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蔣勳說唐詩 > 第五講 李白(下) >

第五講 李白(下)

《月下獨酌》

讀過《長干行》,讀過《蜀道難》之後,再來看大家最熟悉的《月下獨酌》。這可能是李白被翻譯得最多的一首詩,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詩。這首詩形式上一點都不複雜,就是一首五言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在盛放著的花當中有一壺酒,一個人孤獨地喝酒,沒有人陪伴。第一個意像是盛放的花,第二個意像是孤獨。這兩個意像是互相矛盾的,繁花盛開怎麼會孤獨呢?可是李白剛好是在繁花盛開當中的孤獨者,這就在美學上形成了非常特殊的感覺。貴游文學中也有一種自負。自負是孤獨的,感覺到青春,感覺到美,感覺到華麗,又不屑於與世俗對話,這是貴游文學中常見的情緒表達。唐朝寫王、謝家族的詩最有名的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說在南朝時富貴的王家與謝家堂下的燕子,是不到老百姓家去的——連燕子都這麼自負;唐朝人的感傷是王、謝家的燕子已經沒落了,飛入了尋常百姓家。這裡面有貴游文學的傳統,就是身處繁華的自負與孤獨。

「花間」是繁華,「獨酌」是孤獨,在最孤獨的時候,人會渴望知己。如果在人世間無所盼望,與人世間的污濁沒有辦法對話的時候,詩人寧可「舉杯邀明月」,與月亮一起喝酒,或者與自己的影子一起喝酒。月亮與影子又是一個華貴與孤獨的對比,與月亮喝酒是高貴的,與影子喝酒是悲哀的。華麗與孤獨一直在彼此交錯。李白在這首詩中,用對比的形式,使喝酒這個事件變成一種生命哲學。「對影成三人」,是月亮、影子與詩人自己,變成三種生命形式。最終卻依然是悲哀的,因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月亮是不懂得喝酒的,只是一個寄托罷了;影子也不過是跟在身邊,人怎麼動,影子就怎麼動。這裡面有種找不到知己的絕望,在整個宇宙當中,他都沒有找到真正可以一起喝酒的對象。孤獨到「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的時候,更為淒涼。

下面又發生了轉折,「暫伴月將影」,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存在,何必在意是否有知己,就把月亮跟影子當成朋友吧。不過是偶然交匯,就不要在意是否是知己了,還是「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吧。李白又回到了華麗,生命總是要追求快樂的,要追求快樂就要趁年少青春。生命那麼短,只有一次,為什麼不好好地去享樂?李白的華麗、孤獨、享樂主義,構成了他浪漫文學的基礎。他完全是淒涼與孤獨的,可是他又去調侃自己,說「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唱歌的時候,月亮在慢慢移動;「我舞影零亂」,跳舞的時候,影子在地上零亂地動著。「零亂」兩個字用得極好,在這裡「零亂」變成一種蒼涼,好像很繁華,可是又很孤獨。「亂」本身有繁華的意思,「零」是孤獨,李白以此來描繪自己影子在地上的狀況。他用這種方法,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我歌月徘徊」是比較抒情的感覺,「我舞影零亂」是比較悲愴的感覺。在這首詩裡,這兩句最令我感動。李白詩中有很多「我」,杜甫詩很少有「我」。李白是一個把自己的生命作為觀察主軸的詩人,以浪漫來對抗客觀。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是對生命的最後總結,近於哲學上的感悟。人在沒有喝醉以前,彼此認識,同時歡樂,醉了以後,就各自散開,這是在講生命的狀態。「醒」是理性,「醉」是感性。醒的時候有一種理性對生命的瞭解,要有人世間的應酬、應對,醉了以後也許就看到了生命更本質的部分。醒醉之間看人生,醒時看到的人生是人生的一部分,醉後看到的人生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李白在半醒半醉之間,總結出他對生命的感覺。

「永結無情游」,這非常接近莊子的態度。從莊子的角度,生命到最後是死亡。我自己也寫過類似的句子:「人與人之間,一是生離,一是死別,其實並沒有第三種結局。」這種結論是比較哲學性的,比如我與父親,我與朋友,我與我最喜歡的人,就是生離或者死別,真的沒有第三種結局,李白在這裡講的「無情游」也是這個意思。所有的「情」不過是短暫的,因為死亡在前面等著。「相期邈雲漢」,我們期待生命終結之後,也許有一天在渺茫的宇宙洪荒中還會有相遇的機會。「邈」是無限。在無限的時間當中,還有相遇的緣分嗎?既然如此,不必去設定虛擬的情,人生不過是無情之遊。無情之遊好像是月亮與影子的關係、星辰與星辰的關係,彼此不過是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轉,如果碰到了是一個意外,不碰到,那它本來就是如此。

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李白詩的一種完整性,就是文學抒情的能力,以及對生命的本質探討的能力,全部在這首詩裡面達到非常高的狀態。這首詩我們談論它的時候,主要不是談形式,因為它從頭到尾就是五言,形式上很安靜,最後帶出了一個最完美的詩的內容。

從《長干行》,到《蜀道難》,再到《月下獨酌》,可以看到三個不同的李白。作為創作者,李白不斷超越自己、突破自己,不同的詩用不同的形式,脫口而出,純乎天籟。為什麼說李白不可學?因為他的詩出乎天性,幾乎沒有規則,他寫詩,是生命最自然的狀態。而杜甫是很刻意地錘煉詩句的。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典型,所以過去教作詩都是教杜詩,杜詩可學。那要學李白學什麼?學生命的狀態,學《蜀道難》的方法就是去爬山,去山裡去歷險,在適當的時刻,真的寫詩時,那個句子就會出來。如果只是在書房裡讀《蜀道難》,背誦、解析,是不可能寫出《蜀道難》的。因為李白的詩不止是一個形式,而是生命直接爆發出來的力量。