過早去世,姜夔長期寄居在已出嫁的姐姐家裡,雖然有官二代之名,家境卻相當貧寒;弱冠之後,他又不得不浪跡天涯以求取功名,婚事也就拖了下來。有哪個書香門第願意把女兒嫁給姜夔呢,負責任的父母總要謹慎地對待女兒的婚姻大事。

蕭德藻太欣賞姜夔的才華,篤定這是一支罕見的潛力股。倘若將我們換在蕭德藻的位置上,怕也或多或少會如此動念的,尤其是讀到姜夔那首《揚州慢》的時候,他寫出如此佳作的時候才二十出頭啊: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那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的冬至,姜夔途經揚州,看到這座曾經車掛轊、人駕肩、繁盛一時的名都因為金人之亂而變得四顧蕭條,不禁感慨系之,自度此曲。是的,姜夔還是一名音樂家,不似其他詞人只可以依律填詞,他還會自己寫詞,自己譜曲,《揚州慢》便是他自創的詞牌。

倘若姜夔生活在今天,大可以憑借寫詞作曲的才華成為流行音樂界的翹楚,將填詞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但宋代沒有這樣的機會,填詞只是文人的娛樂與社交方式之一,「職業詞人」的道路只有北宋的柳永走過。

但姜夔與柳永不同。柳永是下里巴人的知音,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俚俗小調,雖然在市井中廣為傳唱,在士大夫的圈子裡卻只得到無限鄙夷。也只有這樣的俗,才能有這樣大的市場空間,以至於凡有井水處皆歌柳詞,而姜夔只寫雅詞,是陽春白雪的專家,他的作品注定無法走近大眾,只能在精英人群裡受到賞識。以今天的概念而言,姜夔走的是精英文學的路線,即便在市場經濟的環境裡也很難給自己掙得一份體面的生計。從這個角度而言,姜夔其實是幸運的,因為他生活在精英文化的時代,大有機會成為精英門下的清客。

3.

於是,一生不曾考中功名的姜夔便做了一生的清客。

蕭德藻不知道有沒有為自己的「走眼」而後悔過,姜夔雖然以清客的身份得到過相當豐厚的資助,但畢竟既沒有「正當職業」,也沒有「穩定收入」,還偏偏保持著士人的傲骨,不肯打點關係來求取功名,以至於永遠漂泊於江湖,最終以清貧收場,病逝於臨安的一所小旅館裡,連最基本的喪葬費用都不曾給家人留下。

姜夔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漂泊者,在漂泊中雖不曾收穫功名,卻無心插柳地收穫了一段愛情。那是在他成婚之前的青蔥歲月裡,在合肥姜夔與一名擅彈琵琶的女子傾心相戀。關於那名女子的情況我們所知太少,只能推想她應該是一名歌女。

這是一段注定無果的戀情。婚後的姜夔又有幾度重過合肥,那時便已是使君有婦、羅敷有夫的局面了。所以姜夔的詞裡很有一些絕美的愛情篇章,隱晦地洩露著驚鴻一瞥般的情史,譬如那首《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

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

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

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31,

兩處沉吟各自知。

肥水即淝水,源出合肥,那是姜夔的愛情故事發生之地。元宵之夜,姜夔又一次夢到了那個擅彈琵琶的女子。這段記憶總是揮之不去,在似乎已經徹底忘記的時候又總會因為某個全不相干的緣故忽然闖到心底,闖到夢裡。剛剛分別是悲傷,分別若太久,連悲傷都破碎成片段,無法收拾起來。他篤信此刻的她也在同樣的沉吟中同樣想起了自己,但命運的撥弄永遠讓渺小的凡人無能為力。

4.

大詩人范成大晚年回故鄉蘇州隱居,修築石湖別墅,與賓客談詩論道,那是何等風雅的生活。至今蘇州仍以一條「范成大路」紀念著這位本土名人,但隨著宋詩淡出人們的視野,今天識得范成大之名的人確實已經為數不多了。

當年隱居石湖別墅的范成大有漂亮的政治履歷,有過人的文學眼光,有大把的金錢與閒適時光,所以他太願意接納姜夔這樣有絕頂才華的門客了,讓後者在舒適的環境裡,在豐裕的物質保障下,心無旁騖地創作出當世第一流的文學。

姜夔在石湖別墅裡填詞度曲,為全新的音樂填出了兩首全新的詞。

范成大把玩不已,使樂師與歌女演練嫻熟,將音節諧婉,為之取名為《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

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兩首詞皆詠梅花,所以題目截自林和靖的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字面上雖詠梅花,細細品味起來卻覺得還藏有無限的情致。宋代太多文人從中讀到的是對靖康之恥、二帝蒙塵而生發出的家國愁思,今天的文學研究者則從中讀出了發生在合肥的那段撲朔迷離的愛情往事。

這兩首詞在士大夫的世界裡甚至比《揚州慢》更受推崇,後世論雅詞亦每以其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范成大當時在擊節歎服之餘,定要以美女贈才子,將家伎小紅贈給詞人。後來詞人辭歸,帶著小紅一路上「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在無限風雅中繼續著顛沛流離的清客生涯。只是,那在舟中低唱的小紅,不知道是憂愁著抑或欣喜著呢?

姜夔名字考

姜夔,字堯章。「夔」是堯舜時代的一名賢臣,一說是位樂官,負責音樂方面的相關事務。儒家推崇禮樂治國,音樂不屬於演藝或娛樂,而屬於政治。「堯章」即「堯帝的樂章」,所以姜夔的名與字包含著儒家的樂教理想。「章」是會意字,上「音」下「十」,「音」是音樂,「十」是序數的終了,所以這個會意字就意味著一段音樂的終了,即一段完整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