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宋詞人往事:淺斟低唱裡的風雅與憂傷 > 序言 >

序言

作者不死

毛曉雯

1968年,法國思想界先鋒羅蘭·巴特在《占卜術》雜誌上鄭重宣告:古往今來所有作者已經死亡。

在羅蘭·巴特之前,閱讀及闡釋一部作品的傳統方式是:作者總是焦點,一部作品意義為何,不是單純從作品文字本身來理解,而是以作者本人的性格、情緒、生活經歷為闡釋的出發點。通過作者的人生故事來理解作者的作品,羅蘭·巴特對這樣的閱讀方式嗤之以鼻:「在多數情況下,文學批評在於說明,波德萊爾的作品是波德萊爾這個人的失敗記錄,凡·高的作品是他的瘋狂的記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其墮落的記錄:好作品的解釋總是從生產作品的人一側尋找,就好像透過虛構故事的或明或暗的諷喻最終總是唯一的同一個人即作者的聲音在提供其『秘聞』。……古典主義的批評從未過問過讀者;在這種批評看來,文學中沒有別人,而只有寫作的那個人。」

在羅蘭·巴特看來,作品一經完成便脫離作者本人了,對於文本的內涵和意義,作者不再擁有發言權。讀者從文本中讀出了什麼就是什麼,文本會獨立說話;文本作者的人生履歷表徹底失效。作者是登徒子也好,大奸臣也罷,他的文本若寫出了高風亮節,那就是高風亮節,重點是文本本身的表現和讀者的理解。一句話,文本一旦到了讀者手裡,就和作者沒有半毛錢關係了,讀者讀書之時,作者已死。

「作者已死」,堪稱20世紀文化界最重要的革命之一,時至今日這一觀點仍在發揮無窮威力。我曾是「作者已死」觀念的忠實擁躉,對作家生平自動屏蔽,認為該燒掉所有的作家傳記。我喜歡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說「我仍然屬於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但直至讀到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一句話,我才重新審視了作者人生故事的價值,她說:「不只是部分,而是所有的敘事體寫作,以及或許所有的寫作,其深層動機都是來自對『人必有一死』這一點的畏懼和驚迷。」

作品肯定比作者活得更長,說穿了,作品其實是作者抵抗死亡的產物,是作者生命的延續。當作者肉身變成灰,靈魂卻在作品中不滅。作者是作品的起點,作品是作者的續集,是作者另一種形式的存在。我們怎麼能撇開作者本身的存在,而去理解作者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放在歷史大鏈條上來看,偉大作者本人的故事不過是一瞬間,偉大的作品卻屬於永恆。但是,理解了瞬間,才能理解永恆。詩人們的人生故事,與那些雋永的詩歌比起來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明白,那些故事其實是通向永恆之路的起點。

201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